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推拿能治療那些病症?有用嗎?

小兒推拿是以中醫辯證理論為基礎,通過穴位點按推拿、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健、調理、治療方式。

小兒推拿的調理範圍十分廣泛,尤其是針對以下幾種兒童高發疾病的調理,小兒推拿的效果十分顯著。

6種兒童高發疾病

反覆感冒
小兒免疫力低下,反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因體質虛弱,稟賦不足有關。調理應以調和陰陽,健脾補腎,補益氣血為主。

挑食、厭食
小兒厭食,挑食,食欲不振多由餵養不當,導致飲食積滯脾胃;或由先天脾胃功能虛弱,無力運化飲食有關。調理應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為主。

發熱
發熱即指體溫異常升高,為小兒常見的一種病症,但小兒發熱的成因各不相同,因此也應該對應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
外感風寒癥狀:證見無汗,鼻塞,流清涕,頭痛。調理以疏風解表為主。
外感風熱癥狀:證見汗出,鼻流濁涕,咽紅咽乾。調理應以宣肺清熱,清咽利喉為主。
內傷發熱癥狀:證見高熱,面紅,厭食,便秘,煩躁,口渴喜飲。調理應以通便瀉火,理氣消食為主。
陰虛發熱癥狀:證見午後發熱,手足心熱,形瘦,盜汗,食少。調理應以滋陰補液,引火下行為主。

便秘或便乾
據了解,小兒便秘或便乾是兒科常見病,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嚴重時影響孩子的精神、食慾、生長髮育和生活品質。有權威數據表明,長期、反覆便秘的兒童,其生長、發育及智力方面明顯弱於健康的孩子。
實熱型癥狀:外在表現為舌苔厚,調理方法為清脾胃、清大腸、清小腸,推拿時對應的手掌穴位分別是:拇指上的脾穴、食指上的腸穴、虎口上的小腸穴,另外再配合推拿腹部和揉肚臍治療。
脾虛型癥狀:外在表現為舌苔淡,調理方法為補脾、補腎、補大腸,推拿時對應的手掌穴位分別是:大拇指外側的補脾穴、小拇指外側的補腎穴、食指外側的大腸穴,另外再配合推拿四指關節上的四橫紋。

生長髮育遲緩
腎主骨,生髓,主生長髮育。腎精,腎氣不足,可導致小兒五遲五軟,生長髮育遲緩。調理應交通先天與後天,脾腎同補。

小兒脘腹疼痛
脘指胃脘,位於劍突下心窩部。腹指胃脘以下恥骨聯合以上的區域。小兒如飲食稍有不慎、藥物治療稍微過之都會損傷脾胃,使本虛難復,食積難消,故小兒脘腹疼痛多脾虛夾濕夾滯,常見的癥狀有:
食積痛:有傷食史,脘腹脹滿疼痛,叩之如鼓,噯氣,吞酸,不思飲食,矢氣頻作,夜臥不安,大便臭穢,舌苔膩,脈滑,指紋滯。調理就應以消食導滯,理氣止痛為主。
寒痛:有外感寒邪或飲冷史,突發脘腹疼痛,脘腹、四肢冷,面色蒼白或青黑,身體蜷縮,口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白,指紋淡紅。調理就應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為主。
熱痛:四肢躁動,哭鬧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口渴欲飲,舌紅苔黃厚,指紋紫。調理就應以清熱瀉火,通腑止痛為主。
虛痛:脘腹疼痛隱隱,反覆發作,喜溫喜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稀,舌淡少苔,指紋色淡。調理就應以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止痛為主。

夏至時節為「冬病夏治」的好時節


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一年當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是身體機能活躍、經絡通暢之時,也是扶正培本、滋養陽氣、去除寒氣的有利時機,若孩子經常生病,抓住這個時節積極調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使孩子們抵抗力增強,不易生病或根治疾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