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經濟增速目標或進一步回調至6%左右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

  從三駕馬車的運行來看,明年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主要體現在消費方面,居民收入增速的回落將帶動消費放緩。

  歷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把脈中國經濟、觀察次年經濟決策的關鍵。相比於去年會議重在防範金融風險,今年中國經濟的內外部風險均超出預期,如中美貿易戰更新、國內居民消費疲軟、基建投資下滑、民營經濟不穩、資本市場信心不振等新情況的出現,已使得“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資,穩外貿,穩預期”成為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決策部署。

  在此背景下,筆者預計,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將容許明年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調,巨集觀政策也會更加寬鬆,特別是減稅勢在必行。與此同時,積極促成與美國的貿易休戰,加大改革開放和結構性調整仍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經濟增速目標或進一步回調至6%左右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經濟增速整體呈現下滑趨勢,GDP目標也相應回落,從2011年的8%,到2012年的7.5%,到2014年的7%,到2016年的6.5%-7%,再到2017年的6.5%,幾乎每隔兩年調降0.5個百分點。展望明年,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會直面“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現實,有望將2019年GDP增速調降至6%左右,為結構性改革與應對外部風險騰挪出空間。

  從三駕馬車的運行來看,明年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主要體現在消費方面,居民收入增速的回落將帶動消費放緩。與此同時,房地產價格高企、各類消費貸款趨嚴、以及股市價格回落等製約也使得相當一部分居民的消費行為受到了擠壓。此外,企業利潤下滑等因素,也會降低居民的短期消費意願。如何圍繞提振消費做出更多部署或將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議題之一。

  投資方面,基建投資受製於財政約束是今年拖累經濟增速的主要內容。伴隨著政策轉向,10月以來基建投資已經加快。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將會對補短板做出安排,以實現基建托底經濟的作用。但考慮到某些“短板”項目經過幾輪基建潮後可能已不再“短”,繼續加大投入或將拉低邊際效益,且面臨政府債務負擔約束,筆者認為,未來基建投資會更加注重節奏的把握,而非大乾快上。

  房地產投資方面,當下房地產投資已經出現下行態勢,如果考慮到同期土地購置增速較快,實際房地產投資下滑幅度可能更大。針對房地產市場,10月31日政治局會議並未有提法,預計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會堅持房住不炒的表態,同時強調房地產長效機制的確立。考慮到當前房地產銷售回落、國內房地產企業貸款與抵押貸款增速仍在下降,預計明年房地產市場仍將整體保持在下行調整通道。

  製造業投資與民營企業信心密切相關。今年民營企業運行難度較大,一方面與經濟下行、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企業利潤回落、成本上升有關。另一方面去杠杆、去產能、加強環保與規範稅負繳納等政策調整,對於民營經濟的影響更為顯著。當前決策層已經表態強化民企地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給予民營經濟寬鬆的政策空間和資金支持等,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會延續這一政策方向。

  外貿方面,與之前數月中國貿易的高增長相悖,11月中國進出口增速迅速降至個位數,說明為避免中美貿易戰而出現的“搶出口”刺激效應已削弱。展望明年,筆者對中美之間90天內達成貿易休戰協定仍然保持樂觀期待。在筆者看來,當前華為事件,以往的中興事件,都說明中美關係已經從貿易戰轉移到技術戰,而且兩國在經濟體制與意識形態領域也存在分歧。短期來看,只有守住經貿關係壓艙石,才能避免中美在政治、外交、意識形態領域的全面惡化,為中國的結構性轉型贏得時間。因此,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延續10月31日政治局會議“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判斷,力促中美貿易協定的達成。

  減稅與開放或為2019關鍵詞

  內外部壓力之下,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調“六穩”的主基調。而在2019年巨集觀政策層面,預計仍會延續“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提法,但內涵卻與去年有明顯不同。例如,貨幣政策方面,去年的提法是“穩健中性”,但在執行過程中,今年上半年以“去杠杆和嚴監管”為主基調,整體偏緊,而下半年,伴隨著“去杠杆”到“穩杠杆”,貨幣政策有松動的跡象。

  展望2019年,貨幣政策將保持“中性偏鬆”,這主要是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國內經濟下滑、民營企業運行困難,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做支撐;二是全球經濟出現回落態勢,美聯儲態度也愈加鴿派,美元加息周期放緩;三是通脹壓力下降,10月CPI、PPI已呈現下行態勢,預計明年CPI目標會定在3%,實際的通脹水準可能降為2%,為貨幣政策預留空間。同時,降準、降息均在政策工具箱內。

  當然,考慮到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已降低,明年積極財政政策應發揮更大作用,真正體現“積極”。預計2019年財政赤字率目標會進一步上調至3%,更大範圍的減稅也勢在必行。近一段時間,決策層對於減稅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如習近平主席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首個要求便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財政部與稅務總局近來亦對減稅表態積極,預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圍繞如何加大減稅力度、切實降低企業稅負、降低社保費率、降低行政性收費等方面給出更多部署。

  此外,加快開放和推動結構性改革仍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這既是緩釋外部壓力的需要,也是破解當前中國經濟乏力困局的根本方法。在筆者看來,如下內容或將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一是加大開放力度,包括金融市場與服務市場,放寬外資準入條件,配合中美之間90天貿易談判,這一過程可能快於預期;二是強調競爭中性,強化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競爭中性原則,以緩解外部質疑、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三是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四是加快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國企領域的市場化改革。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