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撩妹?還是得跟《傾城之戀》裡的范柳原學習!

來源:| 喜馬拉雅FM精品課《許子東細讀張愛玲》

編輯:周杭

五四以後的小說,男追女有三個基本條件,按現代說法就是用錢砸、賽身體跟文化洗腦,在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可見一斑。

?

?因為第三個文化洗腦,使得范柳原跟薑季澤,跟其他的那些花花公子劃開了界線。范柳原跟白流蘇見面的時候,他經濟上佔盡優勢,外表也都行,可是他卻覺得他租了房間,這樣來帶她跳舞,這個女生就算對他好,也有些贏得不夠光榮!所以他一定秀秀他的第三個文化條件。

小說裡,范柳原把白流蘇從舞廳裡帶了出來,兩個人走到淺水灣的一處叢林小路,沒想這樣浪漫的晚上,范柳原突然把白流蘇帶到一堵荒涼的斷牆前面。

柳原看著她道:“這堵牆,不知為什麽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麽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精神戀愛與肉體之愛

范柳原當時心裡很明白,他對這個女的談不上真心,而這女的對他也談不上真心,這是第一。第二,他故意用斷牆這個背景,跟剛才舞廳裡的燈紅酒綠的、很世俗的愛情遊戲場面對比。說的刻薄一點,就是模仿五四文藝腔的文化洗腦;說好一點,男的也是自己有一個追求,但他其實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麽,尋歡獵豔?回歸傳統?還是某種追求真情?所以他一會兒深沉、一會兒放蕩。

小說裡說:“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此刻女主人公比男人清醒一些,她側過臉去向著他,小聲答應著:“我懂得,我懂得。”流蘇一邊安慰男人,一邊不由得想到了她自己的月光中的臉,那嬌脆的輪廓,眉與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她緩緩垂下頭去。

??

之後雙方就是探索、了解敵情,搞清楚你到底要什麽。白流蘇經過這一輪第一天的緊張戰鬥之後,回到房間她自己尋思,“原來范柳原是講究精神戀愛的。她倒也讚成,因為精神戀愛的結果永遠是結婚,而肉體之愛往往就停頓在某一階段,很少結婚的希望,精神戀愛只有一個毛病:在戀愛過程中,女人往往聽不懂男人的話。然而那倒也沒有多大關係。後來總還是還結婚、找房子、置家具、雇傭人──那些事上,女人可比男人在行得多。她這麽一想,今天這點小誤會,也就不放在心上。”

這段第三人稱,講的是白流蘇心理的這段話,放在五四文學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們之前讀的,從五四到四十年代大量的愛情小說,很少有哪個女主人公會告訴我們她的想法。

 

五四愛情小說基本模式

熟悉現在文學的人都知道,五四的男女愛情小說,比方說魯迅《傷逝》、鬱達夫《春風沈醉的晚上》,和茅盾的《創造》,實際上都有個基本模式,就是男的好像是老師,女的好像是學生,戀愛的過程是一個啟蒙的過程,而這種啟蒙故事有幾種可能的方案:

??

第一種是男的教了女的,最後救不了女的,反而害了女的,這就是《傷逝》。

第二種是同是天涯淪落人,我救不了自己,我也不能再害人,所以我也克制自己,就是鬱達夫的《春風沈醉的晚上》。茅盾的則是我教育的人,我啟蒙的人,但最後那個人反而把我超越,把我打倒了。

?

簡單一句話,五四的愛情小說灌了太多的政治內容,它的男主人公或者說作家,常常看不到女主人公心裡到底在想什麽?他沒想到這些女主人公也有性欲,而且她們考慮更多生活的實際問題,像張愛玲寫的白流蘇。

你精神戀愛……好吧,精神戀愛吧,我聽不懂,不過沒關係,將來建立家庭還是我說了算。其實細想一下,到底是哪一個女人的心理更真實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事情。

——end——

??

關於主播

許子東,香港嶺南大學教授、張愛玲研究專家,潛心研究張愛玲近30年。

《許子東細讀張愛玲》是許子東教授首次開設音頻節目,選取張愛玲代表作10余部,通過作品,按時序解讀張愛玲一生的感情與創作變化,探索她的文學史意義。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