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認識品種,茶葉風格的形成

品種這個詞,雲南茶很少涉及。不過,以烏龍茶為代表的閩台茶區,講茶,必講品種。

凡農業,也必講品種。

市場上,多用臨滄、易武、猛海三大茶區劃分茶葉風格,並在此基礎上談山論寨。

這種認知在品種面前宣告無效,因為,並不是地域決定茶葉風格,而是品種。

基於歷史,雲南可分為兩大茶區:猛庫大葉種茶區、西雙版納茶區。

1.猛庫大葉種茶區

整個雲南的茶樹品種,除了西雙版納以外,幾乎都屬於猛庫大葉種。

猛庫大葉種

也就是說,冰島茶與保山茶,品種其實差異不大,不過由於猛庫大葉種採用有性繁殖,所以每個地區都會生出自己的獨特品種,比如冰島最優的品種是冰島黑大葉,這種品種在保山就沒有。

(如果把冰島黑大葉移種出去就另當別論……)

當然,決定冰島茶品質的還有環境,品種只能複製風格,不能複製環境。

品種決定了猛庫大葉種茶的香氣、滋味、湯質有其趨同性,並且會在後期轉化中更加明顯。

猛庫種老茶,特徵是清晰且高揚的木質香、陳香氣息,湯水帶有獨特的骨感(框架感)。

為了讓學員更加理解,本次課堂還拿出了1998年鳳慶大葉種生茶~

低沸點香氣隨時間逸散後,高沸點香氣會更加明顯

老生茶的底層香氣比新茶更易於辨識

2.西雙版納茶區易武

西雙版納歷史上長期處於傣族統領,直到雍正改土歸流,瀾滄江東岸的猛臘才進入清朝流官系統,這個政治變革導致瀾滄江東岸的普洱茶產業有了飛速的發展。

傣族的茶葉審美偏苦,這點可在緬甸茶區與傣族民俗考查中得知,與之相反,漢族嗜甜,嗜甜審美下馴化出來的茶葉,就偏甜。漢人進入西雙版納做普洱茶,品種馴化隨之展開。

馴化後,易武的核心品種稱為易武綠芽茶。

易武綠芽茶

以易武正山為核心點擴散,易武綠芽茶向心狀呈現出馴化—原始的品種模型:越核心,易武綠芽茶特徵就越多,越邊境,原始特徵就越多。

易武高桿古樹

解讀易武茶的多樣性

易武素有一山一味的說法,這個品種現象的形成,與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氣候不可分隔。按照李揚老師的說法,西雙版納屬於你砍一根樹枝下來隨便插到土裡,都能生長的環境。

西雙版納民族聚居狀況複雜多樣,每個村寨對茶葉的審美都不同,並且會馴化出自己喜歡的品種。由於不需要藉助有性繁殖,茶樹的品種可以人為複製,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山一味。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