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位「茶中美女」,你了解多少?

白茶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絕對是其中如白月光般的存在,它被視為茶中珍品,曾經因其產量少,且大多都遠銷海外,所以在國內市場鮮少問津。但如今,白茶的口感和功效慢慢被大眾熟知,白茶也逐漸在茶行中嶄露頭角盡顯魅力。

為何叫白茶?

白茶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中國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不少對茶葉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將安吉白茶誤認為是白茶,但其實安吉白茶是綠茶。而白茶是因為其成品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萎凋後的渾然天成

好茶講求自然天成。宋徽宗趙佶所著的《大觀茶論》中形容白茶「如玉在璞,他無與倫也。」便是形容白茶天然去雕飾,就如未琢之玉。

白茶的可貴之處,就是在與它是一種極度接近自然,但又悄然實現轉化的茶葉,不炒不揉不發酵,不苦不澀不生硬。苦、澀本就是茶的本性,但是白茶卻能巧妙地將其轉化為柔和的滋味。


白茶的工藝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步:採摘——萎凋——乾燥——保存。其中萎凋是白茶特有的工藝,簡單來說,萎凋就是鮮葉在採摘之後需要在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下晾曬脫水的過程。這一過程會使得鮮葉葉質變得萎軟,加速其呼吸作用,產生熱量,葉細胞膜透性提高,酶的活性能在過程中得到增強。


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

民間有流傳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茶,這種說法的來源現已無法考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白茶的品質風格會隨著存放而發生顯著變化。


一年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所以剛製作出來的年頭白茶,口感會接近綠茶,茶性偏寒,因而不建議體寒者飲用,再加上滋味比較平淡。新白茶有甜香和毫香,通常用「毫香蜜韻」來形容。

三年葯:是指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其茶性在存放過程中已經悄然發生變化,青氣褪去,香氣轉陳,湯色加深,由淺黃變到杏黃或橙黃。存放三四年後的白茶往往有一絲「荷葉香」,香氣已經漸趨醇和,滋味漸柔,茶性也由良性轉為平和。三年的白茶亦茶亦葯,適用於品嚐和收藏。

七年寶:存放了五年至七年的白茶,已經算是老白茶了,這時的白茶香氣有清甜的花香,細嗅之下還有陳香出現。好的陳年白茶湯色如琥珀,鮮艷而且油量,滋味變得飽滿醇厚,入口也更加順滑,茶味濃重但不渾濁。到達這個年份的白茶,其防癌、防暑、防過敏等功效會更加明顯。


喝茶需注意

白茶富含多種氨基酸,其性寒涼,體熱者可以空腹飲用,體寒者可以在飯後飲用,從而減小對胃壁的刺激。

一般人每天只要5克白茶就足夠了,不宜太多,其他茶葉也是如此,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華佗在《食論》中提出:「苦銘久食,益思意。」白茶也是如此,宜長飲,不宜間斷,否則難以起到功效。

白茶還原了茶最原始的滋味,回歸了茶的初心,沒有過多的人工乾預,為消費者呈現出最接近自然的口感,這樣的白茶,你不想來一杯麽?

【此文章為德順茶業的茶小妹(deshun006)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茶小妹交流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