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錄取通知書哪家強?這所大學給新生寄了一枚CPU

摘要

中青評論

對於高校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迎合公眾情緒中的儀式感,而是如何利用社會和新生對錄取通知書的關注,更有效地開展新生教育。

“它看上去很小,卻可以驅動龐大的世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被網友評為“最硬核”——在國科大隨錄取通知書寄送的“校長給2019級本科新生的信”中,嵌入了一枚龍芯處理器的實物。

如何讓錄取通知書更出彩,幾乎成了各大高校一年一度的例行競爭。錄取通知書不僅關乎新生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更成了高校構建公共形象的重要手段。這些年,在錄取通知書上用心的高校,經常登上“熱搜”,被輿論一次次解讀。從早年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附送虛擬校園角色扮演遊戲光碟,到陝西師范大學經年堅持請老教師用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再到今年國科大寄發處理器,錄取通知書越來越有創意,也越來越見誠意。

人們對錄取通知書的期待和嘉許,並不是沉迷某種花邊新聞,對高等教育的崇敬,對知識的嚮往,貫穿了從高考、填志願到新生報到的每一個環節。媒體一年又一年不厭其煩地報導高校錄取的每一個細節,而公眾絲毫不覺得乏味,就是因為這種對知識和教育的信仰,早已深深地滲透入我們的文化基因。社會關注錄取通知書的形式,就是關注高等教育的成色,關注下一代的未來。

國科大向新生發放龍芯處理器,其寓意不言自明。改革開放40多年來,儘管我國整體科研實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似乎總有點“如鯁在喉”。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關鍵核心技術受限於人,就可能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局面。

龍芯3A是首款國產商用4核處理器,代表了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成就。龍芯處理器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開發,與國科大有緊密的淵源。國科大向新生發放這款處理器,表達了對新生的殷切期望:鼓勵未來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砥礪創新自主研發的偉大事業中。

錄取通知書代表了“上大學”這一重要的人生節點。很多人會把錄取通知書精心保存下來,當作記錄成長、回憶過往的實物。高校願意在錄取通知書上下功夫,無疑彰顯了學校善待學生的人文關懷。然而,一些學校設計的“能唱能跳”的錄取通知書,難免引發新的擔憂:過度在意這些形式,是否顯得有點浮誇,是否把心思放在了不必要的地方?

別把發出這些擔憂的人當成“杠精”。歸根結底,一所大學的教育質量、社會聲譽,對國家和社會的推動作用,並不取決於錄取通知書的製作水準。有高校願意精心製作錄取通知書,也有高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樸實無華,多年來維持同樣的設計和版式,這並不意味著後者就缺乏對新生的關心。在無紙化辦公的背景下,不少國外一流高校甚至早已取消了紙質錄取通知書。

國內輿論關注高校錄取通知書,是因為在重視教育和激烈升學競爭的社會氛圍中,公眾對大學錄取是需要一種儀式感的。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錄取通知書是錄取的書面證明,是體現這種儀式感的最佳載體。也恰恰是社會營造的這種儀式性氛圍,激勵著一批又一批考生奮力學習,為心目中嚮往的高等學府揮灑青春。

對於高校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迎合公眾情緒中的儀式感,而是如何利用社會和新生對錄取通知書的關注,更有效地開展新生教育。錄取通知書的形式和製作水準,能夠表達高校對新生的誠意和熱情;但唯有錄取通知書承載的思想和主張,才能彰顯一所高校精神的高度、靈魂的深度,傳達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讓新生感受到心靈的震動。

輿論之所以誇讚國科大的錄取通知書,不在於其形式,也不在於其物質價值,而在於這所學校對新生教育的良苦用心,也在於其將自身角色與民族未來命運的關係,有力地呈現在公眾眼前。高校應拿出真實力、展示真主張的錄取通知書,不浮誇,不做作。如此“核心”,方為硬核,方能為她所培養的這群年輕人和時代所銘記。

撰文/王鍾的

微信編輯/昆蘭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