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管公積金新政趨緊:認房認貸 樓市小陽春將受影響

今年3月份,市場盛傳國管公積金即將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這一消息終於在今日獲得官方證實。4月12日,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對住房套數的認定標準、首付款比例、二套住房的最高貸款額度以及貸款期限、月還款額上限等進行了調整。

據了解,所謂的國管公積金,有別於北京市市管公積金,指的是中央國家機關及在京部門等國管部門的在職員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還包括中央直屬機關分中心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負責管理。目前,國管公積金主要在北京房地產市場使用。

政策調整:認房認貸 二套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六成

《通知》將住房套數的認定標準由“認房不認貸”調整為“認房認貸”。具體來說,借款申請人家庭(包括借款申請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北京市無住房且夫妻雙方名下無住房貸款記錄(包括商業性住房貸款和住房公積金貸款記錄)的,按首套住房貸款政策辦理。

借款申請人家庭在本市無住房且名下僅有1筆住房貸款記錄的,以及在本市僅有1套住房且名下無住房貸款記錄或僅有同一套住房貸款記錄的,則只能按二套住房貸款政策辦理。

此外,《通知》還調整了首付款比例和二套住房最高貸款額度。為確保住房公積金貸款主要用於保障首次購房和購買政策性住房需求,引導職工改善性購房需求主要通過組合貸款等方式解決,將首付款比例由統一的20%,分類調整為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首付為20%;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之外首套住房的,首付為30%;購買二套住房的,首付提高到60%,同時二套住房貸款最高額度也由80萬元降至60萬元。

在貸款期限和月還款額上限方面,《通知》也做了相關的改動,將借款申請人的貸款期限由最長可以計算到借款申請人70周歲調整為最長不得超過65周歲;月還款額上限由“借款申請人及配偶的收入每月償還貸款後,保留的人均生活費不得低於北京市的基本生活費標準”,調整為“在保證借款申請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前提下,根據借款申請人所申請貸款金額、期限及適用利率,按等額本息還款法計算的月均還款額不應超過借款申請人月收入的60%。”

據悉,《通知》將於4月15日起執行,以網簽日期為準,此前已完成網簽的,則按原規定執行。

解讀:政策有收緊導向 從心理層面打擊樓市小陽春

針對上述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因為此前市場已經炒作收緊,因此,4月15日這一政策落地對市場直接影響並不大,但從心理層面肯定會影響樓市小陽春的持續,特別是對最近有所回暖的北京樓市將有非常大的影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國管公積金政策調整,屬於政策收緊的導向,體現了當前公積金的一些管控思路,體現了當前公積金在把握發放的節奏,同時對購房者加大審核,防範一些投資投機性的購房需求,這一政策影響較大,對北京市場影響尤其明顯。

嚴躍進說,過去沒有認房又認貸政策,購買者就可以通過公積金來買房,首付比例相對來而言比較低。現在,如果按照“認房認貸”的政策,北京購房者如果在北京沒有房子,但有貸款記錄,也只能按照二套住房來認定,首付比例就會提高,這勢必會影響部分人購房。

在今年3月份市場放出相關消息時,中介機構或許就已加快了房屋交易的網簽速度。據中原地產、麥田等機構的統計顯示,3月北京二手住宅網簽共達16051套,這一數據是2018年5月後連續10個月的最高值。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國管公積金在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中的佔比並不高。以北京市為例,北京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北京地區全年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達535.78億元,涉及住房57818套,回收貸款269.02億元。其中,國管分中心發放了62.33億元,涉及住房6793套,回收38.85億元,對比來看,能夠獲得國管公積金發放貸款的住房僅佔總數量的11.75%。

新京報訊(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宇 校對 李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