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古之國——邰國,曾為農業大國,李世民的誕生地

邰國,史書上也稱之為“駘國”。根據姓氏淵源的線索追蹤,傳說有個叫的人,為炎帝後裔,因精於農事,被堯帝任命為農正,負責農業的傳播。棄不負眾望,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把天下農事打理的井井有條,還發明創造了農業器具,大大提升了農業收成。因功勳顯赫,被堯帝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扶風縣一帶),建立邰國。

照這麽推斷,上古邰國當為薑姓之國。《說文解字》關於“邰”的解釋也說:“炎帝之後,薑姓所封,周棄外家國。”其實對於這個“棄”的來歷,一直有多個版本,《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薑嫄。”“有邰氏”為炎帝神農氏薑姓部落的其中一支,後來有邰氏也分裂出好幾支,其中一支還東遷到山東費縣之台亭,建立一個小邰國,後來這支有邰氏春秋時被魯國兼並,成了魯國防禦莒國的東部領土,這就是《左傳·襄公十二年 》記載的“莒人伐我東鄙,圍邰。”。

可以肯定的是,棄的母親姓薑,傳說她踩了個男人的腳印而懷孕,生下棄,因害羞一度想放棄這個孩子,故名“棄”。而有的說棄的出生是炎黃通婚的成果,當為姬姓。不管怎麽說,棄的母親來自有邰氏,堯帝將有功於社稷的棄封於母親的娘家故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邰”,“台”字從邑,以地為名。“台”的金文字形上部是一個“倒寫的‘子’”,下部為“女”,意為“女子懷孕”,不知道這個字的來歷是不是跟部落女子的生育能力旺盛有關?隨著語境的改變,台“女子懷孕”的本義消失後,加“月”(肉條)成了“胎”以代替原來的意思,而“台”則變成了《說文解字》中解釋的“四方而高者”,即高台。先秦時期流行高台,如章台、雪宮台、柏寢台、刑台等等。後加邑為“邰”,建立邰國。

據《竹書紀年》及《史書-周本紀》記載,大約到了商朝後期,周國始祖古公亶父(周太王)帶著族人從豳(bīn)南(古豳國,陝西甘肅交界一帶)遷到“岐山之陽”(今岐山、扶風一帶),而這一帶附近當時正是邰國族人活動地。據說,周國族人與薑姓世代通婚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西周幾乎歷代帝王都與薑姓有聯姻的記錄,這些與周通婚的薑姓女子中不凡有有邰氏這一支。

商朝末期,邰國不知何種原因逐漸消亡,成為周國的京畿屬地。武王滅商,遷都於鎬,再封於邰國故地,建立姬姓邰國,也有可能封有邰氏後裔再建薑姓邰國,情況不明。《左傳·昭公九年》記載:“我自夏以後,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其中“駘”即指得邰國,但這個記載也只能證明以上國家為“周之西土”,只要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不管姬姓還是別的姓,都可以稱之為“周之西土”。春秋初期,秦襄公勤王有功,周王允許將周之祖地讓於秦國,秦國經過襄公、文公兩代國君的開拓,將西戎驅逐出境,收復周的失地,將領地擴大到歧山,歧山附近的邰國估計也在這個時候一並劃入秦國版圖。戰國時,秦孝公經商鞅變法後將邰國故地設為縣。

邰國亡國後,國人以邰為氏,成了邰姓的重要發源地。據說邰國故地武功縣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地。

文/堰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