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年種兩季,每畝穩定收益8000元,農民卻說:錢再多也不能種

農作物的種植根據時間而定,一年四季各有分工,春天種植豆角,夏天種植黃瓜,秋天種植青菜,冬天種植食用菌類,也有的農作物比較省事兒,種植一次就可以吃很多年,比如韭菜。

今天筆者要分享的是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的蔬菜,外形和萵苣像極了,單單看下圖,不少人都會說這不就是萵苣嘛,實際上它叫做苔乾,只是外形和萵苣很像,不管是味道還是營養都和萵苣有著巨大的差別,比萵苣強了很多倍。

苔乾在我國的種植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乾隆年間是用來進宮到宮裡面的,所以又叫做貢菜。貢菜的口感和海蜇很像,嚼在嘴裡還會發出脆脆的聲響,周總理又叫它為「響菜」。

苔乾的吃法和萵筍不同,鮮食的少,脫乾水分成為脫水蔬菜更暢銷。睢寧縣種植苔乾多年的老農王司機介紹說,收購商上門收取苔乾也能達到23元一斤,如果是脫水後的乾的苔乾,一畝地能產一百五十斤左右,每畝益4000元,一年可以種植兩季,每畝穩定收益就是8000元。

一邊收割苔乾,一邊介紹,老王司機說,秋季開始的時候育苗,等到秋季末就可以進行移栽到大棚裡面,等到春季就可以採挖售賣了,春季的苔乾生長周期長,溫度不冷不熱剛剛好,產量也要比第二季高。等到秋季就是第二茬,只有2個月的生長期,產量不如第一季的好。

說起種植苔乾,王司機已經有十幾年的經驗了,一開始也是不太順利,後來慢慢地掌握了種植技巧,主要是因為成本少,即使遇到虧本也敢於不放棄,還好自從2000年開始,苔乾的價格就穩定了,每畝收益8000元是不成問題的。

儘管種植苔乾的經濟效益好了,村裡面的農民卻說:錢再多也不能種,這又是為何呢?如今的農村,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留在農村的人變少了,可是苔乾收穫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加工脫水等都需要大量人工,招不到工作,只能自己家裡人乾,從天亮忙到半夜才行。

種植苔乾要人工,收穫的時候要人工挖,拉回到家裡還要把葉子擼下來,然後再刮皮,削成條狀,曬乾(脫水),整個環節下來人工需求很大,招不到工人成了如今種植苔乾老農的「心頭患」。沒有工人發動全家一起乾,王司機說,經常感到凌晨,尤其是看著老人們熬著,心裡很難過。

家裡的孩子懂事,只要是節假日就會主動幫忙,儘管沒有大人乾活利索,但也減輕了大人們的負擔,真是叫人心疼又喜歡。

其實,父母收穫苔乾辛苦,孩子們看在眼裡,從來沒有讓孩子乾活,都是孩子自己主動乾的,最近兩三年工人越來越難找,看著父母和孩子跟著吃辛苦,王司機說:錢再多也不能種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