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滋補暖身泡藥酒,也有大學問!別把「藥酒」喝成「毒酒」

中藥藥酒歷史悠久,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已有深厚的基礎。特別是近幾年在中醫養生文化熱潮的驅動下,很多人開始服用一些強身益壽的補酒,甚至個人自配藥酒。但無論購買或自製藥酒,必須認清自己的體質與身體狀況,辨清病症,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

前幾日藥師的朋友小李興緻沖沖的邀請幾個好友到他家吃飯,席間,他說要讓大家嘗嘗他的「佳釀」,說著便拿出了一壇酒。原來,小李最近迷上了藥酒,便在網上自學了一副「好方子」,正好拿出來補一補。

開蓋前,藥師問了他三個問題:

1、你知道你是什麼體質嗎?這藥酒的功效,適合你嗎?

2、前些日子還聽你說查出了高血壓,你知道哪些人不能隨便喝藥酒嗎?

3、這些藥材你都了解過嗎?裡面的重金屬會不會超標呢?

這三個問題,小李一個都沒有答出來,這酒也是不敢繼續喝了,倒還有些埋怨藥師掃了他的興緻。

看著小李頗為不滿的樣子,藥師只好仔細的給他講起為什麼自製的藥酒不能想喝就喝,就請各位也一起來聽聽吧。

選擇藥酒,還得看體質

口服的中藥藥酒根據其所浸泡藥物功效的不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滋補為主,用以補氣養血、滋陰壯陽、溫腎補脾等,如八珍酒、人蔘酒、黃芪酒、枸杞酒等;另一類是以治療疾病為主,如三蛇酒、骨碎補酒、天麻酒等。

藥酒根據生產標準分類,又可分為國葯準字藥酒和保健酒。飲用者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年齡、性別、體質、疾病以及季節等,選用適合的藥酒[1]。

如虛寒體質者宜用溫補藥酒,虛熱體質者宜用清補藥酒。若陰虛火旺的人如服用含鹿茸等溫陽之品的補酒,可引起發熱、煩躁,甚至出鼻血等癥狀。

藥酒不是「酒」,可不能「一醉方休」

藥酒要適量飲用。一般每日早晚飲用一次,每次飲用10~30ml,或根據病情、所用藥物的性質、劑量和藥酒酒精濃度而做適當調整。

滋補類的藥酒可以在就餐時飲用。治療類藥酒的服用時間應遵醫囑;用於治療疾病時,可根據醫囑,四季均可服用,而滋補類藥酒,冬季服用尤宜。

這些人群注意了,藥酒可不適合你

藥酒並非人人皆宜。

1、藥酒之性大都溫燥,故中醫辨證屬於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2、藥酒中含有酒精,過量飲用可以導致肝臟損害。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肺結核、癲癇、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的病人不適宜服用藥酒,以免加重病情。

3、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小兒,亦不適宜服用藥酒。

4、老年人新陳代謝比較緩慢,所以不宜多飲酒,必須常飲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5、酒精過敏者禁服。

一顯身手自製藥酒?您可得謹慎

自製藥酒時需注意幾個問題。

藥材的選擇

首先是藥材的選擇,要充分了解藥材的品名、功效主治和配伍禁忌,切不可隨意地將多種藥材泡在一起。

同時,還應對藥材做適當處理,植物葯應除去藥材中的雜質、汙泥,並切塊、切片或粉碎,動物葯宜除去內臟及汙物,清水洗凈(毒蛇應去頭);

酒水的選擇與用量

其次,一般選擇高度(50 度以上)的飲用酒浸泡。因為高度酒在浸泡過程中可以殺死中藥材中黏附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保障藥酒的安全性。

藥酒存放很關鍵

第三,自製藥酒選用陶瓷或玻璃瓶為好,不宜使用塑料與金屬容器[2]。

藥酒存放時,應置於陰涼乾燥處密封存放, 溫度以10~20℃為宜,避免陽光直射。一般建議浸泡 1 個月之後飲用。

重金屬、有毒的藥材您可別瞎用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是所有中藥都可以調配藥酒的。

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礦物葯,如含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葯均不應用來浸酒。

毒性中藥如川烏、草烏、曼陀羅等是有嚴格的劑量要求的,隨意加大劑量配製的藥酒,病人服用以後有可能中毒,甚至危及生命[3]。

所以如果您想要自製藥酒,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藥材的配製,切不可在私下隨意的泡藥酒。

來源:北京佑安醫院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