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再現黃金爆買,剁手的不單是大媽更有央媽

文 / 華商韜略 趙建勳

一到過年,國內對黃金的需求就會上升,很多商場黃金櫃台前人頭攢動。中國大媽搶黃金,更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2011年她們就拳打投機商人,腳踢華爾街大鱷,搶黃金都搶到了境外。

出人意料的是,過去一年全球出現罕見的黃金搶購潮,購買主力卻根本不是中國大媽,而是各國央行。

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最新數據,全球央行2018年購買的黃金總量達到651.5噸黃金(價值270億美元),足足增長了74%,是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淨購買量第—高的年度。

為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俄羅斯正加速“去美元化”,截止2019年1月,俄羅斯黃金儲備增加至6800萬盎司(2125噸),較2018年初的5910萬盎司(1838噸),多出了287噸,是2018年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其次是土耳其和哈薩克,分別增持50余噸。

歐洲央行去年也購買了大量黃金。匈牙利是最大的採購商之一,其10月黃金儲備猛增10倍,達到31.5噸,是30年來的最高水準。波蘭央行的黃金儲備也增加了25.7噸,同比增長25%。

此外,澳大利亞、德國、土耳其、哈薩克、印度、蒙古、伊拉克等國央行也紛紛配置黃金。

中國央行則時隔26個月再次增持黃金。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兩個月間,央行黃金儲備增加了70萬盎司至5994萬盎司。

而高盛預計,2019年可能是央行大舉買入黃金的又一年,全年購買量將達到650噸。

除了搶購黃金,一些國家還急於把放在境外的黃金運回國內。

美國紐約是全球黃金交易中心,自從美元被確立為儲備貨幣之後,很多國家選擇將部分黃金儲存在紐約地下金庫。目前這麽乾的國家仍多達60多個。

但近些年由於美元地位有所削弱,一些國家陸續將存在紐約的黃金運回國。

德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黃金儲備國(總黃金儲備量近3400噸),曾經將超過1500噸的黃金存在美國,從2013年開始陸續將存在紐約和巴黎的大約743噸黃金運回國,計劃在2020年把海外黃金全部運回國內。

歐洲國家當中,奧地利和荷蘭亦遣返了大部分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實物黃金儲備。

2018年新興經濟體土耳其也宣布,決定遣返其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黃金儲存幷交付到伊斯坦布爾證交所,而且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這麽做,近年來土耳其總共將220噸黃金從國外匯回了國內,其中28.7噸黃金是去年從美國運回。

俄羅斯在2017年8月也將730噸黃金提前運回國。為防止美國查沒黃金,俄羅斯甚至警告稱,“如果俄羅斯的黃金和外匯儲備被美國查沒,只要是有這樣的想法存在,都會被視為金融恐怖主義。”

那麽,為何央媽們都急於搶購黃金呢?

有金融專家指出,當今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中有一些不穩定因素,眾多央行買黃金是做戰略對衝。特別是全球貿易爭端加劇,英國脫歐前景不明,導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推動了黃金的避險需求,金價也從去年8月的1045美元/盎司,漲至1月底的1331美元/盎司,漲幅達到14%。

全球各國不斷膨脹的債務規模,也是各國央行選擇大幅增加黃金儲備的重要原因。

根據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金融研究所的數據,全球政府債務總額已達創紀錄的244兆美元,是全球經濟規模的三倍多,這降低了其他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吸引力,同時讓人們對黃金的升值越來越有信心。

另外,近期各國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大為增加,央行主動增持黃金可以強化本幣的穩定性。

從美國方面看,美聯儲貨幣緊縮進程有可能放緩,是黃金再受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美聯儲放緩加息節奏或停止加息,各國貨幣重啟寬鬆,黃金價格或將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大概率在2019年一季度漲至1400美元/盎司以上。

長期看,如果主要央行再次寬鬆刺激,黃金很有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挑戰2011年的歷史高點1900美元/盎司。

多國經濟出現放緩苗頭

因此不少投資人士判斷,當前黃金處在價值窪地階段,從長期投資回報看,機構和居民都值得適當投資。

中國老百姓對黃金有天生的好感,但往往金價漲就買,金價跌就不買。黃金價格波動本身較小,投資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建議用定投的方式更好,有足夠多的機會去慢慢買。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