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文化:肝怕堵、心怕累、脾忌冷、肺怕煙、腎怕乾,你知道多少

在中醫裡,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不僅僅是身體器官,更是人體養生的最終落腳點。在繁忙的社會環境中,五臟承受了許多本不應該承受的負擔,一些不良的習慣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傷害著五臟以及我們的身體健康。

一、「肝將軍」怕堵

「肝木生髮,猶如樹木。」中醫理論講,肝臟為將軍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鬱。只有當肝不受約束時,身體才能達到一種輕鬆、疏泄的狀態,猶如一棵枝葉舒展的樹。但以下幾個壞習慣往往會給肝「添堵」。

專家支招:可以吃點酸味的食物,有健脾開胃之效,能增強肝臟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悅,千萬不能做情緒的奴隸;生氣不要超過3分鐘,氣頭上不盲目做決定。

二、「心君主」怕累

心主血脈,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臟器,相當於一國之君。心氣旺盛,則面色血潤,反之則會出現臉色差、心氣衰弱等癥狀。所以,一些「傷心」的壞習慣需要特別重視。

專家支招: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吃苦味的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做一些有氧運動,多接觸陽光,也對心有好處。

三、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醫上講的脾,實際包括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並經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食物要靠脾的運化,從而化生為精、氣等滋養五臟六腑。傷脾的壞習慣主要和飲食有關。

專家支招:中醫認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應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蕃薯等。

四、肺怕環境差

肺像一把大傘,罩在五臟六腑上面,肺氣調和則氣機通暢,五臟才能正常活動。肺氣的衰旺,還事關壽命的長短。

專家支招:早上起床後可以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銀耳和清熱的秋梨。中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

五、腎不能缺水

腎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動的調節中心,腎精決定著機體的生長髮育和生殖。所以,護腎一定要摒棄以下壞習慣:吃得鹹,不喝水。

專家支招:先咬緊牙齒再放鬆,每天反覆做百次,可以防止腎氣外泄。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有強腎滋陰之功效。

五臟六腑的「保養」重在一個字

一、心臟重在養

心主血脈,面色的明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主血脈的功能。若心血虧損,面部供血不足,皮膚得不到滋養,面色就會蒼白無華。癥狀更進一步,若出現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煩躁等表現時,就需要養心了。取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後倒入盆中,雙腳洗凈擦乾後踩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做30分鐘左右,可強心安神;或用枸杞棗仁茶養心,取枸杞10克、炒棗仁4克、五味子3克泡茶,連飲3天后睡眠質量就能得到改善。

二、肝臟重在舒

肝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肝功能失常就會急躁易怒或恐懼膽怯,並在面部長出黃褐斑,所以色素斑多者要注意舒肝氣。此外,當出現胸脅隱痛、視力下降、面紅耳赤及指甲發脆等表現時,就需要養肝了。可以多吃青色、酸味食品,因為青入肝、酸補肝。另外,取玫瑰花1~3朵泡茶,可以解鬱。取銀耳、菊花各10克,枸杞15克,加100克糯米煮粥,可滋養肝氣。

三、脾臟重在「補」 脾為「後天之本」

四肢肌肉全靠脾養。脾氣足,肌肉氣血通暢,才會豐潤而有彈性。若出現韌帶和肌肉鬆弛、面部水腫、身體肥胖等癥狀時,就需要養脾了。取薑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灸脾腧、胃腧,可以調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取紅棗500克,去核,水煮爛,加適量紅糖拌勻即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能補虛療損,祛疾延年。

四、肺臟重在「養」

皮膚和毛髮榮枯與肺臟功能有直接關係,肺主氣、司呼吸,肺隨呼吸功能帶動營養精微物質充養肌膚,潤澤毛髮,其功能失常會造成肌膚蒼白、毛髮枯槁。另外,若出現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表現時,就需要養肺了。羅漢果茶、秋梨膏最潤肺,可以使呼吸系統和肺功能迅速強壯。也可取白菜、百合、白梨、白藕各10克,蜂蜜適量,榨汁飲用,適用於肺燥咳嗽。

五、腎臟重在養

腎健康說明人體生殖系統有活力,如果腎虛就會出現一系列衰老現象;而且腎氣足,可以將多餘的水分及時排出體外。當出現腰膝酸軟、水腫、尿頻、記憶力減退、無故大量脫髮這些癥狀時,就需要養腎了。將舌尖伸至上牙外側,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後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另外,多吃黑豆、黑芝麻、黑米等黑色食品。黑色入腎,可滋養腎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