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麽浪的片,不打馬賽克根本沒法兒看 丨毒藥推薦

上世紀60年代,算得上是最“放蕩不羈”的時代。

它是自由與反叛的代名詞

反戰、民權、性解放、搖滾、女性主義、同性戀、嬉皮士、垮掉的一代,都是這個時代的標簽。

女性意識覺醒,大學生不用西裝革履也可以進入校園。

▲60年代的嬉皮士們

那是真正屬於年輕人,真正讓人熱淚盈眶的年代,整個世界處在青春和覺醒當中。

正因如此,搖滾音樂在年輕人中間盛行起來。

今天咱們聊的電影就和60年代的搖滾有關——

《海盜電台》

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盜電台》的故事發生在1966年,當之無愧的搖滾音樂黃金時代。

當時應該主流媒體相當死板守舊,電台留給搖滾樂的時間很少,即使是相對開放的BBC,播放搖滾樂的時間也只有兩小時。

經歷了二戰,年輕人在開始懷疑老一輩的那套規則和邏輯是否真的有效。

他們質疑政府,充滿憤怒,又怎麽可能甘於接受管控?

在這樣的環境下,獨立電台應運而生。

其中,最受歡迎的當數“海盜電台”(借鑒了Radio Caroline非法廣播電台船)。

海盜電台的大本營在大西洋北海上漂浮著的一艘船上,他們每天24小時不停歇地播放搖滾樂。

電台擁有一大批忠實的聽眾。

這群粉絲不分階級、性別、年齡、職業,搖滾電波把她們聯結起來,產生精神共振。

這個電台由一群怪咖DJ組成,他們就像縱橫海上的“俠盜”,不受約束,肆意自由。

昆汀是這艘船的“船長”,他是海盜電台的老闆,也是DJ卡爾的教父,他是西裝革履的英國紳士,更是自由靈魂的守護者。

卡爾17歲因為吸毒被學校開除,而後被媽媽送來海盜電台投靠他的教父昆汀。

剛到船上的時候,卡爾因為羞澀的性格很難融入集體,也因為這樣,他的異性緣並不好。

科特從美國來,不羈的性格讓他常常公然鄙視英國人的循規蹈矩。

他是海盜電台的頭號DJ,講義氣,愛管閑事,把音樂當做信仰。

嘉文是科特的死對頭,他原本就是海盜電台的DJ。

後來因為染上大麻離開了2年,回歸之後便和科特爭奪“電台一哥”的位子。

除此之外,還有糊塗凱文,情場高手戴夫,蠢萌西蒙,“瘋子”安格斯,氣象預報約翰、女同廚娘費莉希蒂,萬人迷馬克。

這群人共同組成了海盜電台,他們和陸地上的人截然相反,他們每天帶領聽眾沉浸在音樂中,肆無忌憚地談論性和自由。

他們質疑政府,反思主流的思維和道德觀念。

海盜電台的郵船就像是這群DJ的烏托邦,平時他們輪班做主播,閑來無事就坐在艙外曬太陽,而周六總會有粉絲到訪,這天就是他們的性狂歡。

這片這麽浪,馬賽克安排一下。

與此同時,唐寧街十號的會議上,另一撥人正在想辦法取締海盜電台。

首相早就有意讓海盜電台裡這群瘋子散夥兒。

但是礙於無法可依,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理由將這群法外之徒和諧。

國家電台負責人臨危受命,立下軍令狀,一年之內解決問題,勢要拔掉“海盜電台”這根眼中釘。

遏製海盜電台的第一步就是切斷他們的廣告收入。

沒了經濟來源,海盜電台遭遇第一次危機。

然而,很快“船長”昆汀便想到對策,他請來了當下最火DJ,美國人嘉文入夥,隨之而來了的還有境外的廣告合作。

嘉文的到來不僅讓海盜電台度過危機,而且人氣更旺。

自從嘉文C位出道以後,更多女粉絲慕名而來。

粉絲們的瘋狂程度可見一斑,甚至有女粉絲為了留在船上而嫁給DJ。

原本這種男歡女愛的事兒,卻成了鬧劇。

女粉絲癡迷巨星嘉文,可是嘉文並沒有結婚的打算,於是女粉絲轉而嫁給另一位DJ西蒙。

被蒙在鼓裡的西蒙以為找到了真愛,滿心歡喜的和女粉絲閃婚。

沒成想,婚禮當晚,女粉絲就和西蒙攤牌,轉身去嘉文屋裡睡了。

這場婚姻僅僅持續了17個小時就宣告終結。

嘉文這種和朋友老婆苟且的行為引起了全船人的不滿。

科特更是早就看他不爽,原本自己頭號DJ的風頭就是被嘉文搶去的,現在面對這檔子事兒,科特表示不能忍。

於是,科特叫板嘉文來一場“登高對決”。

兩人賭氣爬上桅杆,誰也不肯認輸,最終縱深一躍,雙雙跳進海裡。

有趣的是,這場賭約倒是讓兩人“英雄惜英雄”,關係也逐漸緩和起來。

雖然,我個人很不喜歡這部電影裡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但是這依然不能掩蓋《海盜電台》在情感上帶給我的震撼。

它通過男孩兒卡爾的視角窺探“船上世界”,每個人都在這個理想主義的世界裡找尋自我。

卡爾在船上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老好人鮑勃”,鮑勃一生沉浸在音樂當中,他愛搖滾勝過愛生命,甚至在船艙淹沒前都不願意放棄手裡的CD。

價值觀的解構與重構,充斥在這個看似狂妄糜爛的時代的每一個角落。

海盜電台的DJ們奉行及時行樂,卻也可以為了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去死。

他們的靈魂是自由的,可惜“政府不喜歡看到民眾自由”。

英國政府並沒有輕易放過海盜電台,他們設計了一場突擊行動,試圖正面出擊,打壓海盜電台。

為了逃脫政府的正面攻擊,海盜電台在駛向別處的過程中不慎撞船。

在船艙即將沉沒的時候,所有DJ都異常平靜。

倒不是慷慨赴死,這片子沒這麽悲情。要知道,只有活著的時候以最大的純度燃燒過,才可能換來死前的一點點勇氣。

在船艙被完全淹沒時,科特堅持放完最後一首歌在走,他要對音樂負責,對自己負責,對電波另一邊的無數信徒負責。

影片最後,DJ們被聽眾自發組織的船隊營救,“海盜電台”最終沉沒,但是無數條船趕來“接棒”這場盛大的運動。

科特遊出水面,振臂高呼“搖滾萬歲!”。

有人說《海盜電台》反映了一種情緒,不假。

正如電台DJ所堅信的那樣,海盜電台只是一個符號,一艘船的沉沒不會殺死搖滾樂,相反的音樂會成為永恆,並連同搖滾精神一起延續下去。

這是一部喜劇片,惡搞、葷段子堆積在銀幕上。

可是,電影看到最後卻會讓人熱血沸騰甚至熱淚盈眶。

有些片子之所以青春是因為個體經歷,可這部《海盜電台》的青春卻是因為時代情緒。

正如《綜藝雜誌》所說:

“性、毒品和搖滾樂,加上大量的60年代懷舊情緒,這是理查德·柯蒂斯寫下的讚美詩,獻給屬於海盜電台的那段狂野歲月。”

了解60年代的人很難不愛上它。

用導演的話說:

“60年代之所以令人著迷正是因為激情——社會上充滿了新鮮的力量。而不是現在這樣,到處都是失業和蕭條。”

很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嘴裡的“改變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句口號。

可是60年代不同,那時的年輕人真的改變了世界。

近 期 熱 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