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康復理論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復活賽中醫培訓 傳承中醫千年文化

一、中國醫藥學的起源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和繁衍,在獵取食物的過程中,在同自然災害、猛獸、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醫療和保健活動。例如人們在尋找和識別食物的過程中,誤食了一些有毒的藥草,在毒性反應過後,卻治好了某些病痛,而發明了能治病的藥草,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我國第一部藥物學「神農本草經」,就是後人為了紀念原始社會人們的貢獻,託名神農而寫的。在使用石器的過程中,逐步發明了石針來治病,所謂砭石這是針灸療法的起源。殷商時期,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有了顯著的發展,青銅器的廣泛應用,促使發明了銀針、金針醫療工具。


二、中國醫藥學的形成

約在公元前5-3世紀,即戰國時期,直到秦漢時代完成,產生了我國醫學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內經」包括《靈樞》、《素問》兩部書,共18卷,162篇,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治療經驗和理論知識,它是無數醫家共同創造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總結。歸納主要的論點:

(一)《內經》從整體觀念出發,用樸素的唯物論,即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學說,作為說理工具,說明人體生理、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

(二)記載了運用望、聞、問、切四診來診察疾病的獨特方法。

(三)在疾病防治上提倡預防,早期治療,主張「治未病」。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強調人身是一個整體。

(四)在臨證上,確立了「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因人、因地、因時製宜的辨證論治的原則。

總之,「內經」代表了當時我國醫學的巨大成就,並且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內經」一書引起世界許多國家醫學家的重視,部分內容相繼譯成日、英、德、法等國文字。

在公元前2世紀,便已著成了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該書除載有藥物365種(內有重複的18種,實得藥物347種)外,並總結和肯定了有關藥物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從而奠定了我國藥物學的基礎。例如,將藥性分為寒、熱、溫、涼四性(此外尚有平性),將藥味分為酸、苦、甘、辛、鹹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公元145-219年),認真總結了漢代以前有關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繼承並發展了《內經》理論,著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部專著的重大貢獻在於:①提出了運用理法方葯、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特別提出了六經辨證。②發展了方劑學,共363餘方,配伍十分嚴謹,藥味精練,療效顯著,至今仍為醫家所喜用。③在病因和發病學上,提出了經絡受邪入臟腑論點和血瘀、房室、外傷三因學說。從而使中醫理論和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使祖國醫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後世稱張仲景為「醫聖」。

這一時期還湧現出象諄於意、華佗(公元141-208)等有名的醫家。特別是華佗,他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創用麻沸散,給患者麻醉後施行手術。反映了我國醫學於公元二世紀時,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術已有相當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據記載他可以做三種手術:①施行剖腹擴創;②刮骨療毒;③腦外科等手術。他還創五禽戲,強調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三、中國醫藥學的發展

從公元3-10世紀,即我國隋唐時期,醫藥學有了全面的發展,在脈學、病因、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