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湧金系現身科創板 東方基因盈利能力欠佳 同業對比成長性不足

數據顯示,東方基因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8.08%、48.12%和48.67%,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準。平均不足50%的水準在科創板5家擬上市的體外診斷公司排名中墊底

《投資時報》研究員 孟楠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在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日前發布的首款預告片中,引發網絡爭議的並非脫離歷史真實性的劇情,而是女主角劉亦菲在片中“木蘭對鏡貼花黃”的相親妝。網友驚歎,“如此妝容,竟然連神仙姐姐都HOLD不住了!”

事實是否真如此,仍需待8個月後該片在北美正式上映後才能揭曉。相比而言,在資本市場中,“商界木蘭”的一舉一動,一樣能引發投資者及輿論的密切關注。

後魏東時代的“湧金系”現任掌門人、魏東妻子陳金霞,在魏東去世後的11年裡,因能繼續運作資產規模超過300億元的版圖,一直被外界看做是資本市場的“木蘭”。在資本圈看來,與近期深陷資本“泥淖”中的羅靜對比,陳金霞能持續維持“湧金系”低調潛行,某種程度上堪稱難能可貴,但最近,低調的“湧金系”,再入高光。

公開資料顯示,除雲南信託外,該派系涵蓋國金證券(600109.SH,持股比例27.43%)、國金期貨(國金證券子公司)、國金基金(國金證券子公司)、微眾銀行(持股比例3%)和長城人壽(持股比例4.25%)5家金融機構,以及多家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私募公司。依托金融服務平台,“湧金系”以PE投資為核心業務,並逐漸在TMT、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娛樂、大消費等領域的VC投資、產業並購投資、海外專業領域投資及孵化器等方向加深了布局。

自陳金霞2008年接管以來,“湧金系”通過湧鏵投資、納米創投和湧金集團三大投資平台累計公開投資事件接近300宗。其中,亞士創能(603378.SH)、岱勒新材(300700.SZ)、能科股份(603859.SH)、晶瑞股份(300655.SZ)等多家公司已登陸資本市場。

在科創板IPO公司方面,“湧金系”持股比例19.38%的浙江東方基因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基因)的上市申請於日前被上交所受理。正是因為此舉,讓“湧金系”近期備受關注。

《投資時報》注意到,東方基因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目前已完成從抗原抗體等生物原料,到體外診斷試劑以及體外診斷儀器的全產業鏈布局,並以POCT即時診斷試劑為主導產品。該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3000 萬股,募集資金5.62億元,擬投向年產24000萬人份POCT產品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行銷網絡與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不過,在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的5家IVD(體外診斷)公司中,東方基因優勢並不明顯,甚至,其在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多項數據對比中處於下風,這也引發了科創板投資者的擔憂。

盈利能力不足業績增速不穩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下稱報告期內),東方基因分別實現營收1.82億元、2.24億元和2.86億元,複合增長率達25.36%;實現歸母淨利分別為3562.7萬元、3335.66萬元和6536.96萬元,儘管複合增長率高於營收10個百分點至35.46%,但其2017年歸母淨利卻同比下滑6.37%。

盈利能力不穩的同時,東方基因的毛利率在同行對比中亦處於劣勢。

數據顯示,東方基因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8.08%、48.12%和48.67%,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準。同時,其平均不足50%的數據在科創板5家擬上市IVD公司排名墊底,低於排名第一的碩世生物30個百分點。

這也令該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捉襟見肘。數據顯示,東方基因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25.63萬元、1230.37萬元和1864.16萬元,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08%、5.49%和6.52%。不過,逐年升高的數據不僅仍低於行業均值,還遠低於科創板企業15%的研發營收佔比“紅線”。

從產品類別看,東方基因業務收入主要來於POCT即時診斷試劑。其中,毒品檢測、傳染病檢測、優生優育檢測三大主營產品報告期內收入分別佔整體收入的94.67%、94.53%、95.53%。而以出口業務為主的該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67億元、2.07億元和2.66億元,分別佔比達94.77%、94.83%和94.90%。

其中,營收貢獻最大的毒品檢測POCT產品銷售額國內排名第二,僅次於行業龍頭萬孚生物(300482.SZ)。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毒品檢測和藥物濫用POCT產品主要以海外出口為主。根據Kalorama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藥物濫用市場超過3.5億美元,並保持5%以上複合增長,預2023年將超過4.5億美元。

然而,兩家業內龍頭公司的業績走勢卻在2018年出現分水嶺。其中萬孚生物營收增速由2017年的36%下滑至2018年的23%,而東方基因同期數據則由28%增長至59%。

“一方面,市場份額佔比過低的二者均存在高速增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鑒於該產品領域的複合增長率遠低於行業整體10—20%的增速,或許是萬孚生物選擇成長性更好的國內POCT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或錯失國內POCT增長紅利

據了解,POCT是IVD領域內增長最快的子領域,符合未來醫療發展趨勢和政策導向。目前中國POCT市場規模約80億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00億元,年均複合增速將達25%。其中,隨著未來全國的五大急救中心數量達到計劃中的建成規模,按相關產品出廠價計算將為行業帶來超過百億元的營收增長。

對於以出口業務為主的東方基因而言,一方面其主營業務產品並不在本輪行業紅利的受益產品名單中;另一方面,ODM和OBM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下,該公司品牌價值多體現在海外市場,而其自主品牌的佔比不足20%。

錯失國內POCT增長紅利的同時,東方基因還需面對海外市場佔比過高的風險。該公司表示,若公司不能有效的管理海外業務持續滿足客戶需求,或公司主要出口國或地區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出口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貿易政策等發生重大變化,均會對公司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