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前:身體至少會發出5次預警信號,你卻錯過了!

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前:身體至少會發出5次預警信號,你卻錯過了!

胃是人體消化的重要器官,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胃炎、胃潰瘍的發生。疼痛性質和規律改變疼痛是潰瘍病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但是很患者都只是以為自己是普通胃疼,更不會想到會發展成胃癌,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前,身體至少會發出5次預警信號,千萬別錯過了!

信號一:胃潰瘍患者經常發生嘔血,大便持續呈黑色,或出現柏油樣大便,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同時伴隨著嚴重的貧血,就很可能是出現了癌變,建議應該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信號二:年齡45歲以上,既往有潰瘍病史,抗潰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癥狀仍然沒有任何改變,近期癥狀反覆,如打嗝、噯氣、腹痛且伴有消瘦者,可能是胃潰瘍癌變先兆。

信號三:疼痛性質的改變。經常在飯後出現疼痛,老呃呃作響,如果發現變成了持續性的,但是沒有規律的疼痛的時候,就要引起注意了。

信號四:患者在短期內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發熱及進行性消瘦的癥狀,則癌變的可能性極大。

信號五:潰瘍變大、變硬,晚期患者的癥狀可表現為上腹部觸摸到包塊,包塊質地較硬,呈結節狀,不光滑,壓之疼痛。

胃潰瘍患者如果出現以上不適,應高度懷疑有癌變可能。應該進行電子胃鏡檢查和胃組織活檢,力爭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以便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胃潰瘍飲食上該如何調理

美國癌症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在眾多的致癌因素中,飲食不當是胃癌的最大誘因。防癌專家也指出,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很好地降低胃癌的發生率。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吃飯七八分飽,避免暴飲暴食,堅持低鹽、低鈉飲食。

劃重點:低油高纖飲食,不僅可預防,也可治療消化性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採用高纖飲食,複發幾率較低纖飲食者少一半以上。可溶性纖維比粗纖維對消化道黏膜刺激更少、好處更多,用攪拌機將纖維攪碎至極細緻,可享受高纖好處,卻不致刺激潰瘍,並減少胃部負擔。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油酸,可抑製幽門螺旋桿菌生長,預防消化性潰瘍。

養胃食材:青菜、豆腐、綠豆粥、鮮奶、饅頭、各類蛋、牛蒡、木瓜、木耳等,饅頭、瘦肉、雞、魚等只要不暴飲暴食都是可以的。

播放GIF

胃病胃炎胃潰瘍食療方式

食材:胡蘿蔔120g、馬鈴薯100g、洋蔥160g、番茄2顆、圓白菜100g、豬肉100g(視個人喜好、白米1/4米杯、涼白開水700ml、橄欖油少許。

做法:

1. 白米洗凈,放入電鍋中備用。

2. 將胡蘿蔔、馬鈴薯、洋蔥和番茄洗凈切塊,倒入已加橄欖油的炒菜鍋中,一同拌炒後起鍋。

3. 將2的材料倒入調理機容杯,加入700毫升的涼白開水,蓋緊杯蓋,打30秒。

4. 打開杯蓋,圓白菜洗凈放入容杯,蓋緊杯蓋,將調速鈕調至1,打約5秒(調理過程中,可使用攪拌棒稍做擠壓)。

5. 將容杯內的食材倒入電鍋,蒸熟後即完成無添加調味料的健康羅宋粥。

6. 此道羅宋粥口感較清淡,可視個人喜好,加入豬肉或少許鹽調味。

(叮動物性食物較難消化,絞碎成泥可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小叮嚀:將食物攪碎,是最能夠保留營養又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方法。而且會更快速讓胃粘膜得到修復。圓白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K1、維生素U,其中K1與U是抗潰瘍因子,可改善胃病及十二指腸潰瘍、緩解胃痛。胡蘿蔔、番茄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馬鈴薯含維生素C,且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攪碎到極細緻,使營養更易消化吸收。

單一植物性食物的養胃功效並無法帶來理想的治療效果,藥物又含有副作用,營養家都會建議均衡多元地攝取有益健康的全食物,才能發揮各種營養均衡搭配所產生的綜效,是提升免疫力對抗疾病最好的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