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教建築形製之牌匾:雲外之境 點睛之筆

文:止水

首發:騰訊道學

我們遊歷道教宮觀時,常會駐足於宮觀門口,對殿前的牌匾仔細品讀一番。

牌匾,又稱匾額,是道教建築的點睛之處。本文從“匾”、“額”的造字結構出發,結合武當山紫霄殿外的三塊匾額以及其所代表的道學意義,來看道教建築中的匾額文化。

點睛之處

扁,是匾的本字。扁的金文,右邊是一個“戶”,右邊是一個“冊”。《說文解字》解釋為:“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扁,用於記錄門戶。篆文中,“戶”字的結構較為明顯。

中國很早就確立了自己的戶籍制度,戰國時期的戶籍統計的基本部門為“戶”。歷史上,劉邦攻克鹹陽後,蕭何入秦宮將禦史府所藏的包括戶籍資料、律令、圖書等做好管理,為後期漢朝的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額,在“頟”字外加了一個“宀”,表示房屋。《說文解字》將此字解釋為:“顙也”。顙,左邊是一個“桑”,表示桑樹。右邊是“頁”,甲骨文裡表示人的頭。古代桑樹的高度多是一個人的高度,便於采摘。所以顙,就是現代人的額頭。

《易·說卦》中寫有:“震,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孔穎達疏:“白額為的顙。”的顙,也就是白額之馬。我們都知道劉備有一匹馬叫“的盧”,額頭上有一個白色的記號,也與這個說法有莫大的關聯。

所以,匾額是在道教建築的顯著位置表現其建築特色,傳達某種特殊文化意義的標誌,是建築的眼睛。

雲外清都

武當山紫霄殿外,有三幅匾額。分別為“始判六天”、“雲外清都”、“協讚中天”。

我們先說說居中的“雲外清都”。雲外,自然是說紫霄殿位仙境。筆者在《道教文化中的“紫霄”》曾引《抱樸子·內篇》的“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來說明紫霄宮是仙人之境,其中的大殿紫霄殿自然是雲外之境。

所謂的清都,是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將“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列為“帝之所居”。《道藏》所錄高守元的《衝虛至德真經四解》中也引用了這個說法:“清都,紫微,天帝之所居也。傳紀雲:秦穆公疾不知人,既寤,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

這一用法,文人多以此來比擬仙境,寄托自己的慕道之情,其中以李白與蘇東坡最為典型。李白在《漢東紫陽先生碑銘》中寫道:“始八歲經仙城山……有清都紫微之遐想。”而蘇東坡在其《隆祐宮設慶宮醮青詞》寫道:“伏以長樂告成,光動紫宮之像;清都下照,誠通絳闕之仙。”

始判六天

王宗昱先生在《道教的六天說》一文中對此作了詳盡的闡釋,文中涉及道教的“六天”觀點包括:六天之治的批判、正一道的“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六天鬼神等,其文中指出:“六天之治將三皇五帝、敗軍死將的鬼魂奉為神明,則六天世界宜乎稱為地獄世界。既成地獄,也同樣有其考校並拘禁罪人之功能。這或許就是六天與三官並稱為地獄的原因。也正是由於這種功能,使本來處於受批判地位的六天鬼神被道教容納進自己的神靈系統。”六天,為地獄。“始判六天”指出了道教的教義。

筆者翻閱《雲笈七簽》,其中有《釋》一文寫道:“除者,罷也。六天者,赤虛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倉天、泰清天。此六天起自黃帝以來,民人互興殺……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這裡提出了對六天批判,並提出了“三天”的概念,即“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

協讚中天

協,就是協助、輔助的意思。讚,也表支持、支助。我們重點來看看“中天”。紫霄殿內供奉為“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位列北極四聖,屬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直隸。所以這個“中天”,即指代“紫薇大帝”。這四個字很好理解,即真武輔助、協助紫薇大帝。

中天”的意思,與古代天文學中的“三垣”密不可分,即上垣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下垣之天市垣。垣,本義是指牆,在天文學中指代一個區域,因為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形狀與牆垣類似。紫薇垣,是三垣的中垣,是星空中北區的中央。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是寶貴世界文化物質遺產,很好地保留了古代建築的精華。每一處的牌匾,都有其特殊的內涵,本文不能一一道盡。去武當山遊玩的朋友,可以特別留意這些道教建築的牌匾,都是有出處,有內涵,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