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願意“996”,有罪嗎?

找到願意投身進去的事業,並讓它成為自己的獨立商業引擎。

——馨金融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的電視劇,發現關於「996」話題的討論不止在國內受到關注。

所謂「996」,指的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這是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普遍的一種工作方式,甚至有的互聯網公司工作時間還要比這個時間更長,變成了全年無休的「247」、「007」(一天24個小時,每周上7天班)。

在那部日劇中,一個不願意接受加班文化,只想按時下班享受啤酒和美食的員工,被看做是不努力、甚至是消極懈怠的。

但是當我們不斷強調互聯網效率,強調個人對於公司的貢獻和價值時,似乎很少有人會反問:加班一定意味著產出更高嗎?加班一定能帶來價值創造嗎?

答案或許真的是否定的,在前述日劇裡,每天加班的員工事實上做了很多無效的、重複的勞動。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關於低時間投入高價值產出的理論正在被印證。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不止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看待加班、工作時間延長的視角,更重要的是,它也幫助我們厘清了工作、生活、效率、休息之間的關係。

enjoy~

當我們討論996時,別人在討論「每周工作15小時」

文 |Lachel

來源 | L先生說

最近,關於 996 的討論甚囂塵上。

從某公司CEO在年會上提倡996,到京東的「淘汰三類人」,再到最近程序員在 GitHub 上面的 996.icu 項目,「加班」這件事,似乎還是第一次,這麽大範圍地被人討論。

很多朋友問我: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我想先和你分享,我最近看到的一些材料。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我們在熱火朝天討論 996 的時候,國外在做什麽呢?在熱火朝天地研究怎麽縮短工作時間。

舉幾個例子:

2010年,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發表了一份報告,嚴肅地提出:我們應該考慮,推行「每周 21 小時工作製」。

報告指出:在條件穩定且工資有利的情況下,21小時工作製會更受歡迎。同時,它可以緩解像過勞、失業、過度消費、碳排放、低福利、不平等、缺少幸福感等一系列相關聯的問題。

覺得這非常誇張?實際上,它還不是最誇張的。

英國社會學家 Peter Fleming,在他於 2015 年出版的《Mythology of Work》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推行「每周三天工作製」—— 他將此稱為「後勞動戰略」(Post-labour strategy)。

比利時歷史學家 Rutger Bregman ,在他 2017 年出版的暢銷書《Utopia for Realists》中提出:預計到 2030 年,「每周 15 小時工作製」,將成為廣為接受的社會現實。

這並不是學者們的臆想,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嘗試這種全新的模式。

2018年7月,紐約時報報導:一家名為 Perpetual Guardian 的紐西蘭信託管理公司,開始了一項實驗 —— 將每周的工作時間從 40 小時減少到 32 小時。該實驗覆蓋全公司 240 名員工,持續了兩個月。

結果是什麽呢?員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動做了許多改進:將冗長的會議精簡到1/4、減少無意義的流程……公司的高管認為,實驗非常成功,公司計劃將這項計劃永久實行。

據奧地利媒體 ORF 報導:一家名為 Unterweger 的化妝品公司,全面實行了「每周4天工作製」。結果,公司銷售額不降反增。

澳大利亞金融谘詢公司 Collins SBA,於 2017 年試行「每天5小時工作製」。試行一年多後,公司總裁對媒體聲稱「非常滿意」,他表示將不會回到之前的工作模式。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技術教育公司 Treehouse,已經實行了十年的「每周32小時工作製」;軟體開發公司 Reusser Design,從 2013 年起實行「每周4天工作製」;甚至,亞馬遜在 2016 年也啟動過一項計劃,試驗「每周30小時工作製」。

當然,這些觀點和案例都存在討論空間,比如:這是否跟左翼的政治運動有關?不同國家的福利政策是否需要考慮?除去這些「成功」的案例,會不會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沒有被我們所看到?

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承認的:

隨著技術和文明的發展,人類耗費在勞動上面的時間和精力,絕不應該是越來越多。

我們絕不應該失去「享受生活」的權利。

1

看到「每周 15 小時工作製」,可能很多人第一直覺的反應是:

這能保證工作成果的有效產出嗎?會不會導致公司無法運轉下去?

可能不僅僅是企業主,很多普通白領也會這麽想。

但是,我想請你摸著良心回答一個問題:

每天除去吃飯、午休,就算 8 小時工作好了,那麽,在這 8 小時裡面,你是真的每時每刻都在工作嗎?

不用想都知道,這絕不可能。

實際上,許多研究表明:在傳統的 8 小時工作模式下,大多數辦公室白領實際的工作時間,大約在 3-4 個小時左右。

比如:2016年,根據英國網站 vouchercloud 對 2000 名英國白領的調查:平均每天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是2小時53分鐘。

其他時間人們在做什麽呢?看社交媒體、瀏覽新聞、聊天、休息……

工作心理學家 K. Anders Ericsson 的研究表明:一個人每天要工作多少時間,才能產出最大的績效呢?答案是 4-5 小時。超出了這個時間,人們就會疲勞、分心、狀態低落,會導致工作出錯或表現不佳。

想一想:每天8小時工作製,真正起到作用的,可能只有3-5個小時,那麽,在這種情況下,讓員工每天996上班,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我個人是持懷疑態度的。

再說,如果員工不願意加班,強迫員工996,有什麽意義呢?難道老闆還能全天候360度監控員工的電腦,看員工有沒有開小差、偷懶嗎?

在這些情況下,造成996之風盛行的,主要還是同儕壓力:你不加班,別人加班,你的工作就會不保。哪怕你離開了,也會有願意加班、願意拚搏賣命的人頂上。

這就構成了一個囚徒困境:最好的情況,是大家都不加班。但是,如果別人加班,你不加班,就會吃虧。所以,最終就變成了,大家都不得不加班。

2

那麽,為什麽會有那麽多「自願加班」的人呢?

這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加班,意味著工作產出更多,意味著能得到更多的錢。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加班一定意味著工作產出更高嗎?

這實質上是一個「偷懶」的表現 —— 老闆缺乏有效的業績衡量方式,於是只能考察員工的「工作時長」。員工也未必知道「我的核心價值是什麽」,於是只能靠拉時長,來告訴老闆「看,我真的很用功」。

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老闆擔心員工「工作不飽和」,於是,只能不斷加任務、加活;員工逆來順受,把活趕完,於是在老闆眼中,會感覺「工作量還是不夠啊,再加一點吧」。

最後呢,就會演變成:讓1個人乾3個人的活,給2個人的工資。

但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機構 Business Roundtable 發現:要求員工加班,可能對幾周內的短期項目有效,但它們帶來的長期危害,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比如:把每周工作時間從 40 小時提高到 60 小時,最多只能帶來25%左右的工作量提升 —— 這還是在不考慮工作質量的情況下。而如果在 60 小時的基礎上再提高呢?這個數字必然還會降低。

進一步,他們發現:經過一周的加班之後,從第二周開始,員工的表現就會下降,如果繼續保持 60 小時工作製,接下來的每一周都會持續下降。直到8周之後,他們每周的產出與 40 小時工作製的對照組相差無幾,甚至,質量還不如對照組。

而如果把工作時長提高到 80 小時呢?那麽,時間會迅速縮短到3周。亦即,3周後,員工的工作時間,至少有一半是被浪費掉的。

還不止如此:在將員工從 60 小時恢復到 40 小時的過程中,員工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和恢復 —— 這段時間往往需要幾周。亦即,在這幾周裡,工作產出也是非常低效的。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產生什麽結果呢?

員工知道老闆要的是工作量,於是,為了 KPI 不顧一切。疲於奔命,無瑕思考,按照習慣和本能去行動,一切都為了能把數據做上去……

但實際上,對於腦力工作者而言,好的產出,是需要「休息」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我變成日更,會怎麽樣?無需多說,質量可能會下降90%。原因很簡單,我每天都會想著「今天要推送」,哪裡有心情和時間去打磨、思考、優化,好好寫出一篇有價值的文章?

對腦力工作者來說,提高工作產出,最重要的是深度思考:摒棄環境的干擾、分心、影響,拋棄路徑依賴和慣性行動,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將素材進行重新整理和加工,思考它們更深入、更內在的鏈接。

這樣,才能產出與眾不同、保證質量的成果。

以我為例:當我做課、寫作時,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其實不多,更多的時候,是在進行思考。這表現出來是什麽呢?是散步、看書、發呆 —— 如果我有一個老闆,他一定會覺得我在開小差。

但事實上,這些思考,比坐在電腦前去「行動」,重要得多得多。

3

除了深度思考,適當的休息也極其重要。

2011 年,《認知》期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長時間專注在一項任務上,會導致「失去焦點」,從而導致表現的降低。

簡而言之:大腦是需要新鮮感的。如果你連續幾個小時面對一項工作,你的大腦會習慣它,會感到無趣、厭煩,從而降低對它的投入程度。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心理學家 Alejandro Lleras 的建議是:休息。當你需要執行一項複雜的任務時,最好是做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 這裡的「休息」,是指真的轉移注意力。比如:看一些跟當前任務無關的東西,來激活不同的腦區,讓大腦得以喘息。

這樣,可以達到「重啟」注意力的目的。

同樣,我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如果一個人的一整天,都被工作所充滿,那麽,他的認知資源一定是超負荷的。他的隱性認知會不斷擠壓顯性認知,造成思考能力的下降和大腦的疲倦。

另一方面,好的狀態對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如何保持好的狀態呢?生理基礎就是血清素。光照,放鬆的心情,輕度的運動、舒展,這些都有助於合成血清素。

而在辦公室裡一坐一整天,只會導致員工疲勞不堪、工作卻沒有多大進展。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得出這幾個結論:

1)對腦力勞動者而言,並不是坐在辦公室裡、坐在電腦前才叫「工作」。

2)我們不應以「坐班時間」來衡量腦力勞動者的價值,而應以「有效產出」來衡量。

實際上,絕大多數高效的專家、領導者,他們的秘訣都無非是這三點:

1)專注

在每天狀態和精力最好的時候,專注在當下最重要的工作上,摒棄其他一切打擾。

這種專注可能持續4-5個小時。這裡,就是每天生產力產出的峰值。

2)休息

專注工作時,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休息,讓大腦從疲憊中得到舒展,獲取新鮮信息的刺激,激活不同的腦區。

3)思考

在「專注」的時間段之外,擁有充足的閑暇和自由度,自由獲取信息、進行思考,激發創造力和熱情。

這就是我所提倡的模式,也是我們的目標:

每天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工作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除此之外,擁有充分的自由度,無需去應付上級和老闆。

4

這就能夠實現一種平衡:員工產出最大業績,又不會透支身體、犧牲生活和家庭;老闆也無需為員工的「開小差」「坐班」去付出額外回報,雙方都皆大歡喜。

當然,做到這一點,對於員工和老闆都有要求:

員工能夠做到「聰明地工作」(也就是我公眾號一直提倡、分享的內容);

老闆給予員工充分的信任,並帶動、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熱情。

如何實現這種雙贏呢?我曾經分享過一個「JCM模型」,非常有用。

它認為,讓員工發揮最大產出,需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技能多樣性:這項工作是有一定挑戰的,需要發揮不同的技能。

任務完整性:你不是一條鏈條上的齒輪,而是獨立承擔一項任務、一個項目,你需要為之負責,當然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工作重要性:你的職責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它能夠實現你的價值。

自主性:你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時間、方式去工作,更進一步,你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和自由度。

反饋:你可以從中得到即時的、有效的反饋,知道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能夠從中獲得經驗。

具體來說,對於小公司,這幾點是可以考慮的,也是我已經驗證過的:

1)目標一致

我一直強調,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什麽?是目標一致。員工並不是把它看作一份收入來源,而是希望長期扎根這個行業,去「做出一份事業」。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存在所謂的「加班」。員工的使命並不來源自老闆,而是源於「我要把它做好」「我要讓它變成我的作品」的這麽一種強烈的動力和願望 —— 這就是一種雙贏。

舉個例子,我在廣告公司的時候,許多人都抱著一種什麽心態呢?「我要做出厲害的創意」。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價值的實現。在這種心態下,就會把每一個項目都看作一種「機會」,去嘗試不同的想法,做出更好的作品。

給予團隊夥伴空間、目標和信任,他們能夠產出的東西,會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2)充分給予自主性

在(1)的基礎上,老闆要做的,就是給予目標確立和一定的指導,確保團隊不會跑偏。剩下的,最好是采取「放任」的做法,讓大家自由試錯。你的約束越少,團隊的發揮空間就越大。

好的團隊是什麽?是有一套模式、系統,可以實現高效的運作,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而無需領導者不斷去推動和指揮的。

這一點,是需要每位老闆去思考的。

3)合適的回報

這就不用說了。報酬不應與「工時」綁定,而應與質量綁定,最好是采取分成製、期權製,讓員工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

4)培養型管理

許多公司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各級主管不敢使用和培養「比自己強的人」,害怕自己坐不穩,這就導致了公司的戰鬥力整體下降。

好的管理是培養「另一個自己」,讓他為你分憂、成為你的合作夥伴。

5

最後,再分享幾點心得,給還掙扎在「996」和「加班」海洋裡面的你,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1)想清楚,我想成為什麽樣的人?你的一切行動,都不應脫離這個目標。

2)不妨多去質問內心: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嗎?你真的需要買房買車、擁有「光鮮亮麗」的形象嗎?請去找到你「發自內心」的驅動。

3)好的決策在於「放棄什麽」,而非「選擇什麽」。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遠勝於「把所有的事情做完」。

4)打造全面的戰鬥力,讓自己能夠獨立生存。未來的社會,一定會逐步趨向分眾、外包,找到願意投身進去的事業,並讓它成為自己的獨立商業引擎 —— 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6

當然,在能夠看到的將來,這個理想還比較遙遠。所以,不妨告訴我:

你願意以削減一定的收入為代價,來換取更短的工作時間嗎?

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一起交流。

Lachel,25萬人關注的高效思維達人,知識管理專家,多家媒體專欄作家,36氪年度優秀作者。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