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防治要注重綜合管理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做客新華網「聚焦中國醫療衛生髮展」系列訪談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王坤朔)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做客新華網「聚焦中國醫療衛生髮展」系列訪談,談談近年來在糖尿病治療領域發生了哪些變革。

很多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對糖尿病進行綜合管理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然而在過去,醫生治療糖尿病時僅關注血糖水準。「以前我們對糖尿病缺乏足夠認識,僅考慮糖尿病疾病本身。現在,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降糖治療的同時基本都會接受調脂和降壓治療。糖尿病並不是血糖一個因素導致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血壓、血脂異常,因此我們強調綜合治療、綜合管理,不能隻關注血糖。」母義明表示。

談及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的綜合管理,母義明介紹,首先要正確評估一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因為同是糖尿病患者,但是個體差異很大,例如,有些人是空腹血糖高,有些人是餐後血糖高,還有人存在其他併發症。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內分泌代謝科醫生必須要關注整體。

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整體達標率不理想,母義明表示,要提高血糖達標率,最根本的是要加強醫生的素質,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並將正確的理念傳達給患者,讓患者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這就需要醫務工作者做大量的科普宣傳,要告訴患者在日常中如何注意管理疾病,注意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性病,由於患病基數大,並且要進行長期管理,因此基層管理十分重要。據母義明介紹,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近年來在推動社區慢病的規範化管理工作,包括對社區醫生的規範化培訓,建立標準化的社區醫院和專科。「如果缺乏標準化的管理,有可能出現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的情況。標準化的管理體系不僅能保證治療的同質化,加強對糖尿病的控制,還能更加合理地利用醫療資源。」母義明說。很多地方也對糖尿病社區管理做了很好的嘗試。據母義明介紹,在貴陽,當地衛計委與企業聯手,建立了專門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監測網,將社區納入其中,能看到居民中有多少患高血壓、有多少患糖尿病,隨時監測指標的變化,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這種模式是很好的嘗試,各地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製訂適合自己地區的慢病管理模式。」母義明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