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朝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古代中國美食的黃金時代

宋朝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從“吃喝玩樂”的角度,看看一名宋朝普通市民可以過上什麽樣的生活。

先來說“吃”。可以說,宋朝是中國美食的黃金時代,美國漢學家安德森在《中國食物》中說,“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地方鄉紳的興起推動了食物的考究:宮廷禦宴奢華如故,但卻不如商人和地方精英的飲食富有創意。”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曾評選出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第五十六位。

宋朝的小吃非常豐富。根據《東京夢華錄》與《武林舊事》等宋人筆記的記載,在北宋開封、南宋杭州,僅面食就有晻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面、雞絲面、插肉面、三鮮面、胡蝶面、筍撥肉面、子料澆蝦燥面……;饅頭類有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糖肉饅頭、裹蒸饅頭、菠菜果子饅頭、雜色煎花饅頭……;燒餅類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糕點則有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冰淇淋、彩糕、栗糕、麥糕、豆糕、小甑糕蒸、重陽糕……。今日的五星級大飯店,菜單上的名目也未必有那麽豐富。

宋朝的飯店也層次多樣,既有滿足城市下層群體口腹之需的大排檔,又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豪華飯店,這些飯店以豐盛的菜肴吸引食客,“不許一味有缺”,任顧客挑選:“客坐,則一人執箸紙,遍問坐客。都人侈縱,百端呼索,或熱或冷,或溫或整,或絕冷、精澆、膘澆之類,人人索喚不同……須臾,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馱疊約二十碗,散下盡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錯”。意思是說,你一進飯店,馬上就有人招呼座位、寫菜,你想吃什麽,隨便點,很快菜便上齊了。

可以說,宋朝的開封與杭州,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再來說“喝”。我們今天習慣喝點飲料,宋朝人也有飲料,叫做“熟水”、“涼水”。“熟水”相當於今日的廣式涼茶,比較常見的有香花熟水、沉香熟水、紫蘇熟水、豆蔻熟水。宋朝人非常喜歡喝飲料,市場上當然有各色飲料出售。《東京夢華錄》說,六月時節,汴梁的“巷陌路口、橋門市井”都有人叫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舊宋門外兩家最盛,悉用銀器”。《武林舊事》也記錄了杭州市肆擺賣的各種涼水:“甘豆湯、椰子酒、豆水兒、鹿梨漿、鹵梅水、薑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團、雪泡縮脾飲、梅花酒、香薷飲、五苓大順散、紫蘇飲”。

在炎炎夏日,喝一碗冰鎮的涼水,多愜意。

再說“玩”。宋朝常見的“玩”具、“玩”法是很多的,我們單說一種桌面遊戲。宋人在休閑時光常玩的桌面遊戲有象棋、“雙陸”、“打馬”、“葉子戲”等。中國象棋發展到宋代時,基本定型,出現了“炮”子;“雙陸”類似今日的飛行棋,盛行於宋朝市井間;“打馬”的玩法跟“雙陸”差不多,但可能更複雜、刺激,知名女詞人李清照便是“打馬”的高手。

更有意思的桌面遊戲是“葉子戲”,是一種紙牌遊戲。根據明朝人的記述,“葉子戲”有四十張牌,分別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四種花色,玩法非常接近於橋牌。一些學者相信,十三世紀時,來華的馬可?波羅將“葉子戲”帶回了歐洲,從此風靡於貴族間,後經長期的改進、演變,最後成了今天的撲克牌。而在中國本土,“葉子戲”則沿著另一個方向演進,演變成了“馬吊”,即今日的麻將。如此看來,中國麻將與西洋撲克形態與玩法各異,但追究下來,兩者卻是同源,都源於唐宋時期的“葉子戲”。

最後來說說宋朝人的“樂”。宋人的娛樂生活也是挺豐富多彩的,他們可以到瓦舍勾欄看各種娛樂演出。所謂瓦舍,是宋代城市的娛樂中心;所謂勾欄,是設於瓦舍之內的樂棚。勾欄中,日夜表演雜劇及講史、傀儡戲、影戲、雜技等節目。除了勾欄,瓦舍中“又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叫賣舊衣服)、探博(賭博)、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煞是熱鬧。所以,不管冬夏,無論風雨,瓦舍勾欄天天有演出,“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在這裡消遣時光,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瓦舍勾欄之外,在宋朝城市各個熱鬧的地方,也有藝人走穴,表演各種節目,“吹彈、舞拍、雜劇、雜扮、撮弄(變戲法)、勝花(魔術)、泥丸、鼓板、投壺、花彈、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雜技)、撥盆(雜技)、雜藝、散耍、謳唱、息器(樂器表演)、教水族飛禽、水傀儡、鬻水道術、煙火、起輪、走線、流星、水爆、風箏,不可指數”。觀看這些娛樂表演,足以讓你消磨一天的時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