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川普"開除"的中國工人?網傳貿易戰致電纜廠裁員

  新浪財經訊 近日網傳電纜之鄉無錫官林鎮很多電纜廠,由於貿易摩擦等原因得不到美國訂單,紛紛縮產裁員。美國客戶為了避免風險,不下訂單給中國工廠。

  根據此前美國發布的對中國產品徵收額外關稅清單顯示,確有電纜一項。因此,雖然無法證實網傳消息的真假,但是從目前已有資料來看,電纜廠得不到美國的訂單,有一定的依據支持。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電線電纜的進口總量為24.6萬噸,而出口總量為241萬噸,出口量是進口量的10倍左右,因此電纜市場上,我國是絕對的順差。但是細看數據顯示,進口電纜總額為5057055千美元,出口電纜總額為20680728千美元,出口額僅為進口額的四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電纜市場95%為中小企業,由於其技術工藝等原因,產出的電纜主要用作一些低端用途,而高端產品往往依賴於進口。因此,受製於貿易摩擦,大多數中小企業扎堆的電纜之鄉,由於其產品相對比較低端,缺乏不可替代性,得不到美國的訂單,也不無意外。

  再看電纜材質上面,我國大部分電纜為銅導體電纜,美國市場主流為鋁合金電纜。兩種電纜各有優劣,銅電纜導電性能高,鋁合金電纜重量輕,便於運輸。市場人士認為,如上述消息屬實,電纜廠得不到美國的訂單,最有可能造成短期內我國鋁需求下降,造成鋁價下跌。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電纜行業每年用鋁大概在220萬噸左右,佔全國用鋁的13%,其佔比不容小覷。那麽在出口受限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通過內需消化鋁電纜產能呢?答案恐怕是NO。

  為何在我國,銅電纜一直佔主導?

  第一,價格優勢

  電力電纜的經濟選型主要考慮整個生命周期(30年)投資、損耗和運營維護費用之和。在電纜線路運行過程中,30年的損耗所耗費的成本要遠遠高於初期投資建設的費用。就初期投資講,銅電纜成本較高,但由於銅導體導電率高、可靠性高,較終平均損耗要低於鋁導體和鋁合金導體,銅電纜的損耗和運營維護費用較低。

  第二,技術不成熟

  2007年鋁合金電纜技術剛剛傳入中國,因此市面上的鋁合金電纜產品與美國相比,技術指標上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只能使用在部分中低壓的項目中。我國由於長時間以銅電纜為主,如果大規模使用鋁合金電纜,需要對整體電力傳輸網絡做大規模的改造。而反觀美國, 1968年美國南方線纜公司研製成功了符合電纜性能要求的鋁合金,並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開始推廣應用。如今美國的市政民用及工、商業建築中90%以上的中低壓電力電纜都是採用合金電力電纜,創造了近50年安全使用鋁合金電纜的歷史。同時,UMI合金電纜在滿足同樣的電氣性能的前提下,比銅電纜價格低約20%。

  鋁自身也產能過剩

  雖然受俄羅斯出口受限倫鋁反彈等因素,國內鋁價略有回升,但是長期看鋁價難以獲得基本面的支持。

  按照中國目前鋁產能的現狀分析,僅僅在電解鋁這一環節,其中就有55%的產能是虧損經營,這些工廠往往存在技術相對落後和地方成本過高等問題。因此,在部分電纜廠得不到訂單而停產情況下,對虧損經營的鋁廠,更是雪上加霜,不少工廠面臨不開工賠錢,開工也賠錢的境地。

  同時,隨著金融行業監管日趨嚴厲,銀行信貸規模不斷收縮,未來中小型鋁企業及貿易商的資金流動性將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全年中國市場原鋁消費量為3760萬噸,增速6.0%,比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市場總體過剩。

  因此綜上所述,我國短期內大量過剩鋁電纜很難通過內需消化。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