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出生後,新媽媽嚴守9件事,月子做好了餘生不遭罪蛻變更年輕

每個產後媽媽都是要做月子的,剛生完寶寶的寶媽們,面對家人的各種月子禁忌,是不是欲哭無淚,坐月子是產後媽媽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新媽媽對於坐月子並不了解,其實這是一門大學問,新媽媽自寶寶出生,胎盤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乳腺)恢復至正常狀態,大約需要6周左右,這42天稱為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坐月子。產婦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恢復得不好,會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科學坐月子,拒絕傳統坐月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理好身體,完美蛻變,更加年輕。

一、產後傷口護理大不同

?順產傷口護理要點

1、會陰擦洗:產後擦洗會陰每天至少2次,大便後加洗1次。用棉球蘸無菌清水或生理鹽水擦拭外陰,先擦陰阜及兩側陰唇,最後擦肛門,不可由肛門開始向前擦,擦洗後換上消毒的會陰墊。

2、會陰傷口的清潔:如果在分娩時會陰部有了傷口要注意護理。在產後的最先幾天裡,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並經常更換。大小便後要用清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以防感染。傷口痊癒情況不佳時要堅持坐盆每天1~2次,持續2~3周,這對傷口肌肉的復原極有好處。坐盆藥水的配製應根據醫生的處方和醫囑。睡覺的體位對傷口也有影響,躺臥時,應臥向傷口的對側,如會陰傷口在左側,應向右側臥,以防惡露流入傷口,增加感染機會。

剖腹產傷口護理要點

1、傷口癒合前不要弄濕或弄髒。如果它被弄濕,請及時擦乾並加碘。

2、手術後,醫生將化妝膠貼在傷口上,並將紗布蓋在化妝膠上。紗布可在4天后取出,或在濕潤時立即取下。約一周後,化妝膠將被撕掉紙膠帶。

3、用手指腹部輕輕按摩傷口,每天3至5分鐘,以減少疤痕的產生。

4、避免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疤痕變暗形成顏色,留下明顯的疤痕。

二、子宮的養護

分娩可能造成子宮易位甚至脫垂,這種更常見於多產、少運動、體能較弱的媽媽。子宮復舊不良的產後媽媽,容易導致惡露不絕,甚至引發一些婦科疾病。

子宮恢復好的五大標誌

1、子宮恢復正常大小

產後子宮恢復一般需要42天左右,主要通過子宮持續收縮來修復。

2、子宮體的下降

產後10-14天內,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3、子宮頸的閉合

產後7-10天,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4、子宮內膜的復原

產後2周左右,子宮內膜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厘米,6-8周完全癒合。

5、惡露排凈

產後惡露排凈,也是標誌子宮恢復好的信號。產後4-6周惡露分泌停止,子宮基本恢復正常。

三、骨盆修復黃金期

?

越來越多的產後媽媽會遇到

這樣的尷尬時刻!

打噴嚏,漏尿!

跳一下,漏尿!

笑一下,漏尿!

咳嗽一下,漏尿!

聽到流水嘩嘩聲,

已經控制不住自己,奔去廁所。。。

故盆底肌受損會引起漏尿、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反覆尿道炎等等危害!您都知道嗎?

修復盆底肌的黃金時期是產後42天至半年之內,如果不及時做修復治療,則容易使陰道處於危險的半開放狀態,增加生殖道的感染幾率,引發多種婦科疾病。如果受損情況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盆腔器官脫垂,包括膀胱膨出、尿道膨出、陰道脫垂、子宮脫垂等等危險後果。所以,重視盆底功能檢查和及早進行盆底康復是每位媽媽明智

四、開奶的黃金時間,一定要把握好!

早開奶:分娩後30分鐘左右,寶寶的吮吸反射最強。儘快開始第一次餵奶,乳汁分泌效果更棒。對於新生兒來說,無論何時,只要他想吃就應該喂,每24小時要喂8~12次 (甚至更多)。每頓奶吃多久?不必限制寶寶每餐的吃奶時間,找個舒服的餵奶姿勢,讓他放肆喝吧。盡量在喂完一側乳房後再拍嗝,換另一邊。簡單來說,為小月齡寶寶哺乳,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即可:頻繁喂!頻繁喂!頻繁喂!不看時間,看寶寶!

哺乳期媽媽一定要知道的兩件事1、「產後沒奶」很可能是一種錯覺!很多媽媽斷定,寶寶出生幾天了,乳房還沒漲奶,一定是自己沒奶。由於新生兒胃口小,媽媽身體接受的信號是:沒必要浪費能量產出多餘的奶。2、奶瓶是乳房的天敵!剛出生的寶寶吃的那麼少,喂點水或奶粉吧。給新生兒喂水餵奶粉,等於給媽媽幫倒忙。寶寶少吃了母乳,會降低對寶寶腸道的保護,讓有害細菌和致敏原有機可乘。更糟糕的是,寶寶接觸過人造奶嘴後會變「懶」,可能不再熱衷吸吮乳頭,會減少媽媽的產奶量。

寶寶肚子餓的信號:小手往嘴裡送,做出吮吸動作;轉動頭向兩邊覓食;連續幾天沒吃飽的嬰兒可能會更加嗜睡,哇哇大哭是餓過頭的信號;

寶寶吃飽後的表現:停止吮吸或吐出乳頭;吃完後幾小時表現得很滿足;大小便正常

五、產後飲食

1,經常聽到很多寶媽吐槽月子飲食:天沒亮就起來吃吃吃!一天吃6頓!頓頓下奶湯!把一輩子的湯都喝完了!!活活把一個吃貨整厭食了!雞蛋每天至少10個,整個月子30天哪,足足吃了300多個。

實際上月子飲食不能「過」了,一天一隻雞,三餐不缺肉和蛋...沒有經歷月子,真不知道人可以吃辣麽,辣麽多...可惜,盲目進補不是好事,不僅不利於體重恢復,而且也不利於身體健康。產後第一周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第二周就可以多吃催乳的湯類了,像如花生豬蹄湯,鯽魚湯等等。

飲食雖有講究,但忌口不宜過,葷素搭配還是很重要的。進食的品種越豐富,營養才越平衡和全面。飯要煮得軟一點,少吃堅硬的、帶殼的食物。新媽媽產後體力透支,消化系統功能減弱,很多人還會有牙齒鬆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2,可以吃水果

一些傳統觀念認為,水果和蔬菜都是涼性的生冷食物,因此不讓產婦在月子裡吃這些食物,其實有些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素,再加上產婦在月子裡很容易便秘,蔬菜水果有助於消化,能預防或緩解產後便秘。

比如蘋果和香蕉就是很好的水果,蘋果是溫性的,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維生素,香蕉還可以預防便秘。只要是常溫,保證不是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就可以

六、月子裡不僅能刷牙,而且需要比平常更注意口腔衛生

因為產後媽媽內分泌的變化,或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常有牙齦充血、水腫,容易出血,特別是刷牙時出血。此外,懷孕後牙齒的礦物質往往補充不足,牙齒的堅固性差。再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口腔內的細菌增多,在大量細菌作用下,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得以發酵、產酸,會增加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

①選擇毛細而且軟的牙刷。

②用溫水刷牙漱口,避免冷水刺激。

七、注意腰部護理

產後除了傷口痛,腰也很痛,所以餵奶姿勢很重要,一定要在腰部墊枕頭。而且要堅持補鈣。月子期間一定要臥床休息。產後1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任何過早過重的體力活動,都可能造成盆底組織損傷,甚至造成老年後的子宮脫垂。這些事情讓家人代勞。

八、產後及時管理腹部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九、操控手機

坐月子玩手機對產後孕媽的心情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新手媽媽還可以通過網路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可以上網淘寶嬰兒用品,看看電視劇打發時間,微信好友聊天說說心事,記錄寶寶成長瞬間……這些都有利於產後媽媽的心情恢復,預防產後抑鬱。

但是,如果長時間的玩手機,會導致乾眼症、近視度數加深,出月子後眼睛酸痛等問題,所以月子期間要要經常閉目養神,不能長時間用眼,同時合理補充維生素A。

1. 與手機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太近,減少輻射對產婦和寶寶的輻射。

2. 玩手機的時間不要太長,每次使用不要超過30分鐘。

3. 手機的聲音不要太大,以免影響寶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