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使or魔鬼?戰術顛覆+大數據加持 2018MLB迎來進化

文/張子涵、兩好兩壞

2018年對MLB來說是載入史冊的一年,不論是打擊理念,還是球隊對投手的使用,大聯盟都走到了新的高度,利用足夠多的樣本,各支球隊對大數據的應用遠超過去,棒球已經悄然“進化”到新階段。

借助資訊科技,新世紀以來的棒球專業人士在數據分析運用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極大影響、助推了棒球運動的演變。如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述的理論,歷史悠久的棒球在2018年迎來進化。

如果你是一名新球迷,那你很幸運,你所初遇到的2018年MLB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賽季,如果你是一名老球迷,那你也要瞪大眼睛,這項運動已經不是你剛認識時的模樣了。

本壘打革命 打擊理念翻天覆地

長期以來,從棒球啟蒙開始,各級別的棒球教練一直強調要打出平飛球,這樣的球能夠讓內野手無計可施,又會讓外野手很難有機會在落地前接殺。大聯盟的打擊理念在2018賽季進化,大家想著的是直接造成殺傷,把球送出本壘打牆外,這樣連接殺的機會也沒有了。

本壘打革命代表人物當屬喬伊-加洛,近兩年成為遊騎兵主力打者,他都擊出了至少40支本壘打,但他的打擊率只有慘淡的二成出頭。根據加洛的介紹,他從小就試著把球打到籠子頂端(飛球),而不是傳統的對面(平飛球)。

“打飛球,哪怕冒著打成高飛球風險”的打擊策略深深印在了加洛的腦海和動作中。這也讓打擊率偏低但本壘打產量不俗的他,在大聯盟有著一席之地。

投打二刀流大谷翔平在天使的隊友科爾-卡爾霍恩也是如此,本賽季中他的打擊率一度降到了1成5以下,對於過去的總教練來說這是無法容忍的,但考慮到他的本壘打能力,教練將卡爾霍恩留在了球隊的先發陣容中。

常常因打出軟弱飛球出局的卡爾霍恩在今年137次出場留下19轟57分打點的成績,但和加洛一樣,卡爾霍恩的全賽季打擊率還是只有區區2成出頭。

與上賽季相比,本賽季打擊仰角增大0.8%,不要小看這僅僅不到1的百分點,本賽季的MLB與前幾個賽季相比,打者們擊出的地滾球減少了3023個,本壘打增加了1196發。飛球增加了3157個,三振增加了2658個,球隊場均得分從4.07增加到2018賽季的4.45。

毫無疑問,打者想要盡可能擊出飛球,而且是大力擊出的飛球。就算為此吃下更多三振也在所不惜。地滾球的比率從前幾個賽季的45.3%下跌到本賽季的43.2%,飛球比率從33.8%上升到本賽季的35.4%,此消彼長的趨勢彰顯著棒球正在進行一場本壘打革命。

也有一些並不是刻意追求大仰角的打者趕上了本壘打革命的潮流,今年國聯MVP克里斯蒂安-耶利奇以往一直以地滾球多而著稱,地滾球打者之前單季本壘打最高僅為21發,長打率從來沒過0.5,但是本季他一下子擊出了36發本壘打,長打率幾乎達到0.6。

耶利奇解釋,從來沒有考慮一定要擊出什麽飛球,首先要做到咬準球,力量自然而然就會出現。相比加洛那樣不顧一切的盲炮揮擊,耶利奇有著0.326的打擊率,這讓他成為一名全面的打者,一名MVP級別球員。

投打雙修 東瀛少年的熱血與野望

2018年賽季前大谷翔平宣布挑戰大聯盟,他可能是第一位還沒有正式加盟MLB球隊前就鬧得如此沸沸揚揚的國際選手,不同的域外強手有不同吸引眼球的理由,但是大谷的賣點太特殊了,他想要投打“二刀流”——上一個這樣的球員叫做貝比-魯斯。

可是,聯盟很久沒有出現二刀流是有切實原因的。一是既練投又練打太佔用練習時間,往往最後只能兩選一,二是既投又打容易出現受傷隱患。在美國球探眼裡,大谷作為純投手的上限在100分滿分,作為純打者的上限在90分,如果要投打二刀流?投手能力最多達到90,打者能力最多達到80。

即使二刀流聽起來似乎難上加難,但洛杉磯天使還是全力支持大谷翔平投打雙修。今年在投手丘上的大谷翔平,先發10次主投51.2局,4勝2敗,自責分率3.31;在打擊框,大谷在384個打席中交出22轟61打點,攻擊指數0.925。投打相加,大谷累計勝利貢獻值3.9,這讓他毫無懸念贏下了美聯新人王。這個樣本不算很大的數據相當驚豔,有理由認為大谷在競爭力上能夠適應大聯盟的比賽強度。

但是,大谷也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他在賽季中期出現手肘疼痛不適,球隊一度考慮保守治療無果,不得不採用根治手段——置換韌帶手術。明年大谷很可能無法投球,作為純打者的出場機會也會推遲到賽季中後期。

在這個大麻煩後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隱患,他在投球中多次手指嚴重起泡,在因為手肘傷勢被迫轉為純打者前,大谷和教練團隊還沒有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頭緒。

但前面還不是最可怕的問題。天使以保證休息充分為前提,盡可能挖掘大谷的投球和打擊工作量,這極大犧牲了陣容調度的空間。投球方面,天使為了讓大谷能和日本時期的節奏匹配,采取投一場休六天的節奏,而不是MLB的慣例投一天休四天,這就迫使天使要多安排1、2名先發投手。

打擊方面,大谷無法上場守備,鎖死了指定打擊位置,球隊給其他野手輪休的機會被壓縮。大谷就像是一名非常“吃資源”的“英雄”,雖然他個人的“輸出量”很高,但整個團隊要為他做出很大犧牲和配合。

也許大谷在“天賦點”上可以做到魚與熊掌兼得,也即投打互不干擾,各自效益最大化,那麽大谷可以實現一個人打兩份工,佔一個名額做雙倍貢獻的理想效果。可即便如此,大谷在全隊資源使用上帶來的可量化或難以量化的損失必須納入全盤考量。如果大谷個人帶來的正面效果無法彌補全隊的妥協,那將是二刀流最大的失敗。

除了大谷以外,美國也有一名本土二刀流選手布蘭登-麥凱在光芒小聯盟系統磨練。目前來看,大谷翔平以及麥凱的二刀流探索之旅可謂荊棘叢生,沒有什麽跡象能證明他們可以取得成功。

當然,大谷來到MLB才第一個賽季,球迷們現在應該盡情享受觀察進化的樂趣,下結論還早著呢。

牛棚投手車輪戰 不按常理出牌有奇效

從職業棒球早期開始,投手調度模式的進化理念遵循著“專業分工”的原則,從一名投手完投到底,到先發投手和牛棚投手合作,到五人輪值成為主流,到牛棚功能化區分,投手的類型和任務越來越細,70年代進入了一個模式相對固定的階段。

在這個定勢思維從未被挑戰近乎幾十年後,2018賽季坦帕灣光芒突破了傳統先發投手模式。破天荒的使用牛棚投手擔任先發的投手的工作,但隻投1到2局,而傳統上屬於先發類型的投手第二個出場擔任“主菜”,由其投完較多的局數。而比賽後段的投手調度則和一般牛棚使用無異。

和傳統的先發投手相比,牛棚投手日戰術有以下幾個優點:

第一,對手打線無法針對排兵,清一色左打或者右打的招數不管用了。

第二,為了應對本壘打革命帶來的衝擊,減少投手暴露在對方強棒前的次數,避免投手在同樣的打者前對決三輪或者更多。

第三,靈活決定上場時機,柿子挑軟的捏。

第四,好鋼用在刀刃上,用最頂尖的牛棚投手迎戰對手一二三棒,以強製強。

最能體現牛棚日戰術成功的莫過於光芒的年輕投手萊恩-亞布羅了。這名新秀資質並非頂級,在炮火連天的美東區卻用147.1局就取得了16勝6敗的成績。他先發的6場裡自責分率4.71,後援的32場裡自責分率為3.72。在牛棚投手輪番上陣的戰術掩護下,他的自責分率幾乎降低了1!

光芒的牛棚日戰術一經問世便引發了熱烈討論,雖然質疑之聲不少,但是該戰術的實際成效顯著,今年就有其他球隊效仿。

缺少合格先發投手但牛棚戰力出色的奧克蘭運動家、密爾沃基釀酒人在季後賽不斷採用牛棚日戰術。牛棚日雖然顛覆了以往傳統,但符合專業分工愈加細化的邏輯,這種戰術對於陣容深度不強的小市場球隊簡直就是救星!

小市場球隊密爾沃基釀酒人隊先是靠這招拿下了國聯最佳戰績,又在季後賽第一輪直落三場淘汰了科羅拉多洛基隊,最後與豪門洛杉磯道奇打到搶七大戰。可以預計的是,從下個賽季開始採用牛棚車輪戰的球隊會越來越多,具體運用也可能產生出更加豐富的變化。

年輕球員+菜鳥教練 大數據帶領球隊走向成功

細數MLB 2018賽季各大獎項的獲得者,你會驚奇的發現幾乎所有的獲得者都是年輕選手,他們迅速地佔據各個位置,體現著最新式訓練思想的成果。

美聯MVP:穆奇-貝茨,26歲。

國聯MVP:克里斯蒂安-耶利奇,27歲。

美聯賽揚:布雷克-斯內爾,23歲。

國聯賽揚:雅各布-德格羅姆,25歲。

攻擊指數第一:邁克-特勞特,27歲。

救援王:埃德溫-迪亞茲,24歲。

白金手套守備獎:馬特-查普曼,25歲。

得分王:弗朗西斯科-林多,25歲。

製造雙殺最多:阿萊克斯-布雷格曼,24歲。

保送最多:布萊斯-哈珀,26歲。

美聯最佳新人:大谷翔平,24歲。

國聯最佳新人:小阿庫尼亞,21歲。

除他們之外還有一長串“小鮮肉”的名字可以列舉來說明聯盟中湧現了多少出色的年輕球員。

在這背後,我們不能忽視球隊休息區那些運籌帷幄的人們。作為大數據運用引領者之一,太空人用5年時間實現了百敗魚腩到百勝豪強的翻身,在上個賽季摘得隊史第一座冠軍。

也正是因為大數據的應用,使得過去需要多年在小聯盟打磨的球員快速修正自身弱點迅速登陸大聯盟。打擊有弱點?沒事,大數據迅速定位打擊死角,配合打擊教練有針對的多做練習。守備不好?沒關係,大數據告訴你打者的打擊習慣和大概率落點,在守備前就贏在起跑線。

太空人主教練AJ-辛奇四年前41歲時執掌太空人兵符,當時他被球隊慧眼相中的原因就是思想新穎,能夠認識到大數據的價值並善加利用。他運用各類的進階數據把對手研究透,通過防守變陣和針對不同球員采取不用配球策略等戰術把魚腩球隊太空人隊一路送進2018賽季MLB美聯決賽。

辛奇今年在美聯決賽的對手,波士頓紅襪主教練阿萊克斯-科拉原本是太空人的板凳教練,同樣受到大數據理論影響的他比辛奇還要年輕一歲。科拉憑借在太空人時期的資歷,本賽季被積極吸收先進理念的紅襪挖角委以重任,一舉實現菜鳥教練奪冠的壯舉。

時隔七年重返季後賽、拿下國聯最佳戰績的密爾沃基釀酒人主帥克雷格-康塞爾也和辛奇、科拉的風格類似,年輕,有想法,不受傳統理念拘束,善於使用大數據分析對手。康塞爾還在球員時期就非常反對一些陳舊思想,甚至“威脅”隊友如果要用過時的戰術就“給你臉上來一拳”。

今年開發出牛棚日戰術的坦帕灣光芒主教練凱文-卡什和辛奇、康塞爾一樣也是執教第四年,不過他還要更年輕一些,今年不過41歲,一些現役球員都比他老。除了顛覆投手調度的模式外,光芒教練團隊裡的板凳教練查理-蒙托約、防守協調員羅科-巴爾德利在賽季結束後分別被多倫多藍鳥和明尼蘇達雙城任命為主教練。

歷史悠久的棒球一直在進化。變化的環境提出變化的要求,發展的技術提供發展的空間,一種戰術壓倒另一種戰術,一種理念推翻另一種理念,曾經的創新會歸於陳腐,舊有的寶藏也可能重新被發掘。

但不管棒球如何進化,有一點亙古不變:一代又一代的棒球人,遵循著先輩留下的遺產,永遠將進取、探索、奮鬥下去,傳承這份歷經世紀沉澱的精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