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赫牛康養課堂 | 白露已至 給你最全的養生指南


白露時間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農曆七月廿九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天的第3個節氣。


在每年公曆的9月7、8日,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


氣象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此時,秋意漸深,露重濕衣。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



二候玄鳥歸,玄鳥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美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



白露習俗


白露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舊時蘇浙一帶鄉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裡親戚朋友家。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裡還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後來漸漸銷聲匿跡。


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



白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舊時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時,有些老茶客就會聚在一起,細品香茗。


收清露


《本草綱目》稱秋露多時,可以用盤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壽。秋露寨具肅殺之氣,宜於煎製潤肺殺祟的藥物。



湖南、湖北、河北、山東、安徽、四川各地,秋天民間就用瓷器收取草頭的清露,和以硃砂或者上等的墨汁,點染小孩額頭及心窩,稱之為天炙,以祛百病。


采棉花


古人曾有詩道:「驚寒燈夜短,半枕動雞鳴;顛倒衣裳去,田間滿鐘聲。」



棉花不論草棉、木棉,都是入秋開花,棉鈴漸次開放之後,就可以隨時採收了。女子一般在九月收揀棉花,以供紡織,辛勤勞作,晝夜不息。

所謂「促織鳴,棉花盛」描繪的就是這種景象。


吃龍眼


福州地區的人「白露必吃龍眼」。



龍眼俗稱「桂圓」,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產。古時有「南桂圓、北人蔘」的說法。每逢白露時節,當地人家會在清早喝上一碗龍眼香米粥。他們認為在這一天吃龍眼對身體大補,有延年益壽之效。



白露養生

《禮記·月令》中描述白露:「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秋主收,氣象漸冷,人體的五臟也進入收養狀態,逐漸進入內收、平靜的狀態。因此,人們的養生保健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一、起居篇


勿露體膚,早晚添衣


俗語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過後,溫差大,氣象轉涼,所以不要露身,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說的是這個道理。



適當秋凍,不生雜病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並非人人皆宜,要根據個人體質,適當秋凍。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秋凍」過度而導致生病。


早臥早起,動靜結合


《黃帝內經》記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在情緒上,人們容易因為秋悲所感傷,所以要收斂神氣而不外露、寧靜神志而順應秋氣,堅持站樁、打坐,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而秋氣象候宜人,又是一年中難得鍛煉身體的好季節,可多進行戶外活動,適當的身體鍛煉,做到動靜和諧。


二、飲食篇


早秋吃粥,調理脾胃


白露節氣,人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差的癥狀,抵抗力也有所下降。這個時節多吃點溫熱的、有補養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對健康大有裨益。



俗語說「秋粥宜人」,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蕃薯粥、玉米粥等,都是很不錯的「白露粥」。

初秋進補,鴨肉最佳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這個「虛」包含脾虛、胃虛和氣虛,所以我國一貫有「秋季進補」的習俗,但進補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調理好。



對於身體弱的人而言,秋季還是應該吃些肉類補一補的。在肉類的選擇上,以鴨肉為最好。因為秋天的鴨子是最肥嫩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醫療功效。秋天燥邪嚴重,吃些涼性的鴨肉,對於體內有熱、愛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預防秋燥,滋陰益氣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節氣,氣候特點就是「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乾、咽乾及大便秘結、皮膚乾裂等癥狀,甚至引起燥咳,經久不愈。



飲食應以健脾潤燥為主,其中水果起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除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在這個季節裡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感到極為清爽舒適。


1、梨


「白露打棗,秋分卸梨」,白露正是黃澄澄的梨子上市的時候,這個時候吃梨,最為滋潤清火、祛秋燥。梨肉多汁,有潤肺、祛痰化咳、通便秘、利消化的作用,對心血管也很有好處。但梨性寒容易傷脾胃,不可多吃。除了鮮吃,梨還很適合榨汁或燉甜湯。



2、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寓意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且不論是否有此般神奇吧,就龍眼本身來說,功效也是相當之多。不但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還可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



3、葡萄


葡萄為葡萄科落葉木質藤本植物的果實,常被人們視為珍果,還被譽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營養豐富、用途廣泛:色美、氣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葡萄酒、葡萄汁、葡萄乾等,而且果實、根、葉皆可入葯,全身都是寶。



4、石榴


顆粒飽滿的石榴最是惹人喜愛,口感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錯。它性溫,具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津液不足、咽乾、煩渴不休的人,可以把石榴作為食療佳品。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可以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



【健康小提示】吃水果切勿不可過量,寒性水果吃多了容易傷脾胃,性燥的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此外,水果一般飯後1小時吃。


白露艾灸


白露開始,氣象越來越涼,一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乏力等癥狀,中醫認為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白露時節燥氣漸盛,與風相合形成風燥之邪,必首先侵襲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竅等)。


在此節氣前後堅持艾灸調理,能有效的預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等病,從而達到宣肺理氣、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


適宜艾灸的穴位有:大椎穴,關元穴,肺俞穴,足三裡。


大椎穴



定位: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改善咳嗽、肩背痛、風疹等問題。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改善咳嗽、氣喘、感冒等問題。


足三裡穴



定位:足三裡在外膝眼下3寸(約4橫指寬)、脛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作用:溫陽益氣,祛除下肢的寒氣。


關元穴



定位:關元穴位於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寬)處。

作用:培元固本。


最後,送大家一首白露養生小歌訣:


白露露身涼傷身,

收斂寧靜精氣神,

早睡早起夜間冷,

滋陰益氣防燥病,

秋果菊藕桂花香,

上中下燥甘潤養。


「赫牛網」是一家以大健康產業為主營業務的B2F生態價值鏈產業路由器國際化平台。以社區康養中心線下場景應用為依託,以區塊鏈技術為驅動,供應鏈系統管理為核心搭建雙鏈合一的大健康產業綜合服務商。

「赫牛網」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聯繫我們

電話:028-68360050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高新區環球中心W5座19樓1904、1906、1908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