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I能夠讀懂抑鬱症的悲傷?準確率已超80%

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人,根本無法體會它的可怕之處。

近年來,「抑鬱症」一詞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提及,不少名人如崔永元、白岩松等都曾表示經歷過抑鬱症的痛苦,因不堪病痛折磨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生命的隕落無疑給社會敲響了警鐘。當前抑鬱症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疾病,且預計將在2020年成為第二大疾病。

然而,現階段抑鬱症的診前預測以及診後監控都還處於非常薄弱的環節,主要原因就在於心理和精神醫生難以做到精確預測和有效追蹤。

由於AI在檢測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其在醫學界的研究及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此前,就已經有研究者將AI應用於預測抑鬱症上,且準確率已達到了70%。

日前,一支來自IBM的研究小組團隊通過追蹤、分析近60名普通人的語言方式,並對他們的語言連貫性進行評分,利用機器學習預測人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而結果驗證顯示,AI預測的準確度鋼彈83%。

這個IBM研究團隊曾提出,AI能夠「聽懂」人們的「言外之意」,AI的認知系統能夠分析人們語言和文字所形成的規律,其分析得出的數據,能夠幫助醫生有效地預測並追蹤潛在的精神疾病。因此人們的「言外之意」也就成了通向精神健康的一扇窗。

AI預測抑鬱症有著強大的資料庫和科學的技術的支撐,但是如果要全面推進的話,還有著較大的難度。目前的難點主要在於機器學習、閱聽人接受度和隱私保護。

儘管使用AI來預測抑鬱症還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關,其預測準確率也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但AI工具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和研究無疑是具有著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方面,精神疾病的相關專業人才供不應求,AI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專家及醫生進行相關的診斷;而另一方面,隨著AI在精神疾病領域的不斷深入,也許日後能夠為精神疾病治療尋找到新的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