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大家介紹一下,洗牙的正確打開方式!

洗牙誤區知多少

謠言粉碎||你中了幾招?

誤區一

可以很久才洗一次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兇,在洗牙之後還會不斷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要是不定期清除,再加上唾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日久天長,就會形成牙結石和引起牙周病。因此,一般建議16歲恆牙期以後每年洗一到二次。如果洗牙之後發現牙周病,則由醫生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制定相應複診計劃。如果已經患有牙周炎的病人,或者是牙周情況比較差的,建議半年洗牙一次


誤區二

天天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

很多人覺得認真刷牙了就解決問題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刷牙刷得再認真再好,也難免留有死角。臨床上,許多看起來表面挺乾淨的,可是口腔檢查時候都能發現牙菌斑和輕度的牙軟垢,發展下去就會形成結石,而牙結石形成後是無法通過刷牙去除的


誤區三

本來好好的,洗完牙反而會酸痛?

洗完牙一段時間內有些人會有冷熱刺激敏感的情況,這是正常的。因為牙結石阻擋了外界的刺激,牙結石被去除後牙齒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失去了「假性保護」,會產生敏感癥狀。如果是健康的牙齒,這種敏感癥狀通常在洗牙後一到兩周內會逐漸消失


誤區四

洗牙會傷牙齒?

許多人會顧慮洗牙會磨損掉牙齒表面的釉質。但其實,洗牙僅會在牙齒表面留下只有顯微鏡下才可看到的微小劃痕,但牙齒組織是不會受到損傷的。且洗牙之後一般都要進行拋光處理,可以彌補這些細微的粗糙面,減少色素沉著或沉積牙結石的幾率。


還有人怕洗牙「把牙縫洗大了」,這只會在牙石比較多的人身上出現。牙齒天然是有縫隙的,甚至由於牙齦的萎縮造成牙縫的增大,但由於牙結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症會導致牙齦的局部腫脹從而填塞牙縫,看上去牙齒之間挺緊實的。一旦洗牙後去除了牙結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牙縫就變得明顯起來。

【洗牙的正確打開方式】


ps:本文較長,請耐心看完。

圖片一、健康的牙齒。

圖片二、牙面上滋生牙菌斑和牙結石。


圖片三、當牙菌斑和牙結石累計一定程度時,牙齦開始變得紅腫。


圖片四、牙菌斑和牙結石沒有被及時的清除,牙齦進一步的紅腫,同時伴有牙齦出血現象。


圖片五、此時在牙齦以下也同樣存在著堅硬的牙結石,這些牙結石開始刺激牙槽骨的吸收。


圖片六、牙齦以下的牙結石進一步刺激牙槽骨,導致大量的骨吸收減少,牙槽骨遭到破壞。


圖片七、這個時候,我們每天的刷牙不能達到徹底的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的效果,尤其是牙齦以下的部分,牙刷無法觸及。


圖片八、牙齒刷完後,牙面上比較軟的菌斑可以被清除掉,但是比較堅硬的牙結石就很難被徹底的清除,牙齦以下的結石也同樣不能被牙刷清除掉。


圖片九、此時患者需要到牙科診所來洗牙,醫生首先會用超聲波將牙面上比較堅硬的牙結石清除掉。


圖片十、超聲波是靠震動來剷除牙面上堅硬的牙結石,而不是靠打磨來清除的,所以患者不用擔心洗牙會將牙齒洗薄。


圖片十一、超聲波潔牙頭表面是光滑圓頓的,所以不會對牙齒產生打磨的效果,同樣清除下來的牙結石也是一整塊一整塊的,如果是打磨的話,清除下來的牙結石應該是成粉末狀,這一點也可以證明洗牙不會將牙齒磨薄。


圖片十二、洗牙的時候,醫生的技術也同樣非常重要,輕柔的操作會讓患者感覺很舒服。


圖片十三、超聲波清潔掉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和牙結石,但是牙齦依然還會存在紅腫的情況。


圖片十四、牙齦出現紅腫和出血,很大程度跟牙齦以下的牙結石有關,這些深埋在牙齦以下的牙結石表面攜帶很多的細菌,這些細菌會刺激牙齦,導致牙齦發炎,出現紅腫和出血。


圖片十五、牙齦以下的牙結石也應該在洗牙的時候被清除,通常可以採用深部超聲潔治法,或者手動齦下刮治法。手動的齦下刮治清潔的效果會更乾淨一些。


圖片十六、用手動的刮治器仔細的刮除牙根面上的牙結石和菌斑以及被菌斑侵蝕的牙骨質表面。


圖片十七、齦下刮治後的牙面及牙根光滑,大大降低了牙周袋內細菌的數量。


圖片十八、對於牙周炎的患者,洗牙和齦下刮治都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很多人知道有牙結石需要洗牙,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牙根上面的牙結石需要做齦下刮治。


圖片十九、在經歷過齦上超聲潔治和齦下刮治之後,牙齦通常在一周之內會變得好轉。牙齦的色澤有所改善,出血現象也會得到好轉


圖片二十、洗牙結束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拋光。拋光的目的是是牙面更加光滑潔凈,光滑的牙面不容易沉積色素和牙結石。


圖片二十一、拋光要沾取拋光膏,拋光膏和牙膏有所不同,拋光膏的顆粒明顯大於牙膏裡面的摩擦劑的顆粒大小,所以拋光效果會更好。但這樣的拋光膏最好由醫生來使用。


圖片二十二、拋光後的牙齒光亮清新,很多患者會感覺到如果洗牙牙齒不拋光的話,牙面上會很難受。


圖片二十三、拋光與牙周同等重要。


圖片二十四、拋光結束。


圖片二十五、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之後,很多人會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很多人就會誤解為洗牙會把縫隙洗大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洗牙前沒有感覺到牙齒的縫隙是因為那些縫隙裡面填滿了牙結石,舌頭舔上去感覺不到,當結石清除後,縫隙就會顯露出來。


圖片二十六、牙周治療結束以後牙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縮,有些情況這種牙齦的退縮是不可逆的。如果想防止牙齦的萎縮,唯一的辦法就是半年洗一次牙齒,及時去除牙面上的牙結石,防止牙結石壓迫牙齦導致牙齦的退縮。


圖片二十七、這張圖片顯示了牙齦退縮的範圍,其實牙齦的退縮和牙槽骨的吸收是相關的,牙結石的堆積導致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又會導致牙齦的退縮和牙根的暴露。所以一定要定期洗牙,預防牙周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