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到一年跳槽季,究竟誰在跳槽?

年年每逢春節後,便是跳槽旺季,年終獎到手的職場人與老東家分道揚鑣早已不是新鮮事。如果能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對不符合職業規劃的工作及時說不,這樣的跳槽無疑可以被稱作“戰略性放棄”。

但今年的情況又略為特殊。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底,裁員和降薪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匯成了就業市場的寒流景象。不久前,界面職場發布了一份有關年後跳槽意向的問卷。在整理上百份數據後,得到不少有趣的結論。

首先,不論“就業寒冬”的論調是現實還是感知使然,一些人的確是在卻步:31.7%的受訪者表示,彌漫在就業市場的寒冬天氣讓他們對跳槽這件事保持觀望。其中,從事房地產業和金融證券業的職場人受到影響最為深切,他們當中分別有約半數的人都表達了觀望態度。這和去年兩個行業的下行情況較為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年底互聯網行業的裁員風波並未對其從業人員造成太大影響。僅有兩成的互聯網人稱,他們的跳槽計劃會因為“就業寒冬”擱淺。

另有25.2%的受訪者稱,他們想等年終獎發了之後再跳槽。8.4%的人稱,不等年終獎就跳槽。他們或許對當前的薪酬、發展前景或者同事不滿意,決心把跳槽念頭化為實踐。不管是因為眼高手低,還是受到其他考量的激勵,這些人很快都將成為今年年後就業市場上的活躍人物。

許晟正是其中一員。這個剛畢業不久的男生最近正打算從一家互聯網公司離職。他身邊的同事都予以支持,“很多人告訴我,他們也沒有在自己的崗位上長期做下去的打算,辭職是遲早的事。”

在多番打聽之後,許晟認定了年後會是個好機會,“多數公司將放開編制,人員重新洗牌。”他說,“無論大環境怎麽變,如果一份工作實在讓你感覺很糟,別抱怨了,換工作吧。”

七成人動過年底換工作的念頭

問卷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聲稱他們動過年底跳槽的念頭。這其中,有逾半的人付諸行動,另一半人則表示他們只是想想而已,未嘗行動。

職場中年更熱衷“裸辭”

對有工作的人而言,跳或者不跳是可選項,最壞的打算就是被迫失業。儘管人們都愛把“裸辭”掛在嘴邊,但年齡、職業發展、抵押貸款以及其他負擔足以合力碾碎這一願景,在真正決斷時,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他們是無縫銜接,找好了下家才跳的。

與此同時,也有超過兩成的人稱他們曾在年底“裸辭”。這種做法可能與以往典型的工薪族大相徑庭,但隨著現代人生活和職業觀念的轉變,逐漸成為了一種新潮實踐。Jobbymoon,這個從Honeymoon(蜜月)衍生出來的時髦新詞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這樣的態度:有時候,人們在工作轉換期間需要一個“充電假”。在新工作開始前整理心情、和上一份工作告別。

哪些人最愛“裸辭”?調查結果可能有些反直覺。人們通常以為年輕職場人更樂於這樣做,但在20-30歲和30-40歲兩組受訪者中,年底“裸辭”的比重分別在18%和27.7%,前者約為後者的三分之二。

這似乎指向了這樣的結論:職場中年人比年輕人更加任性。

“我覺得原因是多樣的,年輕人也不見得是媒體口中裡‘被寵壞’的一代。”去年有了第一次年底跳槽經歷的陳墒談到,這個27歲的男生選擇在拿到下家offer後才提出辭職,“因為缺乏工作經驗,我們在職場上多數時候還是被動的,不見得有多大的‘裸辭’的勇氣。”而在80後的谘詢人謝媛媛看來,職場中年“裸辭”,一方面是有了一定資本,另一方面則更多體現在家庭牽絆。

今年32歲的謝媛媛還記得自己年前辭去谘詢工作的那一刻——“我實在是太累了……我幾乎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恨不得抱著電腦……從項目對接做文件,到伺候客戶安排吃飯住宿、端茶倒水,後期可能還有投訴,”她心煩意亂地抱怨道。她還抱怨北京交通的混亂不堪,一到春天,撲面的柳絮就讓她犯過敏性鼻炎。

她年幼的兒子經常在晚上9點或10點才能見到自己的媽媽。“幾乎沒有完整的時間陪過他”,在認識到這樣的生活並非自己所願,且望不到頭時,她毅然選擇“裸辭”,放棄了豐厚的年終獎。

“這根本不是一時興起的莽撞之舉,相反,它是我思索數月的結果。”謝媛媛打算在三月開春後再找工作,“過去的工作讓我筋疲力盡,我需要給自己一點真正的放鬆和照顧家庭的時間,”

為了遠方的錢和前途

票子和職業前途。不論職場趨勢在代際間發生著何種更迭,這都是職場人下定決心跳槽的兩大理由。

具體來說,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選擇跳槽主要是因為個人發展空間不足,或是對當下的薪酬待遇不滿。當新的機會——比如說更高的薪水、更快的成長機遇出現在他們可觸及範圍之內,跳槽計劃便勢在必行。

人們會冒出跳槽念頭,並將之化為行動的理由還有很多。除了上述兩個,工作壓力(21.5%)、公司提供的培訓與學習機會少(19.6%)、人際關係(16.8%)、對工作內容不感冒(14.9%)都是將人們推離原崗位的重要動因。

此外,也有一些受訪者表達了對辦公環境的不滿(10.3%);一些公司坐落在城市郊區,員工不得不忍受漫長且無意義的通勤時間(13%)。這些聽上去無關痛癢的問題最終也促成了部分人的離職。

“職場從來不缺乏不滿,”27歲的互聯網從業者詹欣說,“區別在於,父母輩們也就止乎於發發牢騷,我們這一代人對跳槽的踐行態度是他們從來不敢想象的。”

詹欣表示,在以高人員流動性大而著稱的互聯網業,她從不擔心找不到新工作。“問題在於,我必須搞清楚自己的核心訴求。現階段而言,個人的技術長進至關重要,我會希望工作更具有挑戰性。如果手頭的活兒無法滿足這一點,甚至令人停滯,我會毫不猶豫地辭職。”

工作5-10年 最關心下家漲薪幅度

當然,跳槽這件事絕非兒戲。它涉及個人規劃、財務狀況、甚至是徹底的職業轉型。即便放在當下更加開放靈活的就業市場中,這仍是一件需要再三思忖的事情。具體的數據表明,人們對跳槽最大的顧慮在於人際關係磨合(37.3%)。他們也表達了對知識技能欠缺(30.8%)、以及對已有工作經驗丟失(27.1%)的顧慮。

那麽,職場人最看中下家的哪些品質?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人將漲薪幅度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其中,工作年限在5-10年的受訪者表現出了對下家付薪能力的最大關切(71.4%),相比之下,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倒不那麽在意錢,比起職場長輩,他們更關心崗位的內容設置是否合意。

在各個工作年限人群中,下家的規模和知名度倒不見得那麽要緊,僅有三成的受訪者將這點納入了他們看中的因素。但也有受訪者表示,在經歷了2018年底遍及各行業的裁員風波後,今後找工作,還是得看公司的底氣是否足夠硬,妥善評估進入公司的判斷前景。

“不論人們期願如何,跳槽仍然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詹欣的個人做法是,在跳槽之前做好預案。評估所在崗位和公司的情況,看是否值得堅守下去;與此同時,多向熟人打聽下家的情況,判斷到底值得冒多大的風險去嘗試和爭取。“當然,現在大環境不好,小公司發展不穩定。在有選擇的前提下,我會挑業績更好、牌子更硬的公司”。

頻繁跳槽=工作無常?

當談論跳槽行為本身時,大約55%的人還是表達了對“頻繁跳槽”的擔憂。也有近35%的人不會為此擔心,他們聲稱,跳槽已是當下的流行趨勢了。

掰開來看,對於高頻跳槽的認可度在不同行業之間的分布偏差倒是不小。最引人矚目的是教育業和製造業,高達85%和67%的從業者都不認同頻繁跳槽的做法,擔心未來雇主會對自己產生“工作無常性”的不良印象。這些行業相對傳統,人員流動性低,和數據上的表現相對吻合。

當然,沒有人能說得清“頻繁”的具體數值,跳槽的次數也很難成為衡量一個人職場定性的唯一標準。但不論如何,人們都應該對跳槽這件事抱有正確認知:它絕不應當是對不喜歡的工作的逃避。如果僅僅憑一時衝動,或者對任何工作都朝三暮四,注定不會受到任何雇主的歡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