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信任破裂的瞬間:孩子決定再也不相信爸媽,僅僅只是因為400元

前幾天遇到一位爸爸向我求助,這位爸爸說:他兒子今年小學四年級,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名次一直穩定在班級前十左右。但這位爸爸和孩子媽媽依然並不是特別滿意,一直希望孩子的成績能夠更提升一些。

平日裡,男孩子愛玩網路遊戲。暑假前期末複習期間,孩子更是主動提出如果這次期末考試,他通過努力能考進班級前三名,是否可以給他一直在玩的網路遊戲充值400元的遊戲幣。

當時這位爸爸想著這個方法或許能鼓勵孩子進步,也想著以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孩子沒啥機會能考到班級前三,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期末成績出來後,孩子通過努力真的考到了全班第二名。拿到成績時可把孩子爸媽高興壞了,但在高興之餘,他們又開始糾結起充值遊戲的事情。他們覺得一次給孩子的遊戲裡充值400元,這錢實在太多了,他害怕自己的縱容會毀了孩子。

這時,這對父母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答應得太乾脆了。爸爸和我解釋說他自己並不是心疼錢,如果孩子拿這些錢去買書或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給多少他都樂意,但孩子拿著這些錢去充值遊戲卻覺得太不值得了,這讓他很糾結。

因為仔仔馬上要五年級了,面臨小升初的壓力,他也喜歡玩遊戲,雖然他從沒提出以成績換遊戲幣,但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可以跟他一同探討一下。加上平日裡多是媽媽向我發問求助,很少有爸爸來提問,所以我也決定把這個問題給仔爸,看看他站在爸爸的角度會有怎樣的看法。

所以我就把這位爸爸的困惑告訴了仔爸和仔仔,讓他們各自說說自己的看法。

說完整件事,仔仔沉吟了一會,說:「我覺得這個爸爸的想法不對,既然答應了孩子,孩子也做到了,他們怎麼可以不兌現承諾呢?說到就要做到,有擔當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擔當的孩子!

我點點頭,說:「恩,你講得很有道理。可是你想想看,小朋友馬上就要升五年級了,他跟你現在的處境一樣,也要面臨升學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充了遊戲幣,孩子天天沉迷在遊戲裡面不學習了可怎麼辦呢?

仔仔想了想說:「恩,也是哦。可是如果擔心孩子沉迷,父母可以跟孩子約定每天遊戲的時間啊!既然考試成績都能約定,為什麼玩遊戲的時間不能約定呢?我相信孩子也是願意遵守約定的啊!

「恩,你覺得如果他爸爸遵守承諾,在進行遊戲充值的情況下再做好約定,各自遵守就好了。爸爸信守承諾,孩子也會遵守約定的對嗎?我說。

仔仔點點頭。我們隨即一同把目光轉向仔爸,問「十級遊戲愛好者」仔爸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仔爸說:「我聽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覺得這個爸爸的擔心有道理,都馬上小升初了,這麼關鍵的時刻,孩子怎麼還可以沉迷於遊戲呢?」

「但想一想,又覺得有點愧疚,為人父母既然與孩子進行了約定,孩子也做到了,怎麼可以不信守承諾呢?況且孩子要求的只是400元的遊戲幣。現在的物價條件下,400元對一個家庭來說,應該還是拿得出的。

家長之所以不想把這400元遊戲幣給孩子,只是覺得這個錢花得不值得。就像他說的,如果孩子用這個錢買書,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父親都會毫不猶豫拿出來。

現在這位爸爸之所以不想兌換,關鍵是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設想那這個錢做一些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就像曾經我們在商場見到的哭鬧的孩子一樣,孩子想買遙控汽車,但父母覺得遙控汽車沒有學習機有用,就非不同意買給孩子一樣。」

說完這句後,仔爸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想到的最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還是父母對孩子缺乏信任。

從一開始,這對父母就是不相信孩子的。他們不相信孩子能夠考到班級前三,所以才會輕鬆許諾。他們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也考不到前三,不如爽快的答應他!沒準還能幫助孩子的成績還些許提升呢。

因為不相信孩子有能力達成目標,他們才會對考試結果感到欣喜而意外。因為他們與孩子的模式就是不相信孩子,所以他才會害怕,擔心給孩子充了遊戲幣之後,孩子缺乏自控力,約束不住自己。

如果這對父母信任孩子,他們就會先考慮後果,考慮自己有沒有兌現的能力,根本不會隨便承諾。說到底,還是信任問題!」

是啊,這個問題表面上看是父母擔心孩子,害怕孩子沉迷遊戲影響他的未來,看似一片好心,問題的背後實際卻是控制、信任與擔當。

父母從一開始就只是想控制孩子,他們知道遊戲是孩子喜歡的,希望藉由遊戲來實現對孩子學習的控制,以此來滿足自己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期待,所以當孩子提出交換要求時,他們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在這個時候,遊戲是幫助他們達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父母完全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姑且一試的態度,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後果,更沒想過一旦目的達成自己會面臨承諾兌現的壓力。

從本質上來說,父母壓根就不信任孩子,他們不相信孩子有能力進步,不相信孩子可以考到班級前三,他們也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像一個成人一樣去兌現承諾,承擔後果。

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很多,為了激勵孩子,他們常常會給孩子設定一個讓孩子深深被誘惑的目標。當孩子努力達成後,卻又找出各種原因進行推諉。他們只看中自己想要的階段性目標達到了,孩子會不會受傷,對他們不重要。

我曾經遇到過兩個案例,一個男孩說爸媽小學的時候答應他畢業了買電腦,等小學畢業後,父母又說玩電腦耽誤學習,說初中畢業了再買,等初中畢業了又推遲到高中,最後直到大學才給買。他從那個時候就認清了父母的真面目,至此以後,父母的承諾他再也不相信,即使沒有兌現,他也不會再催促,他告訴自己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但當他告訴我這件事的時候,還是很沮喪。

一個女孩說小時候爸爸誇下海口,說如果考試全滿分就買電子琴,為了達成目標,女孩拚盡全力,所有的功課都是滿分。當她滿心期待想要擁有電子琴時,爸爸卻以電子琴很不實用,XX家買了,說不好用……等理由拒絕了女兒的要求。父母覺得孩子忘性大,過幾天就忘了。但女孩說這件事情她從來不曾忘記,不提不是忘了,而是不相信爸爸會兌現諾言,直到現在,她雖然理解當時父母是手頭拮據,但還是沒有辦法再相信爸爸。回想起信任破裂的那個瞬間,女孩泣不成聲。

還有父母在孩子期末考試前跟孩子討論,如果總分進到班級前五就答應什麼條件。當孩子提出目標後,父母滿口答應。當孩子真正努力做到了,考進了前五,父母卻開始裝傻,說自己從來沒說過這些話,還說學習是本來就應該努力的事情,不應該提條件……

從這些回答,我們知道,不兌現承諾的父母並不是少數。他們會以種種方法逼迫孩子努力,逼迫孩子去實現各種目標。但當孩子真正達到要求以後,他們又會推翻自己原先的所有承諾,換一副嘴臉,毫無原因地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

對這些父母來說,孩子是不值得被信任、被支持的,他們並沒有把孩子當成具有完整獨立人格的個人,只是把孩子當成幫助他們達成目標的工具,孩子會不會受傷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

當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之後,變得再也不信任父母,再也不努力、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又會反過來指責孩子不聽話,不明白自己的苦心。他們不會反思孩子不聽話的源頭究竟在哪裡,自然更不會去想是自己不遵守諾言導致了現在的結果。

或許有人會問,遵守對孩子的承諾有那麼重要嗎?看看那些被父母支持過的孩子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吧!

一個男孩說他和父母商量如果期末考試考到班級前五就養貓,父母同意了。結果真的考到了,父母帶著他找了一天也沒找到寵物店,最後媽媽說算了,等放假再說,孩子特別失望。隔了幾天,爸爸帶了一隻貓回家,孩子高興壞了,直到現在,他都還記得那種被滿足的喜悅感。

一個女孩說她上初中時特別想打耳洞,媽媽說如果她考試達到什麼名次就帶她去,當女孩達成目標後,媽媽二話不說,領著她去打了耳洞。直到現在,摸著自己的耳洞女孩都會覺得很開心。

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是隨隨便便的承諾。在承諾的背後,包含著的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如果希望自家孩子是有擔當的,父母就要先學會做一個遵守承諾的人。不能胡亂允諾,更不能在孩子達成目標後拒不兌現,這樣既會破壞孩子與我們的關係,更會破壞孩子對世界的信任。慢慢地,孩子也會變成一個只會胡亂承諾卻沒有能力兌現的人。

不管孩子多小,當他提出要求時,父母也需要認真思考,想一想一旦答應他的要求,自己是否有能力兌現。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父母就要先做什麼樣的榜樣哦!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註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髮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