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萬戶股東落淚!2019年首個退市股 這些股徘徊在退市邊緣

2019年的首個退市名單大體敲定。

*ST華澤公告稱,預計2018年虧損10億元-13億元。此前公司已經連續3年虧損,已經被暫停上市。隨著2018年預報虧損,按規則大概率要被交易所摘牌。

需要說明的是,以往一些瀕臨退市的公司往往還會上演自救行動,但隨著這兩年股票質押的盛行,大股東往往是已經提前套現離場,是否保殼對他的利益影響不大。除了警惕退市股,還要擔心一些股票可能會戴上“*ST”的帽子,2017年已經虧損,2018年前三季依然大幅虧損的,都是高危股票。

6.7萬戶股東落淚

2018年7月被實施暫停上市的*ST華澤(000693),1月4日晚間公布了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淨利虧損10億元-13億元。

根據公告披露,2018年淨利潤大幅預虧的原因主要有四點:第一是由於受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影響,公司主營業務及貿易業務收縮,營業收入減少,因缺少營運資金導致日常經營停滯;第二是公司逾期利息產生的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較高,預計在1.3億元-1.5億元之間,公司經營性虧損增加;第三點最為關鍵,公司實際控制人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年底會計提大額壞账損失,預計計提的壞账損失在7億元-8億元之間;第四,公司對山東黃河三角洲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違規擔保,預計計提壞账損失3500萬元。

翻開財務報表來看,巨虧已經成為*ST華澤近幾年的家常便飯。公司2015年-2017年分別虧損1.55億元、4.02億元和22.88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1.55億元。截至2018年9月底,*ST華澤的淨資產已經是-16億元,處於嚴重資不抵債狀況。按照最新的2018年年報預測,*ST華澤2018年第四季度的虧損金額將達到8.45億元-11.45億元。

追溯過往,*ST華澤的退市危機源於2018年1月31日,證監會就*ST華澤2013、2014年報和2015半年報虛假陳述給予60萬元頂格罰款,對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濤合計給予90萬元頂格罰款並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16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措施。

經證監會調查,華澤鈷鎳在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上半年累計發生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的關聯交易8.9億元、30.4億元、14.9億元,分別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84%、258%、106%,截至2015年6月30日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達13.3億元。為掩蓋關聯方長期佔用資金的事實,王濤等人將37.8億元無效票據入账充當還款。

華澤鈷鎳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王濤等人涉嫌構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根據《行政執法機構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證監會專門與警察機構進行了會商,決定將華澤鈷鎳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移送警察機構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自2016年3月停牌兩年後,*ST華澤於2018年3月21日複牌,共計交易了26個交易日,在這26個交易日中全部以“一”字跌停報收,股價從原先的12.5元/股一路跌至3.31元/股,下跌幅度為73.52%。此後公司再度停牌,直至2018年7月被實施暫停上市。截至2018年9月30日,*ST華澤股東人數尚為6.77萬戶。

留心2019成退市年

著名財經評論員譚俊浩指出,2018年退市新規威力漸現。

所謂退市新規,就是指上交所與深交所於今年11月16日同步發布的重大違法強製退市實施辦法。新規最顯著的一個方面,就是“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資訊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特別是“五個安全”,在征求意見稿中都沒有出現,正式發文時都出現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的發生。

也正因為如此,在對中弘退祭出第一刀後,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挨刀的,就是存在重大違法行為的*ST長生。因為,涉及公共安全的疫苗事件,不可能簡單放過。作為上市公司,也不可能沒有社會責任。而從目前投資者對*ST長生的態度來看,步中弘退後塵也是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除了中弘退和*ST長生之外,其他在2018年受到退市或啟動退市處罰的還有,*ST吉恩、*ST昆機、*ST烯碳已於5月份先後被終止上市,金亞科技和*ST百特則於6、7兩月被啟動強製退市。如果說強製退市新規沒有頒布前,這些被終止上市或啟動退市的公司還有一線生機的話,新規頒布後,這些公司可能都難以幸免。

退市的利劍,已經亮在所有上市公司的頭頂,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直衝而下。如果沒有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千萬不要效仿中弘退,也不要學*ST長生,這些都不是榜樣,而是警示。

其指出,2019或成為“退市年”。新規剛一頒布,就有兩家公司被強製退市,兩家公司啟動強製退市,力度空前,決心也空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的即將設立,注冊製在科創板的率先試行,預示著注冊製的步伐將加快。注冊製步伐加快,退市制度將更加嚴厲。因為,沒有退市制度做保證,注冊製就很難施行,也很難發揮作用。所以,從制度層面來看,2019年會因為科創板的設立和注冊製的試行,倒逼退市制度進一步發力,繼而使2019年或成為“退市年”。

可能帶來2019年成為“退市年”的,還有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問題。據統計,滬深兩市中,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被實施ST風險警示,其中有20多家公司很有可能被暫停上市。因為,這些上市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且最新一期續虧,或最新業績預告仍是虧損。短期內,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很難有徹底好轉的可能。不僅如此,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管理層對反映強烈的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過程中的行為也在抓緊調查,一些存在上市造假的公司,也將面臨被強製退市等方面的風險。

別踩雷 哪些個股徘徊在退市邊緣

繼中弘股份退市後,已被啟動強製退市機制的金亞科技和*ST百特也在等待監管層的最終裁決。

2018年6月25日,金亞科技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等違法行為,被中國證監會移送警察機構。同年6月27日,深交所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製退市機制。無獨有偶,2018年7月4日,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ST百特被中國證監會移送警察機構。隨後深交所啟動對*ST百特的強製退市機制。

2018年11月1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新規,新規明確了4種重大違法退市情形,包括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2018年12月28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繼續維持停牌狀態,待人民法院對公司做出有罪裁判且生效後,依據新規判斷是否構成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而在2018年12月29日,*ST百特也表示公司繼續維持停牌狀態,待人民法院對公司作出有罪裁判且生效後,依據新規判斷是否構成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監管從嚴的背景下,金亞科技、*ST百特均面臨嚴峻形式,兩隻股票大概率成為2019年的退市首單備選企業。在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看來,金亞科技存在因欺詐發行而一退到底的風險。

實際上,在等待宣判的過程中,金亞科技、*ST百特的麻煩事也不斷。諸如金亞科技2018年12月7日曾公告,因公司披露的2014年年度報告被認定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法院於2018年12月13日對公司涉證券糾紛案進行一審開庭,其中89名原告起訴金亞科技、實際控制人周旭輝、立信會計師事務所。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分別致電金亞科技、*ST百特進行採訪,不過,金亞科技、*ST百特方面的電話均未有人接聽。

除了等待結果的金亞科技、*ST百特外,目前包括*ST海潤、*ST眾和等4股同樣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據統計數據顯示,*ST華澤、*ST海潤、*ST上普、*ST眾和這4隻股票目前均已被暫停上市。這4隻股票中,*ST眾和、*ST上普因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而*ST海潤、*ST華澤因業績虧損,且相關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被暫停上市。

在被暫停上市後,為了避免終止上市風險,4家公司也在積極謀變。以曾經的光伏巨頭*ST海潤為例,在該公司股票暫停上市期間,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始終重視保護投資者各項合法權益,結合公司近年來股權分散且發展過程中持續存在的資金緊張等問題,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努力試圖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來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不過,*ST海潤在推進恢復上市的進展卻未達到預期,並且在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10.48億元。與此同時,在主營業務未發生明顯好轉時,2018年以來*ST海潤下屬各主要生產製造基地目前已基本處於停產狀態,在此過程中公司出現大量訴訟糾紛和逾期債務的情況,大量財務費用也未能有效化解。

根據相關規定,如果*ST海潤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即2018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期末淨資產為負值、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或者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四種情形之一的,或者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的,公司股票將可能被終止上市交易。

此外,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ST眾和、*ST上普、*ST華澤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1.11億元、-1.55億元。這4隻股票最終的命運如何,在披露2018年年報後答案將被揭曉。

此外,從理論上來說,被立案調查的股票也均存在被退市的可能性。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日,兩市共有85隻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除了績差股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問題股。因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ST華信2017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去年5月2日複牌後,華信國際被“披星戴帽”。去年8月,因*ST華信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證監會對*ST華信進行了立案調查。

2018年12月21日,*ST華信發布公告稱,若公司因上述調查事項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被依法移送警察機構的,公司將因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3.2.1條規定的重大資訊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針對被立案調查的進展等情況,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ST華信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對方電話並未有人接聽。

2018年5月7日,*ST凱迪因公司相關行為涉嫌資訊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凱迪也曾表示,如公司因此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被依法移送警察機構的,公司將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13.2.1條規定的重大資訊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此外,*ST天馬、*ST尤夫、*ST保千等ST股也存在被立案調查而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