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業內評茅台發展:給李保芳的時間並不太多

  茅台飛天“一枝獨秀不是春”

  昨日,李保芳正式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的消息突然“刷屏”,行業內部認為其將全面繼續梳理茅台內部關係,而最關鍵的任務是在53度飛天之外啟動多個子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多數白酒企業存在結構不完善的問題,或者母品牌獨大、子品牌黯淡,或者企業沒理清思路、廣撒大網、盲目用力,導致母品牌、子品牌都“不討好”,如果企業不能做到該“瘦身”的“瘦身”,該調整的調整,可能就會被快速前進的行業甩在後頭了。

  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昨日,茅台集團傳出消息,現任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的李保芳正式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身兼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三職。儘管在行內看來,李保芳已是貴州茅台的實際“掌門人”,因其在2015年8月開始擔任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事、副董事長,代行茅台酒股份公司總經理職責,並在過去兩年多中推行了一系列舉措,但昨日,該消息還是被快速傳播,並引發行業關注。

  茅台須學會用多條腿走路

  業內人士認為,李保芳在過去兩年多中的作為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醬香系列酒的增長中有實際性的、穩健的舉措。亮劍谘詢總經理牛恩坤認為,李保芳到任時,茅台價格正處於白酒行業谷底,其系列措施讓茅台實現順價銷售,並到達當前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稱,李保芳會繼續梳理茅台內部關係,打造大茅台戰略,包括金融、物流、產品體系等,而其中最關鍵的,是重新啟動53度飛天之外的子品牌,“畢竟目前的貴州茅台除了53度飛天外,其他並不是很強,所以下一步的關鍵是夯實飛天之餘,學會用多條腿走路。”

  茅台“腰部”產品是軟肋

  一直以來,貴州茅台的收入和利潤絕大部分來自茅台酒,以2018年第一季度為例,茅台酒在一季度貢獻營業收入157.65億元,佔比90%以上。儘管有媒體認為2017年是茅台系列酒“強勢增長的核心發力年”,茅台系列酒的銷售收入從24億元增長到65億元,7個系列酒品牌突破億元,但相對於2017年582.18億元的總營收,佔比僅約10%。

  不過,業內對這個比例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是貴州茅台去年一系列整頓子品牌的舉措,使系列酒的總銷售收入受到影響,也有觀點認為正是因為清理了大量的無效品牌,才使系列酒的銷售收入受惠於更為規範的結構。

  牛恩坤認為,“茅台‘腰部’不夠硬實,必然造成大眾對品牌有認知但難以帶來足夠的實際銷售。”

  “要進行產品線的梳理、均衡發展各個品牌,給李保芳的時間並不太多。”朱丹蓬認為,要在未來6年裡全線發力高中低端產品,甚至發展茅台的紅酒品牌,並不容易。而且作為一個上市企業,考慮到股價和利潤的問題,貴州茅台頂多只會每年把重心放在打造一兩個品牌上。

  業內觀點

  酒企要盡快調整產品結構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不同白酒企業的產品結構存在不同的問題,如以貴州茅台為代表的“母品牌獨大、子品牌暗淡”,有的企業沒有做好母品牌,就四處發力“幾手抓”,結果沒有一手抓得好。牛恩坤認為,瀘州老窖的產品結構相對合理,高端產品國窖、窖齡以及特曲、頭曲和二曲符合高中低結合的結構,產品線相對清晰,但這種合理的結構需要經過漫長的培育和調整。

  朱丹蓬稱,如今白酒企業分化為價格型和價值型兩種, 價值型企業已意識到要對自己的中小子品牌進行“瘦身”,但體量小的價格型企業只能靠中小品牌支撐體量,並增加抗風險能力和利潤。業內人士認為,哪種結構更合理,目前還很難有定論,只能根據企業本身的定位、實力進行調整,但是在市場快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意識到自己產品結構的問題,不抓緊進行調整,很可能會被市場甩在身後。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