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斯坦福教導主任:為什麼從小 「抓得緊,管得嚴」是毀掉孩子未來的罪魁禍首?

今天,帶大家回顧一段精彩演講。演講人朱莉(Julie Lythcott-Haims),曾多年擔任斯坦福大學新生教導主任。

她接觸到很多特別用心用力的父母,這些父母全面插手孩子的成長、熱衷按照常春藤大學標準去打造自家的「完美小孩」:成績好、特長多、名校名企……

朱莉看到這種現象非常焦急,作為閱好學生無數的資深老師,她深深知道孩子的成功和幸福來自哪裡,知道給孩子規劃「清單式人生」有多麼短見,孩子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們似乎總把焦點放在那些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投入不夠的父母身上,這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那些與此做法截然相反的父母,他們對孩子們成長的危害同樣不可估量。

這些父母覺得一個孩子的成功有賴於他們的保護,他們密切地關注著孩子的每一刻,及時阻止每一個錯誤的決定,事無巨細,然後成功地把孩子導向某些自己滿意的大學和職業中去。

如果我們這樣養育自己的孩子,那他們最後擁有的只能是個清單式的童年。

?保證孩子安全健康吃飽喝足;

?保證他們去正確的學校,正確的班級,然後在那裡他們要取得滿意的分數。

?只有分數可不夠,各種獎項、運動項目、校外活動、長官機會也必不可少。我們跟孩子說,別僅僅加入個俱樂部,你得自己組建一個,因為大學申請看重這個。

?我們希望所有這些都完成得盡善盡美。

我們的孩子肩負著比我們自己曾經肩負過的更高的期望,於是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的,有必要和每一個老師、校長、教練,還有寫推薦信的人去盡量爭取,於是我們義不容辭地成為孩子的服務生、私人助理和秘書。

我們花充足的時間去鼓勵、激勵、暗示、幫助、買通、喋喋不休,希望避免他們把事情搞糟弄亂,阻止他們把自己鎖在房間裡,防止他們毀滅了自己的未來…這裡的「未來」特別是指被那幾個競爭極為嚴酷大學錄取的可能性。

在美國,也有大量「直升機父母」,密切關注孩子、過度管教、為孩子做太多。

清單式人生對孩子的影響

生活在清單式童年中是什麼感覺?

首先,沒時間自由地玩兒。下午肯定沒空,因為每件事都必須讓孩子收穫更充實。

似乎每一份家庭作業,每一次測驗,每一個活動對於我們預定好的將來都有著決定性意義。

於是我們可以取消孩子做家務的義務,只要他們能保證完成清單上項目,睡眠不足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在清單式的童年裡,父母通常會說:「我只想讓孩子快樂!」

可是當孩子們從學校回來,有太多次我們首先詢問的是他們的作業和成績。我們臉上表達出的肯定、愛,以及他們的價值,來自於許許多多的A。

然後我們走在他們身邊,輕聲地給他們一點點兒表揚,就好像 Westminster狗狗大賽裡的訓養員一樣引導著他們一天比一天跳得更高點,更遠點。

(註: Westminster狗狗大賽,美國歷史第二悠久的連續舉行的體育賽事。奧運會可以被戰爭打斷,可Westminster風雨無阻槍炮無阻地在紐約麥迪遜花園舉行了129年)

當孩子們上了高中,他們不會問:「我在課外應該學點什麼做點什麼?」

他們會問學校的教員「我需要怎麼做才能去個好大學?」

然後,當一份份高中成績單陸續出爐,上面有幾個B,甚至出現了上帝都不允許的C時,他們開始驚慌失措地給朋友發簡訊:「你知道有人曾經拿著這種成績去了好大學嗎?」

於是我們的孩子們,無論他們在高中的排名如何,他們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他們變得脆弱、過勞,甚至有點老氣橫秋。

但父母們非常確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表現的——就如我們真的相信——如果不能夠進入那麼幾個大學或者選擇那幾種職業,我們的孩子就沒有未來可言。

也許,我們只是擔心害怕他們沒有一個可以讓我們在朋友面前誇耀的未來,沒法讓我們在車尾貼上那幾個精英學校的校徽罷了?

清單式人生的害處

如果你真的有勇氣仔細看看這樣做的後果,你會發現不僅僅是孩子們把自己的價值簡單地等同於成績,而且就在我們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他們寶貴的成長中時,就像電影 Being John Malkovich 那樣,我們就在發出這樣的信號:「嘿寶貝,你能做到這一切全靠我。」

電影《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講述了一個關於傀儡人生的奇幻故事。

於是,通過過分的幫助、保護和手把手的指揮,我們剝奪了孩子們發展自我效能的機會。

作為人類最基本的心理天賦,自我效能的重要性遠高於他們從父母的表揚中所建立的自尊。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是當代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Albert Bandura提出的一個概念,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效能,反覆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建立在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能夠導致某種結果,注意是自己的,而不是父母的行為。

簡單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建立自我效能,那他們要有更多的思考、計劃、決策、實踐、期望、妥協、嘗試、犯錯、想像,還有體驗自己的人生。

但當我們把分數,成績,和獎項當作是童年的目標,完全為了將來能夠有希望進入那屈指可數的幾個大學或者職業,那我們對於孩子成功的定義就太狹隘了。

即使我們通過過度幫助讓他們達成一些短期的成果,例如幫他們完成作業拿到好成績,或者讓他們的簡歷更長點,可長遠的代價卻是孩子們的自我意識。

父母應該少把注意力放在那少數幾個他們能夠申請或者有希望進入的大學,而更多的關注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掌握的技能和健康狀況,這些讓他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取得成功的東西。

愛與做瑣事促進孩子成功

歷史上最長的關於人類的縱向研究(註:長期追蹤一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叫做 Harvard Grant Study。這份研究發現,我們迫切期望孩子們能實現的成功,來自於在童年時讓他們做細碎的,絲毫看不出重要的「瑣事」。而且越早開始,效果就越好。

格蘭特研究是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該研究始於1938年,研究的對象是268名身體健康、適應良好的哈佛新生(全部為男性)。研究內容包括受測者的精神和身體的健康,事業發展狀況,退休體驗以及婚姻品質。研究目的是找出健康終老的預測指標。

那種捲起袖子埋頭苦乾的意識會告訴他們:總要有個人去完成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任務,那個人也許就是我。

這種意識還會告訴他們: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成就集體的進步。可是在清單式童年中,我們卻默許孩子們別去碰那些細碎無聊的家務。

於是當他們成年以後,這些孩子會在職場中等待著為他們準備的清單。

清單並不存在,幸福來自於愛

更嚴重的是,他們沒有捲起袖子埋頭苦乾的熱情,沒有環顧四周想想能幫同事做點什麼、能夠提前幫老闆準備點什麼的習慣和本能。

Harvard Grant Study的另一個發現是幸福來自於愛,不是對工作的愛,而是對人的愛,對伴侶、朋友、家庭的愛。

所以,童年應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愛,他們只有先愛自己才能學會去愛別人,而只有得到了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才能學會愛自己。

當我們的孩子從學校回來,或者我們下班回家,我們不應該再隻去關注分數和成績,我們應該暫時告別高科技的行頭,把手機放到一邊,看著他們的眼睛,讓他們讀到那種當他們剛出生時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悅。

好吧,現在你會想,「瑣事」和愛,這些聽起來是不錯,不過別跟我扯這些,大學申請靠的是分數、成績單、獎項。

而我要說,不全是。

那些最大牌的學校要求的確如此,不過好消息是:和那些讓人無所適從的大學排名榜試圖灌輸給我們的理念不同,一個人幸福和成功並不需要來自於這幾個大牌學校。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們的童年不是在完成一份專製的清單,那麼當他們進入大學時,無論是哪所大學,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了選擇,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靠著自己的能力去閃閃發光。

我得向你們承認,我有兩個青春期的孩子 Sawyer 和 Avery。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我對待他們倆就好像對盆景樹一樣,我會精心地剪裁,把他們塑造得完美無缺,完美到確保讓他們進入那幾所最難進的大學。

但是通過養育自己的兩個孩子,通過和上千位其他人的孩子一起共事,我意識到Sawyer 和 Avery 不是盆景。他們是不知名不知種類的野花,而我的任務是為他們提供養分,讓他們經歷錘鍊,愛他們使他們能去愛別人並收穫愛,讓他們能按照自己的軌跡收穫學業和事業。

我的任務不是讓他們變成我想像中的 Sawyer 和 Avery,我的任務是支持他們成為熠熠發光的自己!

本文來自TED演講,由小燈塔的三十六計(微信ID: xdt36ji)授權發布。父母網在原譯文基礎上進行編輯配圖。

播放GIF

播放GIF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點一下好看,不客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