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學在外:如何跨過語言關

圖片來源:百度

眼下,準備秋季入讀國外院校的中國學子,離走出國門、赴國外求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作為“過來人”,已經在國外讀書的學子提醒即將赴國外留學的學子,並非通過語言標準化考試到國外後就不會存在語言障礙。

想說“氣象很熱”變成了“我很性感”;到醫院一邊翻字典一邊向醫生描述症狀……這些初到國外留學的學子的尷尬經歷如何避免?如何在短時間內跨過語言這一關?聽聽“過來人”怎麽說。

表述不當帶來尷尬

王君藝(化名)在英國杜倫大學讀研究生。她告訴筆者,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語言表述不當而導致的尷尬經歷並不少。“有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氣象很熱,我就說了一句‘I'm so hot’,發現大家都在笑我。後來才反應過來,因為主語說錯了,所以表達成了‘我很性感’。”她頓時覺得尷尬不已。

口音問題也是學子跨過語言關的一個攔路虎。馬志山在埃及亞歷山大大學完成碩士學業之後,繼續在該校攻讀博士。他說:“剛到埃及沒多久,有個中國同學生病了,下課後我和另外一個中國同學陪他去醫院看病。雖然學習了標準的阿拉伯語,但在問路時還是不怎麽順利,因為當地人大部分說方言。到醫院後,有些詳細的症狀,我們都無法清楚地表達,剛好書包裡有上節課用的字典,我們就在醫院裡,一邊翻字典,一邊向醫生描述症狀,十分窘迫。”

蘭寅斐在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讀大三,他坦言,日常生活中因為語言障礙而出現的“小插曲”屢見不鮮:“有一次我去商店買潔廁靈,因為發音不準,售貨員一直不知道我想要買什麽。最後給服務生看了潔廁靈的照片,服務生才恍然大悟。”

多開口說多交流

馬志山學的是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專業,在出國留學前,他就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到埃及留學,一定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語言環境,增加交流溝通和語言鍛煉的機會。

碩士一年級結束後,馬志山意識到,僅僅在校園裡學習,練習語言的機會還是太少,於是決定開始自己的“實習之路”。他在天津電力建設公司駐亞歷山大的項目部實習5個月。除翻譯項目部的文件之外,他還會和工程師到施工現場與當地工人溝通、協調相關問題;陪同中國項目組經理到亞歷山大電力公司進行洽談、商討線路問題的解決方案。“實習的這5個月,在與各方溝通的過程中,我的阿拉伯語水準有了質的提升。”馬志山自豪地說。

結束上述實習工作之後,他到新希望埃及有限公司繼續實習,做行政類工作。除了接待外賓、協助公司完成人才招聘,還會聯繫相關部門,幫助公司辦理相關證件。

經過兩次實習,馬志山總結出了自己的語言學習心得。“一定不要太過含蓄而不敢與當地人交流。要大膽地開口說,主動為自己爭取溝通交流的機會,只有多說、多練,口語水準才會提高。”馬志山說,“學習語言,既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也要注重實踐。經歷過這兩段實習後,我能與當地人用方言進行比較順暢的交流,也變得更加自信了。”

把課堂當做語言練習場

在課堂上,充分利用與外國學生交流、討論的機會,也是一種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王天宇(化名)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學習,因為文化差異和生活觀念不一樣,他很少會主動融入當地社交圈子。在他看來,利用上課的機會,也可以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據王天宇介紹,在該校的課程設置中,大部分課都劃分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中既有中國學生,也有外國學生。幾乎每節課都會有小組內自由討論的環節。下課後,學習小組成員還常需要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課題或者準備小組的課堂報告。“這些交流的機會都可以鍛煉口語。”王天宇說。

和王天宇一樣,在韓國嘉泉大學學習的孫瀅坼非常珍惜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的機會。“自由討論時,老師為了避免每個小組都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學生,還特意調整了座位。在韓國文化閱讀課上,我的中國舍友就跟她的韓國同桌成了‘好閨蜜’。”孫瀅坼笑著說。

孫瀅坼還提到,不少學子習慣於待在熟悉的“中文社交圈”中,除了上課,很少有其它語言鍛煉機會。她建議說:“課余時間盡量不要總是‘宅’在寢室裡,多出去轉一轉。也可以加入感興趣的學校社團,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能在與社團成員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