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最缺鈣!一文掌握補鈣要領!

鈣對人體十分重要,它就像人體的「鋼筋混凝土」,關乎骨骼和牙齒的健康,還有維持凝血、神經傳導等方面的功能,人體一旦缺鈣可能出現生長受阻、容易骨折、腰背疼痛等癥狀。

儘管電視上關於「補鈣」的廣告層出不窮,政府也早在30年前就提出「全民補鈣,刻不容緩」的口號鼓勵居民補鈣,但老百姓卻並未真正重視起補鈣這件事。

事實上掌握一些補鈣的基本要領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編這裡就有幾條關於補鈣的建議想要與你們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公布的「全球膳食鈣攝入量互動式地圖」顯示,在有數據的7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居民每日膳食鈣攝入量不足推薦量的一半,只有339毫克,排名倒數第六。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推薦,每人每天應攝入800毫克-1000毫克鈣。而相關調查發現,中國人每日鈣攝入量30年來呈連續下降趨勢:1982年為694.5毫克,1992年為405.4毫克,2002年為388.8毫克,2012年為366.1毫克。

由此看來,想要高效補鈣,掌握一些補鈣技巧還是非常必要的,下面這兩個方法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1.注意飲食補充

鈣的良好膳食來源有:奶和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深綠色葉菜等蔬菜、堅果和油籽、帶骨帶皮的小魚小蝦。

大家平時一定要適量增加奶類、豆製品、綠葉菜等高鈣食物的攝入。

值得提醒的是,骨骼健康不僅需要鈣,還離不開鉀、鎂、維生素D、維生素K等營養素的幫忙。鎂能提高鈣的利用率;鉀可以減少尿鈣的流失;維生素D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維生素K有利於幫助鈣沉積到骨膠原上。

因此補鈣不能脫離平衡膳食,營養素間相互促進才能收穫最大效益。

2.鍛煉不能少

運動可促進鈣在骨骼內的沉積,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飲食對骨骼更重要。在老年骨質疏鬆發病機制中,運動對骨強度的影響比激素、鈣、維生素D還大。運動還能幫助老年人預防跌倒、降低骨折的發生率。

建議大家平時要勤於鍛煉,各個年齡人群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青少年可以跳繩、參與球類運動,老年人堅持健走、慢跑。

運動最好去戶外,邊鍛煉邊曬太陽,有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每天最好保證15-30分鐘的日照。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改掉一些加速骨鈣流失的壞習慣也非常重要,建議大家戒煙限酒、做菜少放鹽等。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容易缺鈣,應先治好胃腸疾病,再通過飲食補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