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銀行再融資環境生變 轉債亦存定價之憂

  在金融去杆杠、表外資產回表的當下,上市銀行資本補充備受關注。日前,南京銀行定增意外被否,更加凸顯銀行再融資環境的漸變。無論定增還是發行可轉債,上市銀行再融資仍面臨一定挑戰。

  南京銀行定增意外被否 環境漸變

  南京銀行日前公告稱,7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獲得核準通過。

  南京銀行是國內城商行的排頭兵,無論經營還是業績均是業內佼佼者,市場給予的估值也較高。根據最新業績快報,南京銀行上半年扣非後淨利潤增速達17.40%。

  定增被否,但公司並未公告具體原因,這讓整個市場如墜霧裡。“目前具體否決情形還不清楚,有待進一步了解。”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強調。

  “今年銀行再融資呈現出很明顯的特點,超級大型銀行普遍資本充足率較高,資本補充壓力較小,而中小銀行則呈現分化的特點。整體上並不需要過分擔心再融資壓力,南京銀行定增被否僅是個案。”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分析師戴志鋒表示。

  數據顯示,目前上市銀行定增方案並不多,除了南京銀行外,只有農業銀行(港股01288)和寧波銀行有定增預案。

  從整個定增市場看,逐漸從嚴的趨勢並未改變。“今年定增市場要求更加嚴格,7月份僅有13家,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新低。除了行情走弱的原因,監管從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一家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與此對應的是,可轉債和優先股成為香餑餑。7月31日,吳江銀行公告可轉債發行。數據顯示,目前交通銀行(港股03328)、中信銀行(港股00998)、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張家港銀行等選擇以發行可轉債的方式進行融資,規模在2000億元左右。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從去年開始,證監會已經開始鼓勵可轉債和優先股的發行,這與定增的趨嚴形成對比。

  無獨有偶,銀保監會今年3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該意見表示,需要總結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減記型二級資本債券的實踐經驗,推動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研究完善配套規則,為商業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資本工具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寧波銀行在過去的一年中,先後公告了發行可轉債、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金融債以及非公開發行等多個模式的融資。

  轉債亦存定價之憂

  雖然政策鼓勵,但並不意味著發行可轉債就會一帆風順,當下製約銀行再融資的另一個因素便是低迷的股價。

  “目前發行可轉債的銀行普遍有個特點,那就是市場價格遠低於每股淨資產,這導致轉債發行難度加大,更談不上強製轉股。”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按照規則,上市銀行發行可轉債的轉股價不應低於公司每股淨資產,否則一方面是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有損原有股東權益。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目前農商行轉債發行無虞,但是其他銀行轉債方案進展難言樂觀。因此,銀行再融資還是碰到一些條件製約。

  不僅發行方式更迭,監管環境也在發生改變。

  “近期監管層發布了很多政策,旨在規範整個銀行業的發展,服務實體經濟。不僅有去杠杆的規則,還包括全局性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指導意見等政策。”一家國有大行研究人士表示。

  7月初,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該檔案對於國有金融企業投資進行了規範。比如,嚴格執行國有金融資本的穿透管理;對國有金融機構股權出資實施資本穿透管理,防止出現內部人控制;國有金融機構母公司須加強對集團內各級子公司的資本穿透式管理,嚴格股東資質和資金來源審查。此外,還規範產融結合,按照金融行業準入條件,嚴格限制和規範非金融企業投資參股國有金融企業,參股資金必須使用自有資金。

  這也導致部分資金無法參與入股銀行等金融機構。

  上述國有大行研究人士表示,監管的規範也要求商業銀行以往的增長方式需要轉變和更新。過去商業銀行發展就是擴大信貸規模、補充資本然後賺取利潤,如今則需要走集約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