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亞洲第一白馬股騰訊一天跌掉2000億市值 市場怎麽啦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前有平安,後有騰訊。前一天公布業績,好到爆;第二天股價大跌,跌得親媽不敢認。

  騰訊,亞洲第一白馬股,昨天一天市值就乾掉2000……億港元。

  而格力、美的、五糧液這些“大白馬”,這幾天也跌得稀裡嘩啦。

  市場到底怎麽啦?

  騰訊市值單日蒸發2000億

  先看騰訊。

  昨天(3月22日),受隔夜美股加息等因素影響,香港股市高開低走,恆生指數收市下跌1.09%報31071.05點,失守20日均線。萬得金融終端港股實時行情顯示,港股第一權重騰訊控股跌超5%,市值蒸發逾2000億港元。

  在過去的一年,騰訊股價節節攀高,整個2017年漲幅達114%。目前騰訊市值為41740億港元或5320億美元,仍然是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圖片來自萬得金融終端港股實時行情)

  騰訊第一大股東要套現834億

  昨天,港股收市後,騰訊最大股東南非報業(Naspers)官網發布消息稱,將出售至多1.9億股騰訊股票,出售股票後Naspers對騰訊的持股比例將從33.2%下降至31.2%。以3月22日收盤價計算,1.9億股騰訊股票價值834.86億港元。

  Naspers稱,減持所得資金將用於加強公司的資產負債表。Naspers還表示,至少在未來三年不會進一步出售騰訊的股份,符合其認同騰訊業務的長期立場。

  儘管騰訊最核心的網絡遊戲業務四季度首現下滑,但業績依舊十分亮眼。

  3月21日晚間,騰訊公布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淨利達到715.1億元,同比增74%;全年營收2377.6億元,同比增56%。其中,第四季度淨利潤208億元。

  分析師仍看好,向上太空26%

  分析師依然看好騰訊未來股價表現。Wind數據顯示,目前有19位分析師授予騰訊股票“買入”評級,3位授予“增持”評級,兩位授予“推薦”評級,沒有人授予“賣出”評級。

  平安業績勁爆,股價連續下跌

  平安和騰訊類似,勁爆業績亮瞎眼,公布業績之後卻大跌。

  (圖片來自萬得金融終端)

  中國平安3月20日晚發布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90.88億元,同比增長42.8%。此外,經過多年孵化,平安科技板塊迎來價值釋放期,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共孵化四家“獨角獸”。其中,平安醫保科技及金融壹账通估值分別達88億美元及74億美元。

  然而21日,股價高開後震蕩走低,最終收跌,22日,股價再度下跌,難道是A股的經典套路“利好兌現是利空”?

  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表示,股價在過去一年上漲了逾一倍的中國平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其科技投資幫助公司創造的利潤超越分析師預估,其互聯網子公司給股東創造新的價值。

  此外,數十家機構紛紛發表研報,上調公司評級。

  白馬股放量下跌

  意外走弱的不只是平安,還有多隻“大白馬”。

  3月22日,從A股板塊跌幅榜來看,跌幅靠前的主要是去年市場熱炒的家電、白酒等白馬股。

  從個股來看,格力電器美的集團股價已連續5連陰,22日呈現出放量下跌態勢,雙雙跌破60日均線,其中格力電器22日成交金額達42.46億元,較21日的18.63億元,大幅增長逾100%。

  題材股春風得意

  白馬下挫,題材狂歡。

  3月22日,兩市共有57隻個股漲停,主要分布在新零售、國資改革、次新股等板塊中,但是對比其市值和市盈率可以發現,漲停股平均市值僅53億元,剔除4家市盈率為負的公司,平均市盈率為93倍。可見在題材股炒作方面,只要有故事就行,盤小更容易拉漲停。

  白馬、題材,選哪個

  接下來是不是題材股會走得更強呢?

  多家機構認為,應把風格切換變成對企業長期競爭力和價值估值判斷;說股票便宜、貴,都是相對的;今年大家不要用風格判斷市場,還是看公司本身。

  天風證券表示:

  2018年創業板業績邊際改善可能好於主機板與中小板,但是由業績驅動的整體行情可能較難看到,市場分化或將繼續。

  從結構上看,成長行業的大市值龍頭股增速和趨勢都更好,在行業整體可能轉好的趨勢下,成長龍頭具備增配價值。

  高毅資產投研總監卓利偉指出:

  應把風格切換變成對企業長期競爭力和價值估值判斷。股票供給階段性增加,一定抑製存量估值,所以今年主要賺企業業績增長的錢,而不是估值擴張的錢。

  但短期擁擠交易,結構上存在小坑,要留心。

  未來不關心指數怎麽走,只在自己懂的產業中找到認為不錯的股票,找不出來就空倉。

  興聚投資總經理王曉明:

  說股票便宜、貴,都是相對的,今年白馬股比去年年初貴了不少,成長股小股票比去年初便宜不少,但放在更長時間段看,這個結論又是完全兩樣。

  今年大家不要用風格判斷市場,還是看公司本身。

  ▪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