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位與豐子愷齊名的大師,我們都該知道他

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

——朱光潛

01

1897年9月19日,朱熹第26世孫出生,這個書香世家為他取名——朱光潛

長大後,他給自己取了筆名孟實,弟兄當中排行老大,為“孟”,“實”是希望自己勤懇務實。

父親在外教書,“一年拿三四十塊大洋,同打長工的差不多。”

他打小就跟隨祖父學習,直至祖父去世,父親將他接到身邊“嚴加管教”,六歲起,接觸四書五經,開始寫策論、時文。

良好的家學積澱,讓他14歲初入桐鄉高等小學堂時,就已比同齡人技高一籌。同學們還在識文認字,他就能習文了,差距不是一星半點。隻讀了一年,他就轉入桐城中學。

1916年,朱光潛又考入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中文系,當免費師范生,時來運轉,隔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宣布從全國五所高等師范學校裡考選20名學生,到香港大學去學教育。

離開桐城,離開大關一路到武昌的朱光潛,這回他盼望著去香港。

順利選入20人的朱光潛,在港大入學考試時,仍舊數學、英語不及格,被迫先補習一年。此後,先後考了三次,才正式被港大教育學錄入,這一年已經1919年了。

還有個小插曲,剛到港大的朱光潛水土不服,有回發高燒上課,正趕上教授測驗智力,他考了全班倒數第一。

他與朱鐵蒼、高覺敷都是內地來的,三人都不愛運動,走哪又都帶著書,同學們給他們起了個稱號“三個哲人”。

哲人倒是名副其實,1921年,剛讀大二的他,論文處女作《弗洛伊德隱意識與心理分析》就能在當時全國標誌性刊物《東方雜誌》上發表。

港大的師生都說:“這個內地的學生,真不簡單。”

02

1919年,法國召開巴黎和會,英美法決議把德國人手裡的山東出讓給日本。

消息傳到國內,輿論嘩然,爆發了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青年人崛起,開始和封建余力拉鋸,不久後,在朱家也進行一場這樣的角逐。

1922年夏,朱光潛回家探親,這時朱光潛已經25了,在當時算大齡未婚男青年。家裡當即給他安排了一位陳姓女子,兩人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閃電結婚。

妻子是小腳女人,性格溫順,兩人婚後生了第一個孩子,他給孩子起名是按照家族輩分和地名來的。這個孩子出生時,他還在香港讀書,就取名為朱世粵了。

世粵上小學時,朱光潛與原配陳氏的婚姻已經風雨飄搖,父親似乎也預感到了破裂的可能,給孫子改名為“朱陳”。

他雖然滿意這個兒媳婦,架不住朱光潛執拗,苦苦支撐數年,也還是父子倆不斷斡旋的結果。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但他30年代初,還是和陳氏離婚了,兩人的結合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在新時代終究難以維持。

關於愛情,朱光潛有自己的見解,他在書裡寫道:“一般人誤解戀愛,動於一時飄忽的性欲衝動而發生婚姻關係,境過則情遷,色衰則愛弛,這雖是冒名戀愛,實則只是縱欲。我為真正戀愛辯護,我卻不願為縱欲辯護;我願青年應該懂得戀愛神聖,我卻不願青年在血氣未定的時候,去盲目地假戀愛之名尋求泄欲。”

所以,對於他自由戀愛的第二任妻子奚今吾,他展現出一個男人的成熟和堅定,兩人從一見鍾情到白頭偕老。

03

1924年,正處在婚姻困境中的朱光潛,接到了夏丐尊伸來救命稻草,他被邀請到浙江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教英文。

這裡同期還有豐子愷、朱自清等人,朱光潛欣然前往。

不久後春暉中學,發生了一起教師集體辭職事件,原因是體育課上老師帶領全班喊口號,一個學生聲音蓋過了老師。

體育老師認為這是對他的不尊重,要求校方開除該生。

但朱光潛及另一位主張民主教育的老師匡互生極力反對,將處罰改為了“取保留校察看後效”。

原本事情也就過去了,出差回來的校長亨頤得知此事,憤然不平,“這樣的學生非開除不可。”

匡互生不甘心,索問開除的理由,這位校長氣急敗壞竟說:“開除一個學生,要同他們說什麽特別的理由?就算要說出理由,那就給他“品性不良,不堪造就”八個大字已夠了!”

匡互生也是性情中人,道不同不相為謀,故而辭職,氣得朱光潛等其他幾位老師也拂袖離開春暉中學。

走的時候,很多學生前來挽留恩師,實在留不住,乾脆隨他們也來了上海,加入這群民主人士創辦的立達學園。

後來擴充師資力量,請來了葉聖陶、胡愈之、夏衍等一批大家。

在那個年代,讀書人的風骨是不容小覷的。

04

朱光潛可不光忙著教學生,他還觀察到國內現代美學方面的空白,寫出了第一篇美學論文《無言之美》,讓摯友朱自清、夏丏尊都驚歎不已。

1925年,他深覺故國之落後,吾身之粗淺,便申請了公費出國留學,經過繁雜的考試,朱光潛被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錄取,教育廳讚助他每年20英鎊的學費。

歐洲大學一年中只上半年的課,余下時間可以自由安排。

朱光潛在倫敦、巴黎大學都選修了課程,兢兢業業。

後來他從愛丁堡大學畢業,還在讀書,這邊官費停供,原本就不寬鬆的生活,更加拮據。

但他從大學起就上課、寫作兩不誤,勉強稿費養活著自己和赴歐的奚今吾,此外他還抽空撰寫了多本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藝心理學》、《談美》等。

這樣高效用的工作習慣,為他一生的學術研究都奠定了基礎。

他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規勸年輕人:“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後,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

這番話,放到現在依舊適用。

1933年,朱光潛如期回國,在北大文學院講西方名著和文學批判史,課上經常給學生普及美學教育。

時人評述,他在當時對中國現代美學具有拓荒作用。

05

此後多年來,朱光潛堅守一方講台,教書育人。

1966年,特殊時期來了。

最先燒到北大,昔日校園處處都是批鬥台,昔日站在三尺講台的老師也都成了批鬥台上的“罪犯”。

這一年,朱光潛已經70歲了,以他為主導的美學研究正在國內開花,此時,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這一天,他也被拉上批鬥台,掛黑牌,戴高帽,站久了,雙腿打顫,終於支持不住,直愣愣摔在了台上,滿臉是血。旁邊一同陪鬥的同事嚴寶瑜,趕忙將老先生扶起來,卻遭到一頓更嚴厲的毒打。

在批鬥台上,命如草芥,就連在家裡也得時刻提防。

一天,正在吃飯的朱家,忽然湧進來一批督查者,年紀小的不過七八歲開外,他們野蠻地指著老人:“朱光潛,站起來,站著!老實交代你是怎麽反動的?”

女兒看不過去,為父親辯解道:“你們讓他吃完飯不行嗎?”

他們不依不饒:“我們都還沒吃飯呢,憑什麽等他啊。”

這樣的事,在那幾年不勝枚舉。

還有人聽說他是研究美學的,在批鬥會上大聲諷刺他:“這樣一個瘦乾巴老頭一點兒也不美,根本不配有美學家的稱號。”

朱光潛答:“我看上去不美,是因為我把美獻給了社會。而有些人看上去好像美,是因為他佔有了社會的美。

他身體是孱弱的,講話總是一副不卑不亢的神態。

06

1968年,朱光潛和馮友蘭、季羨林等教授一同關在牛棚,直到春節也不能回家。

家裡他的大外孫出生了,他都沒得及看一眼。

牛棚條件極差,年過古稀的朱光潛冬天還睡在梆硬的水泥地上,腰部夜夜受涼,幾乎癱瘓。

“關在牛棚時,我天天疲於掃廁所,聽訓,受批鬥,寫檢討和外訪資料,弄得腦筋麻木到白癡狀態。”

有天,傳來消息,77歲的物理系教授饒毓泰在看完一封極盡侮辱的大字報後,自殺了。

不久後,歷史系主任71歲的翦伯讚與68歲的夫人戴淑婉也不堪重負,在家中服安眠藥自殺了。

很多人都擔心朱光潛也撐不下去了,他的大字報從廣場到家裡,鋪天蓋地,但朱光潛竟然開始鍛煉身體了,他要活下去,自己還有很多書沒翻譯,還有很多課沒上。

早上,他偷跑到角落裡做一套自己設計的太極拳,晚上躺在被窩裡,他也堅持做動作,當時季羨林還奇怪,孟實在做什麽呢。

有一回,正在打“太極拳”的朱光潛被發現了,監管的人也不明白他在做什麽,一通痛罵。

挨罵後,朱光潛還是接著練,挨罵不要緊,活下去才重要,同屋的教授看他這麽堅持,一面震動,一面也為他時時捏著一把汗。

夏玟後來問他:“為何能這般從容?”

朱光潛謙遜地說:“人有時不得不面對自己無法左右的處境,那就只能平靜地承受它。這樣的衝擊對我也有幫助,使我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

07

1970年,批鬥稍微少了點,朱光潛也被放回了家,北大需要人翻譯材料,就把他派到學校“翻譯改造”。

他掃完廁所,就能在辦公室做文字翻譯了。

有一天,找資料時,他意外找到了自己翻譯的黑格爾《美學》第二巻的譯稿。

意外之喜,朱光潛又陷入擔憂,這份譯稿還沒編校,就被抄家抄走了,他心裡還想繼續校對。

於是,他偷偷告訴了翻譯組負責人馬士沂:“這些譯稿尚待校改,但我已經寫過‘認罪書’,說不再搞這些東西了。我想拿回來,但不敢去拿,你看怎麽辦呢?”

要知道翻譯《美學》,正是朱光潛的一樁重罪,批判他對人們“放毒”。

馬士沂知道譯稿的重要性,也深知此事的危險性,但還是說:“既然你以前放了毒,現在再把全書好好看看,錯在哪裡,批判批判也好嘛!”

黑格爾《美學》一共有三卷,共計100萬字,朱光潛此前隻完成了一半,彼時他已經73歲,獨自完成剩下的工作,任重道遠,幾乎要馬不停蹄地趕。

翻譯組特意掩護老人,將他的桌子挪到了裡屋,也幾乎不再給他分配改造的翻譯任務。

朱光潛每天爭分奪秒埋頭翻譯,監管的人看到,也不知他在寫什麽,還說:“這個老頭還挺努力的。”

他把稿紙寫得密密麻麻,就怕被人認出來。

馬士沂又找了位女士重新謄寫,在謄寫中,她主動將遺漏托人傳達給朱老,兩人合力完成了《美學》第二卷的翻譯。

當時朱光潛每個月只有20元生活費,這位女士在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謄寫後,分文不取。

在動亂的年代,兩個對學術近乎赤誠的人,完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壯舉。

他們翻譯的是《美學》,他們的行為更是人性的“美學”。

08

1979年,恢復工作後,朱光潛又開始寫《談美書簡》。

每天從家裡走到辦公樓,他都疾步前行。這天下雪,路滑,他特意柱了拐杖,還在鞋子外面纏了一圈草繩,結果還是不慎摔倒。

83歲的他,倒在校園小徑上,被路過的學生及時送進了校醫院,這一跤摔得可不輕,光臉上一處傷口就縫了五針。

這下辦公樓也去不成了,回家休息吧,而他還是閑不住,又在床上翻譯起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

有人來探望他,被嚇了一跳,因為他的手、臉都塗滿了紅藥水,還咧開嘴對來人微笑。

“為什麽跌倒了?”

“走路快了。”

前半生不愛鍛煉的朱光潛,在恢復自由身之後,反倒養成了積極鍛煉的習慣。每天下午四點都圍著校園跑步,就為了延續生命。

他說:“在動蕩的時候,耽誤了太多時間,往後得養好身體才能把事做完。”

他後來生存的每一天,都為了翻譯更多書稿,寫下更多專著。

豐子愷與師父李叔同提倡“美育”感化人間,朱光潛後半生用闡釋美學來刺破國民教育中的灰暗。

為做學問,他仿佛不知疲倦,但他的身體實在太累了。

1986年3月3日,89歲的朱光潛在北京溘然長逝,留下了十幾本著作,和300多萬字的翻譯作品。

書房推薦

點擊小程式 即可購買

●完整的呈現了美學大師一生對美學的思考和體悟。

●暢銷80年,一版再版的經典作品

●人生的美,文字的美,詩的美,畫的美.......如何欣賞,全部收藏其中。

●談美,談生活情趣,談留學往事,談與李叔同,沈從文,豐子愷等人的情誼。

●排版舒適,裝幀精美;精致典雅。

書房記

知識 | 思想| 文學| 趣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