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銀協:存管銀行不對網貸交易提供信用背書

  中銀協:投資人需自行判斷風險 存管銀行不對網貸交易提供信用背書

  本報記者 王曉 北京報導

  導讀

  《指引》明確,存管銀行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不承擔借款項目及借貸交易資訊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不對網絡借貸資訊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已經上線了銀行存管的P2P網貸平台,為何還是跑路了?存管銀行起到了什麽作用,是否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在近期網貸行業風險劇增的背景下,一些網貸投資人對上述問題認識不清楚,認為存管銀行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甚至采取了較為過激的方式圍堵銀行經營網點“維權”,致使銀行機構日常經營和聲譽受到影響。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個別存管銀行開始在投資人充值、提現等操作中增加“根據《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存管銀行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的提示。在行業風險頻發的當下,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對銀行來說性價比大降,部分存管銀行萌生退意。

  銀行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

  “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應當實行自身資金與出借人和借款人資金的隔離管理,並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2016年8月24日四部委發布的《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提出明確要求。

  2017年2月22日,《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下稱《指引》)下發。“一法一指引”的目的是“實現客戶資金與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自有資金分账管理,防範網絡借貸資金挪用風險”。

  在網貸平台上線資金存管之前,網貸平台多存在資金池現象,甚至可以輕鬆卷款跑路。存管將投資人的資金账戶與借款人的資金账戶一一對應,網貸平台不能直接接觸投資人的資金,大幅降低了平台跑路的風險。

  7月25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卜祥瑞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根據《辦法》和《指引》相關規定,存管銀行對出借人與借款人開立和使用資金账戶進行管理和監督,並根據合約約定,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進行存管、劃付、核算和監督。存管銀行對存管專用账戶內的資金履行安全保管責任,承擔實名開戶和履行合約約定及借貸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審核責任。

  “特別說明的是,存管銀行存管行為並非對網貸交易行為提供銀行信用背書。”卜祥瑞強調。《指引》也明確,存管銀行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不承擔借款項目及借貸交易資訊真實性的審核責任,不對網絡借貸資訊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相反,網貸機構應當履行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格條件、資訊的真實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必要審核;依法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等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義務職責。

  “存管主要是為了解決支付規範問題,只要符合委託人的意志,存管銀行依據指令進行資金劃轉。對於投資的風險則需要投資人自我判別,資金管道不能作為防範風險的管道。”卜祥瑞指出。

  存管鏈條清晰便於追查

  存管銀行不承擔審核資產端品質的義務,且審核資產端能力有限,因此,存管並不能完全防止自融和假標的問題。即便上線了存管,以“投之家”為代表的平台仍然被曝出大量假標,“牛板金”則被曝出高達30多億元資金被前董事卷走投入房地產。一些投資者疑惑,那存管還有什麽用?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網信集團董事長李煥香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過去沒有資金存管規定的時候,銀行沒有意願進行平台用戶的資金存託管,投資者的資金往來資訊不規範,也沒有標準。而上線存管後,按照規範要求建立銀行存管账戶,注冊、投資、回款等資金流和資訊流一一對應,即便平台出現了兌付風險,從存管銀行處也可以看到誰出借了錢、誰拿走了錢,這樣的鏈條完整清晰,便於相關部門進行追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也從一位行業人士處了解到,儘管有平台已經爆雷,資金、账戶等都已經被封存。但一些账戶仍在有序還款。“平台爆雷不影響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借貸關係,一些借款人仍會因為自動劃扣或主動還款而不是逃廢債。因為有存管,也為後續平台存量業務處理打好了基礎。”

  不過,由於各存管銀行標準不一、落實不到位等,部分存在“假存管”、“存而不管”的現象,未能有效切斷平台挪用投資者資金的風險。

  卜祥瑞指出,存管銀行必須“不越監管底線、不踩規章紅線、不碰違法違規高壓線”,審慎接受委託人的委託,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約約定,履行好網絡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账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账務核對、資訊報告等職責。

  對於當前網貸借款人出現違約情況,卜祥瑞建議,目前出借人多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出借人可以主張要求借款人承擔償還本息的責任,並且要求違約借款人承擔訴訟費、律師費、差旅費等實現債權費用。一般情況下,如果借貸合約不違反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法院和仲裁機構通常都會支持出借人的訴求。

  (編輯:馬春園,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