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貨基清盤再添一例 德邦弘利貨基發布清算公告

  ⊙記者 朱妍 ○編輯 張亦文

  21日,又有一例貨幣基金公告結束合約,進入基金財產清算。此次清盤的貨幣基金並非今年首例,此前有兩隻基金已公告並清算完畢。業內人士表示,儘管貨基清盤仍會按清算後淨值返還資金,但清盤期間產生的費用、流動性風險等仍然客觀存在,因此建議投資人選擇貨基時多留一份心眼。

  購買餘額寶、現金寶等知名互聯網產品的基民很少會體驗到貨基清盤,昨日市場上卻又添一例。某基金公司21日公告稱,截至2018年6月20日,旗下一款2017年成立的貨幣基金因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正式進入清盤程式。

  該基金一季度報告顯示,其期末份額已僅有10萬餘份。今年以來,有兩款貨幣基金完成清盤,其清盤前最後一次季報顯示,總份額分別為2萬份及58萬份,均為迷你基金。

  有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基金出現清盤最本質的原因在於其收益率沒有突出優勢,如21日公告清盤的這隻產品同類收益率排名明顯靠後,缺乏對資金的吸引力。

  盈米財富基金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為,從歷史上清盤的貨基來看,沒有發展寶類貨基、沒有管道優勢、不重視貨基發展的公司佔比很高,清盤原因多是因為貨基規模太小、管理成本較高。

  薛掌櫃基金組合研究院劉豔莉表示,近兩年來銀行等機構的資金受到嚴格監管,基金出現清盤風險時,管理人想通過引入機構投資者或吸引資金流入避免基金清盤的難度不斷增大,貨幣基金也難以幸免。

  劉豔莉提示,一旦基金進入清算程式,投資者可能面臨巨額贖回被延期或者暫停接受的風險。同時,投資者需要等待基金清算小組完成債權債務確認、基金財產變現等工序。一般而言,基金財產清算需要6個月期限才能完成,投資者的資產流動性會受到影響。

  另外,基金資產還需在優先支付清算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基金債務後,才能由投資者按照份額進行分配,因此投資人必須承擔這些基金清算所產生的損失。

  近期股市頻繁震蕩,令不少股市資金退而求其次地尋求安全的庇護港灣。Wind數據顯示,截至20日,華潤元大現金通、泰達巨集利活期友等產品收益率超過5%。另外,還有逾300隻產品收益率超4%(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相比活期存款,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那麽如何避免可能清盤的貨基呢?盈米財富基金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為最基本的辦法就是選擇規模較大的貨基。該人士提示,面臨清盤的貨基運作效果必然不佳,雖不至於虧損,但也會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他看來,具體貨基選擇上,還要看投資人購買貨基的目的是短期周轉,還是長期現金管理。若是短期周轉,就看重貨基的短期業績,尤其是非交易日的收益率表現,但切忌被突然跳升的收益所吸引;若是長期配置,則需要挑選長期業績穩定的貨基。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