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個偏方 在春季胃病高發季要常備

入春以來,氣溫雖然逐漸回暖,但是二、三月份依舊寒冷,依舊是胃病的高發季,要防患於「胃」然。初春的冷空氣會刺激胃酸分泌,而這段時間人們往往食慾較好,還有不少人嗜食辛辣食品,這些都會導致發生胃病或原有胃病複發。加之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從而引發胃病。絕大多數病人患的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而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多表現為上腹隱痛、悶脹、噯氣、泛酸、納呆,與潰瘍病類似,部分病人也可並發上消化道出血。遇到胃病急性發作時,可以用荊花胃康膠丸快速服下,它能夠通過抑製潰瘍病患者胃腸道平滑肌的痙攣達到解痙止痛,又由於是揮髮油成份,故能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殺菌效果明顯,而且也不會產生耐藥性,是純天然的植物葯。尤其適用於對抗生素過敏的潰瘍病患者。

養生偏方一:核桃炒紅糖

取7個核桃,去皮切碎,放到鐵鍋裡,用小火炒到淡黃色時,放入約750克紅糖,再炒幾下,即可出鍋,分成12份。每天早晨空腹吃一份,過半小時後再吃飯、喝水。連續吃12天,一般就會有所好轉。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核桃與紅糖都是性味偏溫的食物,核桃還有健胃的功效,紅糖有溫經散寒的效果。該方對於中醫辨證屬於陽虛型的慢性胃炎患者較適用,但是對於陰虛、濕熱等原因導致的慢性胃炎則不適合。痰火喘咳、陰虛火旺、便溏腹瀉的胃病患者也不宜使用此方。

養生偏方二:吃山藥

一位朋友30歲時候就開始出現腹部鈍痛不適、吐酸水的癥狀。去醫院檢查後,經過醫生確診是慢性胃炎,開了些胃痛寧、胃友、奧美拉唑等藥物進行治療。連續服用2~3天的此類藥物病情就可以得到緩解,但過些日子又會再次發作。就這樣,胃病一直折磨了他七八年。後來從一位老中醫那裡聽到一個古方:每天都吃一些山藥。將山藥剝皮後切成片煮粥吃,有時將山藥帶皮炒著吃,有時還將其煮成湯吃。半年後,朋友的慢性胃炎不知不覺地好了。

山藥中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具有增強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本草綱目》將山藥的功效概括為五點,即「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慢性胃炎患者若將山藥和粳米一起煮成粥或將其用冰糖煨熟後服用,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養生偏方三:吃芋頭

一次偶然機會,看《中華醫藥》欄目。裡面有一期說的是金壇市錫劇「猴王」崔龍海吃芋頭保健抗癌妙招讓我印象深刻。崔龍海62歲時患上胃癌,20多年來堅持食用芋頭,不僅重獲健康,還越活越有精神。當時崔龍海手術切除五分之四胃,又因腸粘連住院,不得不再次開刀。當時,他身體虛弱,急需補充營養,恢復元氣,可他卻恰恰進食困難,吃不進,排不出。醫生對此也一籌莫展,斷言他最多只能活3個月。可時隔3月後,連醫生也驚訝了——崔龍海不僅恢復了健康,而且又能上台表演了——原來,他的抗癌「法寶」就是吃芋頭。

芋頭,中醫認為,「吞之開胃,通腸壁」。芋頭的澱粉顆粒小,消化率可達到98%以上;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能夠在腸壁胃壁上形成保護膜,潤滑腸道,通便;營養豐富,還能夠滿足大病之後的營養需求。這些正好解決了崔龍海吃不進、排不出的問題。此外,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之後,能夠產生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芋頭成了崔龍海每天必吃的食物,多的時候一天能吃2斤。「

名詞解釋

荊花胃康膠丸——天士力根據中醫傳統理論採用最新工藝獨家研製生產的現代中藥,其主要成分是土荊芥和水團花。土荊芥為君葯,其性辛溫,能散寒、理氣。因溫能使客於胃腸之寒邪除、氣機得以通暢,脾胃漸運,脘痛則止,腹脹則除。另一成分水團花活血化瘀,使其氣行瘀散,氣血和暢則疼痛消失;水團花又具止血生肌、清熱利濕之功,故能促進潰瘍癒合,其性微寒,可緩土荊芥辛溫之列,為本方佐使。兩葯配合,共奏理氣散寒、止痛、清熱化瘀、生肌之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