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療白血病,注重根本是關鍵

導讀:在不依靠特效藥,趙紹琴談中醫治療白血病這篇文章裡,趙老提到了秦伯未老治療白血病的經驗,熱心書友eastnew在李仝、張存華主編的《血液系統疾病》一書裡找到了它。全文如下。


中醫治療白血病的初步體會

作者/秦伯未等


1.急性、慢性統屬虛證,正氣虧虛為其根本


從中醫理論來看,急性白血病以面色蒼白和疲乏佔多數,證屬血虛陰虧。血虛陰虧易引起虛熱內生,表現為出血,或咽痛、咽喉潰瘍。肝脾腫大和淋巴結腫大屬內傷範圍,尤其淋巴結腫大稱作「瘰癧」,常為虛勞的根源。故而認為血虛陰虧,因虛而熱,因熱而出血等一系列的癥狀,是本病自然的發展過程。


慢性白血病的臨床癥狀以貧血徵象最為明顯,結合消瘦等現象,認為亦以「虛」為主。由虛而引起發熱,又因虛熱而引起出血、多汗等證。血虛於內,臟氣失其平衡,進一步影響到腎為骨痛,在脾為腹痛飽脹。虛陽上擾為耳聾、耳鳴,水停不化為下肢水腫,肝火痰濁凝結為瘰癧,氣血瘀滯為兩脅脹滿或疼痛等。


白血病基本病機為虛證,即使是急性白血病也不是驟然形成的,發病以前早已體內虧損。本病是因虛致病,不同於因病致虛,也就是《內經》所說的「先逆而後生病者治其本」的一種說法。


脈象和舌苔的變化非常重要,《金匱要略》說:「脈虛為勞、脈大亦為勞」,虛和大是兩種虛實不同的脈象,在白血病中均有出現。其中虛脈比較易治,浮大重按無力者難治,弦大或滑大變化最多,《內經》所謂「大則病進」也反映了虛人多變。舌苔多為薄膩或薄白苔,也有中後呈灰黃色苔,很少黏垢。舌質常呈淡白,或尖紅有刺,出血證可出現紫色瘀斑。這又說明了本病的熱象不等於實熱,雖然感染風寒或因內臟機能衰退而濕濁停留,但與六淫發病有別。


2.治療以補虛為要務,不離補、溫、調、養、和五法


白血病是一種虛弱性疾病,在治療上不脫離「補」的範圍。


但病情複雜,不只限於一般所謂滋補,正如李東垣所說:「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


(1)補虛


補虛是白血病的基本治法。首先,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白血病中有很多腎經癥狀,故治腎,特別是溫補元陽、促進命門功能的方葯經常使用,如附子、鹿茸、肉桂、肉蓯蓉,以及乾地黃丸、河車大造丸等。《普濟方》所謂:「《內經》謂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腎之合骨也,骨者髓之府,故嗜欲過傷,精髓耗憊,則必用補腎之劑以益之,尤當以益精髓為先。」


其次,本病的癥狀多為疲勞、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等血虛之象,從「肝藏血、心主血、脾統血」的理論,一般補血藥如當歸、白芍、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棗仁、山藥等亦所常用。又依據「氣能生血」的理論,嚴重的血虛應用補氣葯輔助;按「五行相生」的規律,肝為腎之子,虛則補母,補肝當用滋腎葯,這樣,人蔘、黃芪、白朮、熟地、黃精、補骨脂等,均在綜合使用之列。


(2)退熱


主要為滋陰退蒸和甘溫除熱兩種。前者治療陰血虛,藥用生地、鱉甲、天冬、麥冬、白芍、地骨皮,成方如清骨散;後者治療陽氣虛,藥用黃芪、黨參、熟地、當歸身、升麻,成方如秦艽扶羸湯、補中益氣湯,若貧血明顯的用人蔘養營湯一類。秦氏認為白血病發熱不宜發汗,《內經》所謂「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即使有外邪,隻宜輕清宣解。苦寒泄熱劑亦應慎用,因為苦燥傷陰,寒涼傷陽,不利於本病治療,長用或大量使用還會惡化。


(3)止血


白血病須注意陰虛內熱和氣不攝血所致的出血證,一般的清涼止血藥並不佔重要地位,用後效果亦不顯著,而驢皮膠、鱉甲膠、鹿角膠等既能補虛又能止血,當歸補血湯等既補氣又攝血,較為多用。由於出血的部位和情況比較複雜,也選用清涼止血藥,但只是用來治標而已。


(4)去腐


白血病患者極易口內發生糜腐,咽喉、上顎、兩頰隨處可生,甚則瀰漫滿口,稱作口糜。一般多由內熱鬱蒸,故《內經》雲:「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其原因有二:一為胃陰傷而虛火上炎,宜用生地、玄參、石斛;一為脾虛濕鬱火伏,宜用黃柏、砂仁、甘草之類。也有口腔內腐蝕如蠶豆大,或牙齦腐爛,口唇漫腫,穢氣熏人,症情嚴重者,當從口疳、牙疳治療,用清疳解毒湯等。


3.辨病辨證結合,中西合璧有殊效


白血病相當複雜,僅僅發熱一症,即有滋陰、溫補、和解、清化、潤下等多種不同治法,都可收到退熱的效果。用中藥或中西藥聯合使用效果明顯,且無不良反應,充分證實了中西醫密切結合是當前治療白血病的良好途徑。


秦氏認為,治療白血病必須辨證論治,標本兼顧。中醫治療虛弱證候,大多從腎著手,如《證治要訣》說:「五勞雖皆有勞,心腎為主,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勞乃生焉。」前人對於疾病根本性的問題大多重視先天,而我們在臨床上也證實如此,因而認為中醫所說的先天和白血病的病理機制可能有密切關係,有待繼續研究。


[秦伯未,等.中醫治療白血病的初步體會.中華內科雜誌1960;(5):419]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上海中醫藥雜誌2018年第52卷第5期。作者/梁嘉因。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