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懷念李詠,也懷念全家一起看電視的黃金時代…

今天,芒媽一個在北京奮鬥了十年的小夥伴,付了首付,五環外。

售樓部案場的行銷活動是“幸運砸金蛋”。

她說:恍如隔世啊。手機裡,那個帶著全國觀眾砸金蛋的人已經離去;現實裡,自己掏盡青春,就為了砸了這個金蛋。

李詠,走好。

也是到今天才明白哈文微博514個早安,原來都是生命的倒計時。

對於全國80、90觀眾而言,這個親切的大叔是個永遠年輕的人,怎麽會說走就走了呢。李詠消失一年多,甚至少有原來央視的同事知道他生病了,大家也沒察覺到任何異樣,現在的綜藝風起雲湧,誰能永遠站高峰呢?

50歲的李詠沒有撐到自己的幸運52,不告而別。就像是十五年前那些好節目,就真的在時間的流逝裡,一騎絕塵。

1991年,李詠從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猜猜哪個是青年李詠?

進入中央電視台前,他叫李勇,勇往直前;進了台裡改名李詠,歌以詠志。

1998年,當時英國流行一檔《Go bingo》的博彩競猜節目,火爆!後來本土化改良後,就是後來的《幸運52》。

當時大部分家庭也只有一部電視,到了老人要看戲、爸媽要看新聞、小孩子要看卡通片的時刻,根本不用急眼,直接調到益智問答的《幸運52》,全家滿意。

哎,也許再過七八年,小孩子們就不知道搶遙控板調台這個梗了。

那個時候的李詠就已經開始積累起了個人特色,染著黃毛大腦門兒,有點西域長相,字正腔圓,但是說的話不五不六的。

真不敢想象當年他還播報過《西藏新聞》

綜藝天王是何炅,愛扔手卡是李詠。

扔手卡這個梗,就是由這個節目起:每次嘉賓答題正確,李詠就從懷裡飛出那道題的手卡,台下觀眾就瘋搶,台上台下笑的前仰後合;遇到嘉賓猶豫的題目,李詠就壞兮兮的像拿著答案的監考老師一樣,在嘉賓面前把手卡晃來晃去,簡直太壞了!

嘉賓答題,最後贏大獎,無非是冰箱洗衣機之類的,但是在當時,支付寶錦鯉不過如此。

當年《幸運52》的馳名商標們,數數看現在還剩下幾個。

真不知道是李詠趕上了好時代,還是李詠創造了那個好時代。我們接受了李詠另類風格時候,也嗅到了自由和經濟繁榮的新潮。

《幸運52》某一年的常勝擂主——模特李斯羽,後來趁著熱度轉型藝人,主持李靜的《美麗俏佳人》,以前芒媽扒過,一言難盡。(推送門?如果薛之謙沒出事,他的女裝品牌挺適合這個節目沒錯了…今夜開扒老綜藝。

當時,能夠和《幸運52》匹敵的,算得上最初的《幸運三七二十一》,後來這檔節目改良後上了衛影片道,叫《快樂大本營》。

2003年,真正意義上讓李詠坐穩央視綜藝一哥的節目誕生——《非常6+1》。沒有土創土偶的時代,這才是真真正正最初的素人選秀。(PS:《超級女聲》創始導演之一是夏青,也是北京廣播學院87級播音一班的,李詠、哈文同班同學。)

6+1的意思就是,節目組甄選有才藝或者天分的素人,六天培訓,一天登台。當時的很多人真的是不求成名,就是單純的展示一下,曇花一現,再回到自己普通的崗位上,但是大家都很快樂。

這個小女孩是後來的2016年《超級女聲》亞軍方圓。

《非常6+1》時期,觀眾除了看素人表演,最愛看的就是電話接通,砸金蛋。

當時李詠的話術是:

砸金蛋還是砸銀蛋?選好了,不後悔了?!那我砸了!

“恭喜,金花四濺!大獎抱回家”

當時的幫著李詠砸蛋的禮儀,不敢想,是超模何穗。

沒聽誰說過《非常6+1》收視率有多高,總之那個簡訊時代,滿手機的詐騙簡訊都是打著《非常6+1》節目組的旗號,被騙的觀眾也賊多。

“我就是央視的娛樂底線。”

超誇張der,這種自我個性,在當時絕對是央視獨一份。各種古著風的嬉皮士造型,尖頭鱷魚皮鞋,粉底發膠大領結,skr,應了阿雅那句歌詞:有誰能比你更花俏。

這個手勢,是屬於李詠的嘻哈。後來,趙本山在春晚小品《賣擔架》還調侃過這個梗。

范偉說:這個造型挺別致啊,非常6+7啊!

除了手勢,李詠當年的臉型也是全民段子。

俗話說:圓臉一抹搡變長臉了,意思就是從高興到翻臉的意思了。長臉本來會顯得凶,結果到李詠臉上,是顯得瘋。

2006年春晚小品《跟著媳婦當保姆》裡調侃李詠:你那個臉長的吧,跟《非常6+1》的李詠似的,李詠那個臉套個牛就能耕地!

一直到2013年春晚,蔡明、潘長江在小品《想跳就跳》裡,讓李詠客串,還再次調侃了李詠的“馬臉”。

李詠:阿姨,過年好,跟大家說說退休生活習慣嗎?

蔡明:讓你臉短點你習慣嗎?

李詠:你這個阿姨怎麽說話呢?

這個節目裡,用了三個央視名嘴客串:畢福劍、朱軍、李詠,三人命運也至此分叉,時代完結,各自退場。

十五天后,蔡明又在元宵晚會補刀:李詠的臉真不長,在馬裡面算短的。

真的是毫無惡意的調侃和喜歡啊,春晚的各個小品,更蹭一把李詠的臉,就是蹭熱度了。畢竟,李詠還有個身份,是總導演的先生。

從《幸運52》《非常6+1》,到《詠樂匯》和每一次春晚亮相,作為總導演的哈文,都極盡可能地成就李詠,比如首次在電視節目裡增加場外接電話環節(call out),就是根據李詠極佳的現場反應,量身添加的。

到2005年,李詠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品牌價值5億。

2013年,從央視的紅牆裡出走後的李詠,也開始向網綜方向轉型。自己創業,公司就叫上海金蛋文化有限公司。兩年後夫唱婦隨,哈文離開體制,兩個人攜手讀博,依然是同班同學。

2016年《中國新歌聲》,接過華少的麥克風主持,首期他偽裝成學員獻唱四位評委的作品串燒,展現了一把斜杠功力。

離開央視後,李詠頻頻提到令自己驕傲女兒,現在想想都是在給女兒留回憶啊。

和於謙說相聲的時候,不忘提及大長腿的女兒:“法圖麥騎上一匹馬,馬從胯下逃跑了;這馬,郭德綱騎正合適。”

網綜時代太多妖魔鬼怪,竟然把李詠都能襯得大方、莊正。他甚至不及一些節目嘉賓性格外放。

有那麽一瞬間,李詠顯得有點違和,詠哥變詠叔,光環不再,高潮無法迭起。

2017年年底,愛奇藝尖叫之夜,是李詠人生最後一次主持,李詠換了帥氣的短發,顯得年輕,但已經是帶癌工作了。

本身,李詠的幽默,就帶著掌控感和正統感,屬於中國電視嚴肅時代到娛樂時代的一個重要銜接。但是在全民娛樂的年代,李詠的梗有點斷代了。

節目效果褒貶不一,觀眾習慣了耍口條的華少,就如當時習慣了永遠晃來晃去主持的李詠。時代的車輪,從不為誰停留。

哈文那句:永失我愛,也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沉重的告白。

如果說,《侶行》張昕宇、梁紅算得上走南闖北的神仙眷侶;那麽哈文和李詠絕對是央視演播廳的靈魂伴侶。

2018年,兩人相愛30年。

李詠依然從不吝表達對哈文的愛和仰慕。哈文從不懼自己身份,隨時為老公撐腰。

喜於看見兩個能力超強的人聯手叱吒風雲,更喜於他們的小確幸。

李詠夫婦的女兒今年法圖麥19歲。這也正是李詠和哈文相愛的年紀。

剛進大學,一個是西部高乾女兒,一個是高知家庭的獨子;在一起的路線遭受哈文父親百般阻撓,頗為曲折,但也敵不過年輕人的電光四射,轟轟烈烈。

1988年4月13日,李詠和哈文確定戀愛關係後,第一個哈文的生日。

“正是感情突飛猛進的時候啊,哈文的室友和我一起策劃了一場“宿舍PARTY”,想給她一個驚喜。還是哈文的室友仗義,幫忙幫到底,免費為我提供服裝道具。我穿上一件女士大衣,系一條大紅色的圍巾,再戴上帽子和寬邊眼鏡,鏡子前一照,能上《大眾電影》封面了,美!”

男扮女裝趁亂潛入女生宿舍,剛一進門,給哈文嚇一大跳:這誰啊?怪裡怪氣的!

待李詠款款寬衣解帶,除去喬裝,哈文樂得差點兒背過氣去。

天生浪漫的雅痞,會畫畫,連互通的信件都是畫的。在讀北京廣播學院之前,李詠想當畫家來著。

會唱歌,會跳拉丁,衣著考究,像極了一個紳士。還有點經濟頭腦:大學時期去中央電化教育館給影視教學資料配音,每分鐘6毛錢。幾千字的稿子,15分鐘配完,能掙9塊。一個月下來能掙一千多。80年代末,絕對大款了。

今年年初,哈文低調解散了手下的酷娛影視,專心陪丈夫赴美抗癌。

難過的是,李詠沒能給觀眾一個最後的告別。值得安慰的是,他把最後的平靜和時光,留給了最愛的兩個女人。

不以功績來祭奠,只是覺得,哪有來日方長這一說。

李詠留下的精彩瞬間,你還記得哪些?

end

繼續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