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日安神 泡杯西洋參黃芪養心茶

天熱人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容易消耗心臟陰液。因此,中國民間醫藥博物館副館長夏吉琳提醒,夏季正是養心之時,但該如何養呢?

養心茶飲:西洋參或黃芪泡水

夏季養心主要是注意養心陽、養心虛、養心血。其中,夏吉琳解釋,養心陽主要針對心陽虛的人,心陽虛是心氣虛的發展。而心氣虛指的是心臟功能減弱。「在夏季,有些中老年人心臟不好,容易出現心慌心跳、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自汗等癥狀,若不注意,就會發展為心陽虛,出現心慌、氣喘加重、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蒼白、舌苔白滑、脈弱無力等癥狀。」

夏吉琳建議,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癥狀的人,夏天應避免出汗過多,以免傷了心陽。如果因汗多出現心慌氣短的情況,第一時間可先喝一杯葡萄糖水以緩解癥狀。隨後在日常養生時,可用3~5克西洋參或黃芪泡水飲,或用人蔘或黨參、山藥、麥冬、五味子等中藥來熬粥熬湯。

安神養心、健脾開胃——陰米粥

有句話說得好,吃得香才睡得安。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欲不振等不適。所以夏季養心,要從健脾開胃開始。夏吉琳提到,此時可選擇陰米粥,即準備陰米適量,蓮米15g,百合15g,遠志15g,益智19g,大棗3-5個,枸杞一小把,還可滋陰潤肺。

蓮米、百合、遠志、益智都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因心腎不交而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癥狀,再加上陰米具有暖脾、補中益氣的功效,熬成粥後在夏季食用,是一道很好的食療好粥。

「當然,在選擇陰米時要注意,有些人為了圖方便而在超市購買,但其實超市的陰米味道並不正宗,也不衛生。」夏吉琳告訴記者,陰米的做法很簡單:糯米精選除去雜質後,先用清水浸泡7~12小時,然後將糯米中的水瀝乾後蒸熟後,將其冷卻下來揉搓散開成粒狀,再放到通風朝陽處晾曬,乾燥無水份後即可貯藏。「食用時可以單獨煮粥,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加綠豆、薏仁,或是其他中藥來混合煮粥。」

清熱消暑翠衣餐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們很容易心火旺,容易生氣發脾氣,夏吉琳建議吃些清熱解毒清心火的食物。除了苦瓜這個眾所周知的可以清熱解暑的蔬菜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翠衣餐」。即西瓜瓤和西瓜皮之間的部分叫「西瓜翠衣」,涼拌、炒菜都是食療美味。

夏吉琳介紹說,西瓜翠衣性味甘涼,具有清熱解暑、除煩降躁的功效,煎飲代茶,對於暑熱煩渴、水腫、口舌生瘡、中暑和因氣候乾燥引起的咽喉乾痛、煩咳不止等癥狀都有很好的療效。且西瓜翠衣本身熱量不高,清淡爽口,可以降血脂,對血糖也有一定益處。

具體做法:吃完西瓜,用刀削去最外面的青皮和內部殘留的紅瓤,中間淺綠色的部分就是西瓜翠衣,將其切塊備用。水燒開後,放西瓜翠衣、少許冰糖入鍋,煮開5分鐘後即可。

心慌意亂按內關

雖然說夏季養生,離不開養心,但是這也不是意味著其他的臟我們就不管了,可以結合一些穴位來進行。「比如說心慌意亂或是脾胃功能不好時,可以選用內關穴,在腕橫紋上兩指的地方,時不時地都可以按一按、揉一揉,稍微用點勁兒,按揉五分鐘左右,對於那些胃腸功能紊亂,心悸、胸悶、氣短、中暑等癥狀都會有好處。」夏吉琳提到,中醫上說「胸脅內關謀」,同樣可以選擇內關這個穴位來調治。

至於心和腎之間的聯繫,則可以選擇足底上的一個穴位,叫湧泉穴,位於腳底下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二的交點,當然不包括腳趾,這個位置有一個小窩窩,正好是湧泉穴,可以點按、點揉,對睡眠、心悸有好處。夏吉琳強調:「夏季不單單只是一個養心,還要從整體上來看待。」

此外,夏天還經常有可能著涼頭疼,「前幾天我去朋友家聚會,剛好坐在房間空調下面,吹了不到一個小時的空調風,我的頭就開始痛了。後來我換了個地方坐,然後按了幾分鐘的列缺穴,癥狀才有所緩解。」夏吉琳說到:「中醫認為『頭項尋列缺』,夏天著涼頭痛、吹空調吹多了等,都可以選擇按列缺穴,它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繫,以奉稿費。

戳原文,訂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