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蒲公英巧治10種病,絕對乾貨~


三、治療副鼻竇炎


方法:

蒲公英30克,辛夷花10克,馬齒莧15克,薄荷12克,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1療程。急性副鼻竇炎1至2療程,慢性副鼻竇炎3至4療程。


前額暈痛明顯者,可以採用鮮蒲公英50克、延胡索粉10克、3克左右醋兌勻敷前額,隔日一次,每次敷5小時。

四、治療急性尿道炎


方法:

蒲公英30克,萹蓄10克,瞿麥15克 ,水煎服,每日1劑。


夏天,蒲公英季節可以採收新鮮蒲公英泡水喝,防治急性尿道炎。平時,可以使用乾蒲公英與苦茶葉少許泡水喝,預防急性尿道炎等。

五、治療慢性闌尾炎


內服方:

蒲公英30克,紅藤20克,敗醬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飯後溫服。1周為1療程,連用3至4療程。每療程之間停葯1天。


外用方:


鮮蒲公英50克(或者乾蒲公英30克),青黛10克,黃柏30克,共研細末,或者搗爛混勻,用少量醋調,敷右下腹麥氏點,每日1次,每次敷5小時以上。連用3天后,停用1天。


觀察局部皮膚沒有出現明顯反應者,繼續運用。最多可以用10天。

六、治療胃炎


方法:

蒲公英20克,百合15克,半枝蓮20克,大棗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


本方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和糜爛性胃炎、胃潰瘍等病後期調養。


加減:胃脘痛者,加木香10克,白芍20克;脘腹飽脹者,加厚樸10克,陳皮6克;泛酸者,加海螵蛸15克,川貝母10克;便溏者,加黨參15克,白朮10克;納差者,加山楂15克,建曲15克;疲倦乏力者,加薏苡仁30克,砂仁10克;便秘結者,加火麻仁10克,玄參15克;呃逆者,加製半夏6克,代赭石10克。


療程:1周為1療程。急性胃炎,一般1療程即可;慢性胃炎2至4療程。


注意:服用1周後未見明顯好轉者,請顧問醫師,或者進一步檢查。

七、治療消化不良


這裡的消化不良主要是指過量攝入食物導致胃脘飽脹、嘔吐、上腹痛類的疾病。人們常說的「吃多了」的情況。


方法:鮮蒲公英50克與花椒5克,共搗爛,用紗布包敷胃脘處。每日1劑,分2次敷,早晚各1次。一般1至2劑則愈。


注意:小兒酌減劑量,切記直接放在胃脘皮膚出敷,須用紗布包敷,以免損害皮膚。

八、治療濕毒瘡


每年夏天,人們容易被蚊蟲叮咬、花粉過敏等導致皮膚起疹子,造成濕毒瘡,蒲公英內服外洗結合治療濕毒瘡療效好,介紹如下:


外洗方:蒲公英5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蒼朮15克,黃柏10克, 水煎待冷後,搽敷患病部位,伴有感染者,搽後用雙氧水外洗,或者用林可黴素注射液50毫克兌入藥水中混勻再外搽。


內服方:蒲公英20克,薏苡仁30克,紫花地丁草10克,蒼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飯後溫服。


九、治療膽囊炎


方法: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鬱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療程:5劑為1療程。急性膽囊炎,1至2療程;慢性膽囊炎3至4療程。


加減:右脅疼痛明顯者,延胡索10克,白芍30克;黃疸者,加龍膽草10克,趕黃草15克;結石性膽囊炎,加金錢草30克,雞內金15克;消瘦、乏力者,加黃芪30克、沙參10克。


平時調養:用蒲公英曬乾,研末,每天吞服10克。或者儲備乾蒲公英,遇氣象變化、飲食不當等易引發膽囊炎發作的時候,用蒲公英30克泡水服用,每天一次,連服3天,能有效預防膽囊炎發作,特別是慢性膽囊炎比較合適。

十、治療瘀斑


不管扭傷,還是外傷都容易留下瘀腫瘀斑,甚至有的導致化膿感染等。蒲公英外用可以防止這種瘀腫瘀斑。


方法:蒲公英30克,紅花10克,雞血藤30克,黃柏20克 水煎熱敷瘀腫瘀斑處,每日1劑,分3至4次熱敷。一般1周左右明顯好轉,該方法可以用於外傷術後疤痕瘀斑等。使用該方法後,不易在氣候變化時,外傷部位疼痛。

【本文所載處方,請在正規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2、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