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講真!夏季鍛煉有禁忌,科學健身不是空話

夏天市民健身方式多種多樣。 (胡龍召 攝)


近段時間氣象悶熱,給喜愛運動尤其是室外運動鍛煉的人們帶來了一些考驗。而有關健身運動愛好者出「狀況」的新聞也不時傳來。筆者為此走訪了有關運動醫學專家——

夏天運動「狀況」不斷


前不久,寧波跑友圈曝出了一則新聞:有名參加過百公里越野賽和鐵人三項的資深跑友,在寧波參加一個公益性跑步活動的時候「馬失前蹄」,因氣象太熱患上了「熱射病」,被緊急送到寧波第二醫院急診科治療。幸虧醫生處理及時,她才得以康復。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遇到高溫氣象,一旦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就要注意降溫。這名跑友因為運動時不夠注意,才出現了險情。

實際上,在夏天因為運動引發疾病或意外事故,這並不是第一例。由於天熱,前往游泳池的市民成倍增加,由此也引發了安全隱患。今年5月底6月初,鄞州和海曙各有一家游泳池發生溺水事件,其中一起因為救生員及時出手,又偶遇一位經驗豐富的護士而救回一條命;另一起溺水事件則因為當事人本身有心臟病又身體狀況不佳,加上運動量過大,儘管救生員現場及時救援並將其送往最近的醫院,但遺憾的是並沒能挽回當事人的生命。


此外,自行車愛好者夏季騎行時也常有安全事故發生。前幾年,北侖先後有兩名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在車禍中發生不測,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此事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據了解,這兩名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均是在夜晚騎行時出事的,事發地均在太河南路(城灣水庫段)。

前年7月,在上海也發生過一位20歲的女性患者由於運動健身引發心源性猝死的事件,當事人在健身房鍛煉,休息時突然倒地,120緊急送醫院搶救;入院時人已經沒有脈搏和呼吸,雖然急診科醫護人員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救回來。醫生稱,女孩是劇烈運動後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發生了心源性猝死。

游泳、跑步/夜跑、自行車……這些夏天最常見的運動項目,實際上均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少人在夏天參加鍛煉的時候,對自身體能狀況估計過高,對客觀風險估計不足,忽視甚至漠視風險,容易出現運動傷害或意外事故。


夏天運動有特殊禁忌

夏天參加體育運動,最常見又最需要預防的疾病是熱射病(重度中暑)。

前幾年,外地也發生過夏天出門跑步導致熱射病最終不治身亡的案例。2014年6月的一天中午,四川46歲的馬拉松愛好者雍波冒著32℃高溫跑出家門,不久後他被發現昏倒在路邊。在醫院搶救持續多日,儘管有國內首席熱射病專家、解放軍總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宋青教授參與搶救指導,最終他還是因為多個臟器出現衰竭繼發血液感染導致感染性休克,搶救無效死亡。

寧波市第二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劉鵬解釋說,夏天室外溫度高、濕度也高,會影響機體的散熱;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體內產熱過多而散熱減少,出現散熱障礙,就有可能誘發熱射病。所以,熱射病發生的時間一般是在夏天的高溫高濕氣象下。遇到這種情況,一般要求一小時內將患者體溫降到38.5℃以下;要立即停止運動,將患者挪到陰涼地方,解開衣服,體表暴露,用風扇和冷氣機吹,用冷水擦拭身體,補充鹽水,同時還要測量體溫,觀察患者神志,如果降溫效果差或昏迷不醒,要立即送往醫院。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還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季。從文獻和臨床數據來看,盛夏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要比春秋季節高兩成。夏天運動量大,出汗多,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血液黏稠度升高,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誘發低血鉀症甚至出現血栓,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及心臟病發作。

低血鉀症是一種常見的電解質紊亂,夏季大量出汗會造成血液中鉀鹽的大量丟失而缺鉀,是造成低血鉀症的直接原因。而鉀離子通過調節體內若乾種酶的活性,使肌肉和神經處於正常的興奮狀態,包括心臟肌肉的舒展和伸縮自如,調節心跳節律,維持腎上腺的功能,調控血壓。因為流汗過多,導致低血鉀症而引起惡性心律失常,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猝死。

運動醫學專家認為,夏天在游泳池發生意外,除了溺水之外比較常見的是誘發一些心血管疾病,有的游泳愛好者在空腹的時候下水游泳,容易出現低血糖甚至暈倒的情況。而自行車騎行出現意外,比較常見的問題是一些車友因為天熱不願戴頭盔等安全裝備,這樣一旦出事頭部就會遭遇重創;還有的車友在騎行時戴耳機聽音樂分散了注意力,導致發生摔倒等情況。


高溫天這樣運動才科學

專家說,市民在夏天運動時要避開一條警戒線:氣溫超過32℃、濕度超過60%。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熱射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有研究表明,參加馬拉松運動最適合的氣溫是14℃至16℃,在夏天跑步如何預防中暑?寧波越野跑達人「小音」曾多次參加100公里越野賽,並創造了「上馬」2小時41分的全馬佳績。他表示,首先要避免在陽光直射的環境下運動;其次要降低運動強度,縮短運動時間。為了預防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要帶足水和電解質飲料,10公里以內的距離,跑步時帶一瓶250毫升左右的水就可以了,跑到5公里時喝一半。如跑22公里至40公里的距離時,可以按每10公里補充500毫升的量,每跑兩公里喝一兩口。「小音」還透露了他個人的一個「秘訣」:大運動量訓練之後,通過冷水浴和熱水浴交替刺激的方法,可以幫助肌肉儘快消除疲勞,減輕炎症,緩解酸痛。

為了預防夏季的低血鉀症,平時要多吃含鉀量高的食物,比如蕃薯、香蕉、豆類和魚類等。夏天在運動大量出汗後補水,以少量多次為宜。但不能單純地補水,要同時補充一些無機鹽,否則大量補水會沖淡血鉀濃度,而且補得多排出得多,會加重鉀鹽的丟失。因此,專業人士因此推薦夏季出汗或熱症急救應當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功能飲料。

除了預防熱射病(重度中暑)之外,夏天參與游泳、水上運動時,需要注意的是防溺水。在游泳池游泳,切忌在空腹、疲勞、飲酒等身體狀態不佳的情況下進行。在下水前做好身體準備活動,在現場聽從救生員和工作人員安排,根據體能狀況確定合理的距離、速度。「游泳鍛煉總的要求是不能過量,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等情況確定相應合理的運動量。」市游泳訓練中心教練徐根明表示。

? 寧波市升騰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教練兼市水上救生協會培訓師張峰表示,游泳前應該先熱身再下水,夏天雖然炎熱,但是在水裡時間過長的話,會導致體溫流失,就容易發生抽筋,可能會有溺水的風險。在下水之前一定不要吃得太飽,太餓也不行,最好是飯後一個小時才下水,避免出現噁心嘔吐,游泳時要控制時間,特別是患有低血糖的泳客,游泳時間過長,體力消耗過大容易發生暈倒。為確保所有泳客安全游泳,患有肝炎、心臟病、皮膚癬症(包括腳癬)、重症砂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等游泳禁忌症的泳客禁止到泳池游泳。做到「三不遊」,即不帶病游泳,不疲勞游泳,不過度游泳。70周歲以上老年人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易發人群,一定要在游泳前做好健康體檢,並得到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入池游泳,同時去泳池游泳時由專人陪同,這樣隨時可保障老年人的游泳安全。

吳曉軍是寧波市自行車運動協會副主席,同時又是戶外運動專家和射箭運動愛好者。據他介紹,現在寧波經常參加自行車運動的市民超過3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有夏季「夜騎」的愛好;特別是東錢湖、九龍湖等地已成為市民夜騎的首選之地,每年的4月至11月幾乎每天晚上有數百名市民去騎車。「晚上騎車不會曬傷,而且涼風徐徐,感覺十分舒適。夜騎一般是在車流量小的快車道上,目前路燈還不夠亮,夜騎愛好者要特別當心。」

作為騎行愛好者來說,夜騎需要做足功課:出行前要檢查車況特別是剎車、胎壓,還要帶上一套攜帶型修理工具和內胎;儘可能多地了解騎行路線的路況、照明、氣象等情況;騎行時請務必佩戴頭盔,亮麗的騎行服裝更有利於保證安全。(林海/文 胡龍召/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