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秒入冬,但寶寶睡覺還是出很多汗?

寒風刺骨,溫度偏低的冬天,

怎麼寶寶睡覺還會出那麼多汗呢?

是不是缺鈣?是不是體虛?

01

入睡後半小時,身體機能調整引起的出汗

寶寶的新陳代謝快,在醒著的時候一般溫度會略高於平靜的成人,但我們都知道,稍微涼一點,更容易入睡,且入睡後更安穩。寶寶也一樣,在入睡後的半小時左右,寶寶會通過排汗來調整身體的溫度,讓體溫降下來,確保休息得更好。

02

活動時間積攢的熱量需要散發

寶寶活潑好動,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有時候來不及將多餘的熱量及時通過出汗散發出去,熱量積聚在寶寶體內,就到了應該要入睡的時間,此時身體其他機能減弱,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03

蓋太多、穿太多

有的寶媽,尤其是一些長輩,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即使夏天也穿長袖睡覺。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於生長髮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這種捂熱是有一點危險性的,長此以往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

04

睡前進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吃了東西之後一段時間內,會覺得特別熱。寶寶也一樣,睡前喝奶尤其容易導致出汗,別小瞧了喝奶這個事兒。如果是吃母乳,真的很費力呢。我們常說「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來形容很費勁,因此,母乳餵養特別容易出汗也是正常的;而喝奶瓶奶粉的,則往往是因為短時間大量進食高熱量而引起出汗;如果孩子長期如此,就要尋找正規專業的醫院帶孩子看看醫生了。

05

環境溫度較高

對於0-2歲的寶寶來說,最適宜睡眠的溫度是23-25度之間,低於這個溫度,需要加點覆蓋保持體溫;高於這個溫度,身體就會自然地通過排汗來調節;因此建議新手媽媽們在房間內放個溫度計,適時調整。

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這幾種癥狀沒有好轉,就得及時帶寶寶到正規專業醫院看醫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