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美育的問題,實際出在成人身上

《中國美術報》第139期 美育·藝教

——我發現當下兒童美育的問題,很多實際上出在成人身上。

——成人群體的美術教育,是當下中國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成人群體決定著兒童美術教育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博物館教育是否能夠達到實施教育目標,進而實現他們的教育宗旨。

——從20世紀至今,整個中國,在成人這一群體的藝術教育方面是缺失的。

近年來,根據中國所面臨的新形勢和社會問題,我一直致力於建構社會美術教育研究的學科領域。社會美術教育是以社會為基礎的美術教育,它研究學校教育與博物館公共藝術教育、兒童美術教育、成人美術教育、家庭美術教育、社區美術教育、性別美術教育、民族美術教育以及特殊人群美術教育等方面的關係。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當下兒童美育的問題,很多實際上出在成人身上,就此話題,我想分享三點看法。

第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博物館,甚至大排長龍,這特別令人振奮。但是,我們經常在博物館裡遇到這樣一個情景:孩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麽?它到底講了什麽?它是誰畫的?”而家長可能對此一無所知,甚至可能會對孩子出現錯誤的引導。

多年來,我經常到國外去了解高校、基礎教育以及博物館等各個層次美術教育機構的情況,進而進行了差異化的中西美術教育比較研究。針對成人群體分析他們在博物館公共教育、教育機構以及社區美術教育中發揮的作用。研究發現,成人群體的美術教育,是當下中國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成人群體決定著兒童美術教育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博物館教育是否能夠達到實施教育目標,進而實現他們的教育宗旨。

通過社會美術教育的研究,我認為今天的高校、藝術機構的美術教育,要重視成人群體。如果要真正解決當下兒童美育的問題,可能還是需要將目光聚焦在成人美育上。因為成人的智商、情商都已經成型,投入兒童美術十分之一的精力到成人美育當中,會得到非常好的效果。此外,成人還是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非常重要的中堅力量,如果進行成人美育,影響他們的審美,可能進而影響到他的孩子和家裡的老人,實現一家幾代人的轉變。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位女企業家,她參加了很多次成人美育平台組織的活動,在調研中,她說她參與了臨摹繪畫活動,覺得特別好,她說,“我開始關注配色了”。關注配色只是一個開始,對於審美教育而言,要想實現更多的教育目標,這個開始不等於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她學會配色。可是就是在如何“學會配色”、如何真正讓大眾提高審美的方面,目前的項目與研究仍是不足的。

第二,從20世紀至今,整個中國,在成人這一群體的藝術教育方面是缺失的。今天,很多成人意識到美育的重要性,並希望他的孩子能夠走進博物館提升藝術審美能力。教育消費的數字,包括進入博物館、美術館人流量的數字都是巨大無比的,但是,人們走進了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就一定能夠獲得提升麽?審美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個人環境,我們需要通過美育來提升社會審美環境,也包括讓人們在博物館中不再迷茫。

最後,是高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我看到國外很多高校滲透到社會教育機構中,它與藝術機構是非常緊密的一種合作關係,這也是我們所缺乏的。未來,我相信高校作為學術研究機構,會和社會教育及社會藝術機構有更多、更緊密、更加發揮作用的、推動社會美育發展的合作。

在中國,美育從來沒有如同今天這樣被重視過,我們可以借助這樣的美育重視度,通過普及的美術教育,去解決很多社會問題、社會矛盾。不過,如今只是一個開始,今後的道路對於社會美育研究者而言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美術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