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色素性皮損出現什麼癥狀時提示有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黑色素瘤是由異常黑素細胞過度增生引發的常見的皮膚瘤,惡性程度極高,佔皮膚腫瘤死亡病例的極大部分。多發生於皮膚或接近皮膚的黏膜。

其發病率隨地域、種族的不同而有差異,白種人的發病率遠比黑種人高,其中居住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白種人其發病率高達17/10萬。我國雖是黑色素瘤的低發區,但近年來發病率卻不斷上升。

黑色素瘤和痣的區別

區別一:不對稱性

普通痣兩半是對稱的,而惡性黑色素瘤的兩半不對稱。

區別二:邊緣

普通痣的邊緣光滑,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楚,而惡性黑色素瘤邊緣不整齊,成鋸齒狀改變。除此之外,黑色素瘤表面粗糙伴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還有滲液或滲血,病灶高於皮膚。

區別三:顏色

普通痣通常是棕黃色、棕色或黑色,而惡性黑色素瘤會在棕黃色或棕褐色基礎上摻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其中,藍色最為不祥,白色則提示腫瘤有自行性退變。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色或灰色。

區別四:直徑

普通痣直徑一般小於5毫米,而惡性黑色素瘤直徑大於5毫米。

區別五:演變

惡性黑色素瘤的大小,形狀,顏色在較短時間內會發生改變。普通痣的大小,形狀和顏色可能很多年都不變。

另外,發癢、按壓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別注意,此類黑痣假如繼續發展很可能出現潰瘍性病變,刺痛或灼痛也會更明顯,其周圍還會出現結節或伴有區域淋巴腺腫大,此時說明病情已進展到晚期。

結構不良的痣與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的識別,僅靠肉眼觀察是非常難鑒別的,對懷疑病灶應及時進行活檢以獲得病理確診。

痣容易發生癌變的特徵

(1)比如手腳、口鼻處的痣,需要重點去觀察,因為黑色素瘤多數會發生在肢體的末端和粘膜處,如果在手指、腳底以及指甲等部位出現黑痣的話,要多注意觀察。

(2)在皮膚受損後出現的黑痣也需多加警惕,如在皮膚受損、曬傷之後,本身就會給皮膚帶來傷害。這個時候出現黑痣很可能是細胞發生惡變而引起的,且有可能發展為黑色素瘤。

(3)在去痣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場所,如若選擇了不正規場所,亂用藥水、雷射等操作的話,黑痣受到刺激後,發生癌變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4)在日常經常接受日曬部位的痣要多加重視,我們都知道紫外線是引起黑色素瘤產生的原因之一,經常暴曬的地方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有異常。

黑色素瘤早期臨床癥狀

1、眼壓:眼壓偏低是黑色素瘤早期癥狀之一,隨著惡性黑色素瘤的增大,晶狀體、虹膜被腫瘤推向前,阻塞前房角,引起房水循環障礙,眼壓升高,發生繼發性青光眼。

2、血管:在增大的惡性黑色素瘤頭部有時可以隱約地看見瘤組織內有擴大的血管。有時可以出現自發性球內出血。

3、炎症:因黑色素瘤組織毒素的刺激,可以發生葡萄膜炎及視神經炎等。

4、眼外轉移:由於黑色素瘤增大可侵蝕鞏膜的薄弱處,如沿鞏膜上的血管、神經導管等向球外轉移到眼眶內致眼球突出,進而侵犯鄰近組織。

5、全身轉移:黑色素瘤多為血行轉移,常見於肝臟、皮下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肺臟、胃、骨髓等,這也是黑色素瘤早期癥狀。

總體上來說,若色素性皮損有下列改變者常提示有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1)顏色:雜色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雀斑型和表淺蔓延型常在棕色或黑色中參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其中尤以藍色更為不好。

(2)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3)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片狀脫屑,時有滲血、滲液,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成白色、灰色。

(5)感覺異常:局部發癢、灼痛或壓痛。

黑色素瘤外科治療

1、活檢手術:對疑為惡性黑色素瘤者,應將病灶連同周圍0.5cm~lcm的正常皮膚及皮下脂肪整塊切除後作病理檢查,如證實為惡性黑色素瘤,則根據其浸潤深度,再決定是否需行補充廣泛切除。

一般不作切取或鉗取活檢,除非病灶已有潰瘍形成者,或因病灶過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毀容或致殘而必須先經病理證實者,但切取活檢必須與根治性手術銜接得越近越好。

世界衛生組織惡性黑色素瘤診療評價協作中心在一組前瞻性分析中認為切除活檢非但對預後沒有不良影響,而且通過活檢可了解病灶的浸潤深度及範圍,有利於製訂更合理、更恰當的手術方案。

2、原發病灶切除範圍:主張切除病變時一定包括5厘米的正常皮膚的老觀點已被摒棄。

大多數腫瘤外科學家主張對厚度為1mm的病灶,僅切除瘤緣外正常皮膚1cm;對病灶厚度超過1mm者應距腫瘤邊緣3cm~5cm處作廣泛切除術;位於肢端的惡性黑色素瘤,常需行截指(趾)術。

3、區域淋巴結清除術

(1)適應症

①病變厚度1mm者,轉移率甚低,預防性淋巴結清掃術不能指望其能改變遠期預後。

②病變厚度 3.5mm~4mm者隱匿性遠處轉移的可能性高,遠期存活率也相對的低(20%~30%),即使做了預防性淋巴結清除術亦難望在存活率上會出現有意義的提高。儘管如此,只要尚無遠處轉移灶,便應做預防性淋巴結清除術。

(2)區域淋巴結清除的範圍

頭頸部惡性黑色素瘤作頸淋巴結清除時,原發灶位於面部者應著重清除腮腺區,頦下及頜下三角的淋巴結;如病灶位於枕部,重點清除頸後三角的淋巴結。

發生於上肢的惡性黑色素瘤需行腋窩淋巴結清除;發生在下肢者應做腹股溝或髂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發生於胸腹部的惡性黑色素瘤則分別作同側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4、姑息性切除術:對病灶範圍大而伴有遠處轉移等不適宜行根治性手術者,為了解除潰瘍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條件許可,都可考慮行姑息性切除術。

黑色素瘤術後護理

1、密切觀察傷口的滲血、滲液情況,定時換藥,換藥時不用對皮膚刺激性較大的消毒液。

2、注意觀察傷口周圍的皮膚有無水腫以及顏色有無異常。有問題及時告知醫師。

3、注意皮膚保溫,包紮傷口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防止皮下血腫的發生。

4、注意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並及時記錄。傷口周圍出現紅腫或有少量的脂肪液化時,根據醫囑用金黃散和50%乙醇或皮硝進行每日2次的外敷。

黑色素瘤術後飲食禁忌

1、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

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給生素E等,它們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抑製鱗狀上皮細胞的變性及癌細胞的發生。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使潰瘍癒合等作用。

黑色素瘤患者要食用綠葉蔬菜。蔬菜要隨買隨吃,不要過夜避免放置過久導致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損失。

2、飲食忌口情況不一概而論。

黑色素瘤患者常有忌口的說法,腫瘤是一類很複雜的疾病,其忌口也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如黑色素瘤病人發熱、面紅耳赤、口乾舌燥、便秘、尿赤黃、舌紅或絳、苔黃或燥,呈熱毒壅盛的表現,則不宜進食熱食物,如油炸煎炒的食物、薑、蔥、花椒、大料、荔枝、桔子、桂圓等。

若病人乾咳少痰、口乾舌燥、舌紅少苔,出現陰虛內熱癥狀者,也應忌食辛辣燥熱之品。

3、飲食多樣化同時忌蛋白質的攝入過量。

黑色素瘤患者在放化療時常引起消化道反應導致消化功能減弱,或腫瘤增加機體消耗而引起營養不良,甚至出現惡病質。

很多人感覺高蛋白的食物更有營養,給患者大量的食用高蛋白的飲食,卻不知道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增加其胃腸道的負擔,從而對於治療更加不利。

黑色素瘤術後隨訪

術後隨訪至少不短於5年,最好能做到終身隨訪,並建立隨訪檔案,通過電話、通信等方法做到定期隨訪,儘可能詳細了解患者情況,解決存在問題,提高其生存質量。

【重要提示】本公號【jiashushuo】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