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經濟全面淪陷,共享按摩椅能獨立幸存嗎?

今天想聊聊一個資本聚光燈外的行業。雖然它同樣戴著“共享經濟”的帽子,但與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比起來,大風投們幾乎瞧不上眼。出乎意料的是,好像這也並沒有影響到1年多來它的高速擴張,全國已經布放了幾十萬台。我打包票,讀這篇文章的80%以上一定親眼見過它。

什麽行業這麽低調而“牛掰”?共享按摩椅。

無人值守的傳統按摩椅加上個收款二維碼,用戶手機支付後便可享受一段放鬆的時光。它們被廣泛布放在人流密集、用戶有空閑時間的地方,包括機場、高鐵站、大商場、電影院等公共空間。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不算高的一次性硬體投入(共享按摩椅的功能不需要很齊全,最簡單配置的單台成本在1000元以下,比摩拜單車還低);簡單的運營工作(移動支付解決了無人值守情況下的收費問題,運營費用就只剩下場租和機具維修費)。從數字上計算,只要上了規模,是個可以“躺贏”掙大錢的生意:用戶付錢換來“躺著”的享受,老闆靠系統和按摩椅“躺著”把錢掙了。

現實卻很殘酷!一份共享按摩椅的調研報告,道出了老闆的辛酸:

1、資源佔用率高:把按摩椅當免費公共座椅的多。

2、付費使用率低:把按摩椅當付費休閑服務的少。

3、機具維修費高:不愛護、粗暴使用導致的維修成本(人工+配件)遠遠高出預期。

因為無人值守,把按摩椅當免費公共資源的多,導致粗暴使用的情況嚴重;粗暴使用情況嚴重,導致維修費用高、機具服務品質差;機具服務品質差和經常被不付費者佔用,導致願付費、想付費的人越來越少。這三者,相互加強形成了惡性循環,一個共享行業陷入困局。

共享按摩椅行業還會好起來嗎?

會的。因為,在機場、高鐵站、大商場、電影院等場所,需求還是有的:旅途的疲勞、逛街的辛苦、等待的空閑,都可以在休閑按摩椅上得到解決。量子歆試著提出個解決方案:

第一招:堵漏洞。取消無人值守,恢復有人服務。

這招就是衝著“資源佔用率高”及其導致的“機具維修費高”的病症去的。只要有人服務並進行現場管理,就可以基本杜絕把按摩椅當免費公共座椅、粗暴使用等行為,大幅降低維修成本。

第二招:優體驗。改造按摩椅,提高私密性。

這招是衝著增強消費者付款意願去的。現有按摩椅的設計都沒有考慮“用戶友好性”。按摩的過程是放鬆的過程,人在按摩放鬆狀態下的表情難免要麽齜牙咧嘴要麽陶醉銷魂。但是,共享按摩椅都布放在公共空間,人來人往,而現有的設備設計又是全開式的,按摩椅的消費者成為一道“風景”,嚇退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要提高按摩椅的私密性也不難,做個漂亮美觀的簾子即可解決這個問題(簾子本身還可以成為廣告宣傳的載體)。解決了用戶友好性的問題,用戶付費使用意願一定能大大提升。

第三招:調布局。放棄小而散,單點成規模。

由於改無人值守為有人服務,共享按摩椅的運營增加了一項成本。為此,有必要調整優化布局,放棄小而散的服務點,單點按摩椅的數量必須達到8-10台的規模,以形成一定的收入規模來實現服務成本的攤銷。

已經三招了,這就能讓共享按摩椅好起來?

當然不行啦!最重要的在最後。有了前面三招做配套,關鍵在最後一招。

第四招:革新商業模式。打造服務網絡,2C又2B。

2C就不多說了。核心就是通過前面的第一、第二兩招,提升服務品質,讓更多的消費者願意自己掏錢來按摩放鬆一下。

2B的事,要好好說一下。

在互聯網經濟興起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互聯網公司長期實行2C的免費服務策略,收入主要是向B(企業)收費,所以有一句大名鼎鼎的話叫“羊毛出在豬身上”。後來,隨著收費服務漸漸被消費者廣泛接受,這個說法也失去了流行的熱度。其實,這個商業邏輯依然存在,而且威力絲毫不減。其他不說,始終常青的百度,當今如日中天的今日頭條,就是靠著“豬”發達的。

共享按摩椅也能采取“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模式?靠在新增的簾子上打廣告?

當然不是靠廣告!就是靠按摩椅提供的按摩服務本身。

日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為了提升客戶滿意度,從而維護老客戶,實行會員製、提供增值服務的企業越來越多。最普遍的的體系化做法就是積分服務。電信、銀行、百貨、航空公司等等這些積分大戶,每年產生的積分加總起來都是幾十、上百億的巨額支出。

這筆支出的一部分,能不能花在共享按摩椅上呢?設想下,當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在機場候機返程還需要1個小時的時候,你信用卡的銀行貼心地贈送了一次按摩椅服務。在按摩休閑的15分鐘裡,你是不是潛移默化地對那家銀行的品牌更添了一份好感?

當然,能夠實現“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前提,是共享按摩椅必須形成一個在線上具有移動服務能力、在線下具有高品質服務水準的規模化網絡。

好了,點到為止。有興趣、有資源的可以後台留言聯繫量子歆,也許可以一起搞點事情來!

(本文作者:量子歆,本號特約互聯網經濟觀察員,財經評論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