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聊】便秘真的會積累腸毒嗎?「洗腸」真相大曝光!

播放GIF

醫聊第7期

聽說過「宿便」「腸毒」嗎?有人和你說過「宿便」的存在會導致肥胖、皮膚暗黃、粗糙長斑、衰老、損害肝臟、腎臟、引發各種癌症……所以你需要「洗腸」嗎???

最怕看到有人披著關心你的外衣來傷害你!所以今天小布邀請了「便便」給大家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大腸君也陪同一起來了~

你好!我是你總是轉身不正眼看我,但是又不可缺少的東西——便便??。

我今天要澄清一下和我有關的各種誤解,別浪費了錢還因為「洗腸」、亂吃保健品等而引發疾病。

本期【醫聊】發起人是下面這位醫生,冒著被很多保健品、美容院、養生會所行銷號……diss的風險,來和大家爆料??的真相。

張寧萍 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專業方向:胃腸道及肝臟疾病診療。

2~3天排一次便正常嗎?

提問一:2-3天才解一次便便,存在肚子裡的「隔夜便」是不是「宿便」?幾天不解便的時候肚子脹、坐立不安是不是因為「宿便」?

便便:正常人排便習慣會有差異,這和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一天排1~3次便,或者2~3天排便一次,只要沒有排便困難和其他不適都屬於正常範圍。「宿便」引起腹脹,大部分是便秘引起癥狀。

很久不排便是不是會有「腸毒」?

提問二:便秘的人,一周才排便1-2次,這樣蓄積起來的便便是不是有毒?網上都說要「清宿便,排腸毒」,不然會造成腹部贅肉和體重增加,還會有黃褐斑、老年斑,甚至會得癌症……

便便:我……我真沒這麼大殺傷力!氣味不好聞,但不代表我有毒。

人類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足以把各種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並不存在什麼「毒素」

很多時候我的顏色、形狀和氣味是身體健康情況、特別是胃腸病的「指示燈」。意思就是:我們可以提示一些疾病,但是我們不是疾病本身!

網上這樣說是為了售賣產品而混淆了概念。亂吃保健品、瀉藥、「洗腸」等不僅亂花錢,最可氣的是耽誤了真正病情的診斷和治療。

便秘會導致腸壁變黑嗎?

提問三:有一張海報,說便秘的人腸壁都是黑色的,太可怕了!為了保證腸道健康,是不是應該吃點通便的保健品,或者經常去做做 「腸道水療」?

大腸: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正常人的腸黏膜是粉紅色的,便秘不會導致腸壁變黑,如果變黑也不是便秘造成的。

因為便秘而盲目、長期地使用瀉藥或者「保健品」才會導致結腸黑變病,而結腸黑變病會增加結腸腺瘤與結腸癌的風險。

結腸黏膜的蛇皮樣改變,就是由於長期口服含蒽醌類瀉藥(如大黃、番瀉葉、麥冬、決明子、何首烏等)導致的。

「洗腸」的真面目

大腸:這裡還是要不遺餘力的揭露一下洗腸的真面目的!所謂的「洗腸」、「腸道水療」其實就是「灌腸」。

通俗一點說,就是醫生通常用作腸鏡檢查前的清潔腸道準備,或者嚴重便秘的臨時治療等。

隨意進行「洗腸」容易造成電解質紊亂、腸道菌群紊亂,非正規機構操作不當還會導致腸黏膜損傷、破裂、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所以沒事兒千萬別去「洗腸」!

提問四:

提問四:便便囤積在腸道裡完全正常?一點兒風險也沒有嗎?

便便:通常情況下,正常人偶爾的便便囤積不要緊張。

但慢性便秘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食管、胃、痔叢靜脈曲張等病的人群還是有風險的。

因為便便在腸道內囤積得太久,水分會被不斷吸收變得乾硬,導致排便費力,用力解便的過程中可能發生暈厥、心腦血管意外、食管、胃、痔叢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

所以長時間的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或者伴有其他癥狀的時候需要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哦!不能盲目吃瀉藥、洗腸!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請大家來看下要點↓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

本期衛生顧問: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漫畫支持:醫學也要好玩兒

編輯:景雯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