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這項高精尖領域,我們原來這麽牛!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今天是一個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重要成果的紀念日。1990年7月21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當時新華社的報導是這樣評價此項成果的:這是中國繼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造衛星上天后,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這種高能物理領域的知識著實是一般人難以透徹理解的,但是境外媒體的報導和專業人士的評價或能幫助我們對其意義了解一二。

據台灣《中國時報》1992年5月報導,“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花了兩個小時參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他以“好得沒話說”來形容大陸自建對撞機的過程及目前的研究成果。他認為“這是人才與國家領導在科學發展上是否有決心的問題。”

報導還提到,1992年4月份,分析研究所得粒子對撞數據後,對重輕粒子的質量獲得高度精確的測量,比國際現有結果精確5倍。“這是第一次完全由中國人自行獲得的世界性研究成績。”

美國《紐約時報》在2006年12月5日文章中描述了中國研發之初的場景:1989年以來,在差不多佔據北京一個街區的幾棟建築裡,中國的物理學家們一直在一個地下軌道裡用接近光速撞擊正負電子,使它們變成小的能量火球。

中國人僅僅花了極短的時間,就建成了北京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多年來,北京對撞機的工作成果卓著,對更加著名、規模更大的加速器所做的粒子物理學前沿研究非常重要。報導提到,史丹佛加速器中心的帕諾夫斯基說:“中國的物理學家在已知粒子的測量方面要領先於西方,準確度要高於西方。”

這是2016年4月6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拍攝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模型。

近30年來,中國加快步伐向這項高精尖領域的世界前沿靠攏:

中國科學家計劃建造一台速度更快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以加快對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的探索,該粒子可以解釋質量的存在,對理解宇宙很關鍵。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戴維·格羅斯認為,中國提出建設的下一代加速器,將使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處於中心位置。(印度報業托拉斯網站2014年2月26日報導)

現在,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工程的中方首席科學家王貽芳為首的一群中國物理學家為中國粒子物理學的發展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長期計劃。這項計劃中包括建造“大對撞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15年9月24日文章)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是由中國科學院專家宣布建造的,據報導它將製造數以百萬計的希格斯玻色子,數量比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製造的多。(英國《明星日報》網站2015年12月13日報導)

除了電子對撞機,中國在其他高能物理領域也卓有建樹,例如“散裂中子源”。

據日本《讀賣新聞》2018年5月報導,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帶,中國剛剛建成了大型實驗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中國是繼美國、英國、日本之後第四個擁有同樣設施的國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設施中心主任齊藤直人充滿危機感地表示:“雖然日本在技術和經驗上領先,但中國發展得實在太快。亞洲的中心正在從日本向中國轉移。”

總而言之,在高能物理、大科學平台建設及應用方面,中國的設施開始比肩世界。(文/張威威)

2018年8月23日,在廣東東莞市大朗鎮,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副經理陳元柏(左二)通過沙盤模型向媒體介紹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的情況。(新華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